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351)
-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6
- 相关作者:牛智有林新刘辉马爱丽刘梅英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绿茶游离氨基酸总量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优化被引量:8
- 2008年
- 采集158份绿茶样品并对其进行光谱扫描,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改进偏最小二乘3种定量校正方法,对原始光谱分别进行4种不同的预处理,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绿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优化定标模型,利用目标函数法对模型进行评定,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为:SNV+Detrend,1,1,4,4的光谱预处理下,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定标建立的模型最优,其目标函数值f为94.25%,验证相对标准差eRSD为6.39%(<10%)。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能够综合考查不同的校正方法和光谱预处理对模型的影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能够实现绿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定量、快速检测。
- 林新牛智有马爱丽刘辉
- 关键词:绿茶近红外光谱
-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绿茶水分无损检测模型建立被引量:4
- 2007年
- 收集代表性绿茶样品158个,直接对新鲜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运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在4种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下进行水分含量建模,并用验证集对最优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光谱数据在散射处理方式SNV+Detrend下经过一阶导数处理后的预测结果最优,其定标标准差(SEC)为0.32%,样品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SQ)为0.861,预测标准差(SEP)为0.5%,偏差(Bias)为-0.1%。说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绿茶中水分含量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并可得到较为满意的预测效果。
- 林新牛智有董苏晓
- 关键词:绿茶水分无损检测
- 不同近红外光谱仪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分别应用NIRSystems 6500和InfraXact Lab两种不同型号近红外光谱仪对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定标建模,确定了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定标技术下的最优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分别建立了茶多酚和咖啡碱的优化定标模型。NIRSystems 6500和InfraXact Lab两种型号近红外光谱仪所建立茶多酚的最优定标模型目标函数f值分别为96.07%和95.96%,咖啡碱的最优模型目标函数f值分别为95.32%和91.47%,定标效果良好。利用验证集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茶多酚和咖啡碱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所得到的模型定标效果均良好,预测精度高,都可用于实际检测。NIRSystems 6500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定标效果和稳定性优于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仪。
- 牛智有刘梅英林新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仪茶多酚咖啡碱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绿茶的4种主要成分被引量:16
- 2009年
- 应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绿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4种主要成分的改进偏最小二乘(MPLS)定标模型,用目标函数法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考查,评定出最优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各成分最优模型的目标函数值(f)分别为98.84%、95.66%、95.07%和94.25%,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4.53%、4.57%、8.33%和6.39%,预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85、0.63和0.71。测定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实现绿茶中4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水分、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实际检测;咖啡碱模型预测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优化。
- 林新牛智有刘梅英马爱丽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绿茶
- 基于电子鼻的鱼粉中挥发性盐基氮检测模型比较被引量:23
- 2010年
- 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表征鱼粉新鲜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探讨基于电子鼻系统检测鱼粉新鲜度的可行性,研制了检测鱼粉中TVB-N质量分数的电子鼻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氧化锡气敏传感器阵列、便携式数据采集设备和基于LabVIEW的采集程序组成。利用该系统对不同TVB-N质量分数的鱼粉样本进行气味信号采集,同时对鱼粉样本中的TVB-N的质量分数采用半微量凯式定氮法进行检测,利用2σ准则对传感器响应值进行数据剔除处理,建立了鱼粉中TVB-N质量分数的主成分分析(PCA)、多元线性回归(MLR)、BP神经网络模型,并用预测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为:3种模型TVB-N质量分数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预测标准误差SEP、最大相对误差RE-max及平均相对误差RE-mean分别为0.48、10.25、13.62%、6.06%;0.59、9.14、13.91%、5.57%;0.94、3.64、6.30%、1.88%。BP神经网络效果最好,多元线性回归次之,主成分分析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有效对鱼粉中TVB-N质量分数进行检测。
- 刘辉牛智有
- 关键词: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电子鼻挥发性盐基氮鱼粉
- 绿茶茶多酚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优化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NIR Systems6500和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仪分别对158份绿茶未粉碎品和粉碎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改进偏最小二乘3种校正方法,并对原始光谱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建立了绿茶茶多酚定标模型,利用目标函数法对模型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的最优模型适用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为:利用NIR Systems6500型近红外仪对绿茶粉碎样品扫描的光谱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定标,在标准正常化+趋势变化散射处理、二阶导数处理(取点间隔为1)、平滑处理取点间隔为4和二次平滑处理取点间隔为8组合的光谱预处理下建立的模型最优,其目标函数值为95.74%,验证相对标准差(RSD)为4.52%,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52%。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能够综合考察不同的校正方法和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影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能够实现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定量检测,所建立的最优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和适用性。
- 林新牛智有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绿茶茶多酚
- 基于近红外光谱茶叶种类的快速识别被引量:21
- 2008年
- 分别应用2种不同型号近红外分析仪测定4个不同种类茶叶的光谱曲线,对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和不确定因子系数进行比较,确立最优定性判别定标模型。结果表明,NIRSystems6500型分析仪对不同种类茶叶的准确识别率达100%,效果较好。这种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判别技术可对茶叶的种类进行快速识别。
- 林新牛智有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茶叶种类
- 茶叶定性和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分别采集了茉莉花茶、苦丁茶、龙井和铁观音4个种类茶叶共120个样本,利用NIRSystems6500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光谱测量,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茶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法,对4种类别的茶叶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对不同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和不确定因子系数进行比较,确立了最优定性判别定标模型。同时,采用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定标模型的影响,建立了茶叶中水分、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定性分析模型的种类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1,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利用NIRS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茶叶的类别和成分含量。
- 牛智有林新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