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2040)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卉刘丹杨金才张燕如李雪梅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阈限空间”中的圆形流散书写和民族认同——解读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被引量:1
- 2011年
- 流散写作和民族认同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英国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为例,探讨了奈保尔身处文化的"阈限空间"的圆形流散书写轨迹和他寻求民族认同的心路历程。
- 李雪梅王卉
- 关键词:奈保尔民族认同
- 《论美》中“美”的伦理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英国文坛新秀扎迪·史密斯的作品《论美》引发评论界的热议,本文从美和审美的伦理意义角度研究该小说,发现故事中的人物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他们对于美的态度,这种态度随即影响到他们的伦理道德行为。《论美》由此强调美在存在和认知中的伦理意义,并且倡导主体问性的审美体验和伦理态度。
- 王卉杨金才
- 关键词:《论美》伦理主体间性
- 艾略特主要诗歌中的意象观嬗变
- 2013年
- T.S.艾略特的意象观念汇涓涓细流、集众家之长。在意象观念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艾略特的诗歌在不同时期彰显出各异的意象特征,直至"客观对应物"诗学理论的提出。本文通过探求浪漫主义、玄学派诗歌、意象主义、象征主义诗歌和基督教传统思想对艾略特意象观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主要诗歌中的意象观变化及相互关联进行分析,并藉以探索诗人独特的创造精神以及诗歌中蕴含的哲学深意。
- 罗俏鹃赵娜
- 关键词:玄学派诗歌象征主义客观对应物
- 小说《酸甜》中的“正名”思想被引量:2
- 2011年
- 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虽然为西方评论界所热议,但是他作品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却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在分析小说《酸甜》的基础上,借助儒家的正名思想,结合霍米·巴巴关于被殖民的他者的生存状态的观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本文提出,身处异国环境的故事人物需要通过正名行为厘清自己的名号和调整行为规范,从而开辟生存的第三空间。
- 王卉
- 关键词:正名
- 当代英国小说中亚裔英国家庭意象的改变
- 2012年
- 亚裔英国移民在异质文化中生存的经历导致他们在追求家庭氛围的同时也排斥传统家庭观念对其身份构建的阻碍。文章通过对21世纪初期出版的英国移民小说和之前的同类作品的比较发现,亚裔英国移民在当代英国社会中的生存特点引发他们对家庭概念的重新探讨和商榷,并且引起英国移民小说中亚洲家庭意象的改变。亚裔英国家庭的新概念和新意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当代多种族、跨文化、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英国社会中隐性的社会结构变化。
- 王卉
- 关键词:家庭身份构建
- 菲利普斯创伤书写中的移情——以《更高的地面》和《血的本质》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代英国著名族裔小说家菲利普斯的代表作《更高的地面》和《血的本质》因为将黑人和犹太人的创伤经历相提并论而与众不同.本文借助卡鲁思和拉卡普拉等批评家的创伤理论研究前述两部作品中的创伤经历和跨文化移情.研究发现,菲利普斯的作品中既存在跨文化移情成功的范例,也成功实现了移情动摇.因此本文认为,两部作品中连接的桥梁都是因创伤产生的跨文化移情,菲利普斯倡导那种情感关爱和批判意识并重的移情方式.
- 王卉
- 关键词:创伤
- 游离于史实和虚构之间的《一片孤岛》被引量:2
- 2011年
- 英籍华裔作家毛翔青的小说《一片孤岛》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展现出英帝国主义占领香港过程中的诸多历史事件。本文借助海登·怀特和琳达·哈琴的理论解读该小说,尝试研究该作品中体现出的历史观。研究发现,作品中出现的附录、照片和新闻报导都旨在模糊历史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将历史事件进行情节设置,从而阐明历史书写背后存在着意识形态立场的观点。因此本文认为,毛翔青质疑和挑战了旧历史主义的真实性和决定论的观点,揭示出历史的虚构性和开放性以及历史真实的多元化,从而表达出独特的后现代历史观。
- 张燕如王卉
- 关键词:虚构情节设置意识形态
- 从《故地重游》到《去日留痕》凸显出的英国性的转变被引量:6
- 2014年
- 被称为"英国性"的英国民族认同在文学中通常以英国乡村庄园为载体,因此英国传统的庄园小说经常讨论英国的民族精神。本研究通过对比《故地重游》和《去日留痕》发现,前者中的本质主义的民族认同通过怀旧的方式被拥有伦理知识的庄园精神继承者承袭;而后者中的非本质主义的民族认同通过对话和沟通的方式被全体英国民众所共享。因此,英国庄园小说中体现的英国性经历着从给定到构建、从本质主义到非本质主义的改变。
- 王卉
- 海外华裔文学的创伤叙事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创伤叙事是对创伤的抚慰和治疗,因为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美国华裔文学中普遍存在个人、家庭及族裔创伤经历。小说《骨》中作者伍慧明通过"莱拉"这个人物对自身创伤记忆的叙述,使得那些被压抑进美国华裔后代潜意识的创伤体验重新浮现,使她们能够在痛处哀痛,以此释放那些影响着自己当下生命的过往感受,重新获得生命的自由;特别是揭示了美国华裔小说的创伤叙事与族裔历史、其他华裔的心灵自传和历史拷问之间的同质互文关系,并可以从中反思小说的个体叙事在历史和文化创伤愈合过程中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 刘丹
-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创伤叙事创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