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SK2010)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苏燕杨军邝孛张勇文格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的变化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 (hs-cTn)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9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无狭窄的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采血,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发病6 h内,并在入院10~14天后再次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ADAMTS-13的浓度。结果 ACS组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286.22±21.75 ng/L)明显低于SAP组(357.47±21.98 ng/L)和对照组(581.85±21.52 ng/L),AMI组与UAP组的外周血ADAMTS-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21±29.43 ng/L比258.55±31.56 ng/L),AMI组10~14天后ADAMTS-13水平明显高于其急性期 (619.91±30.80 ng/L比256.21±29.43 ng/L)。ACS组hs-CRP、NT-proBNP、hs-cT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及SAP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ADAMTS-13水平的变化与其他血清学指标hs-CRP、NT-proBNP、hs-cTn等存在明显负相关,与LVEF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外周血ADAMTS-13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密切相关,联合其他血清学指标和LVEF可能可以更好的预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 杨军王苏燕张勇王光辉邝孛江振涛文格波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与平滑肌细胞转化和迁移及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上调有关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为探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与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即SMCs)的迁移和表型转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即TGFα)在内膜增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取40只Sprague-Dawle大鼠行右颈总动脉球囊内膜剥脱术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于第1,3,9,28天和2月取实验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行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SMCs亚微结构变化。并以放免测定内膜增生时损伤血管组织中TG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图像分析显示在球囊损伤第3天即见损伤血管中膜出现明显增厚,而后恢复正常厚度。与此同时球囊损伤第3天内膜明显增厚,而在第9~28天逐渐达到高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术后第3天损伤血管增生内膜中近腔面的SMCs就已主要表现为合成表型,在28d和2个月时大部分SMCs又恢复收缩表型的形态特征。而通过放免测定发现球囊损伤后第3天对血管组织TGFα表达明显增加,与对侧正常颈总动脉标本中的TGFα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故认为大鼠再狭窄模型的内膜增生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相特征,SMCs从中膜向内膜的迁移,而SMCs的表型转化在这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双向转化特点,而TGFα在损伤血管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内膜过度增生过程的SMCs的表型转化和迁移的机制。
- 褚春杨军王苏燕丁赛良邝孛邓彪江振涛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Α再狭窄血管内膜
- ACS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水平上调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9例,ACS组55例;非冠心病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结果:对照组中MIP-1α水平显著低于ACS组(P=0.000),亦低于SAP组(P=0.013),ACS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照组中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ACS组(P=0.000),亦低于SAP组(P=0.006),ACS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冠心病患者血清MIP-1α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呈正相关(r=0.186,P=0.025)。结论:血清中MIP-1α水平变化,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
- 杨军邝孛王苏燕江振涛文格波
- 关键词:冠心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纤维蛋白原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NT-proBNP水平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8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狭窄情况将其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SAP组)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ACS组)58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外周血NT-proBNP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及分层。结果 ACS组外周血NT-proB-NP水平均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ACS组GRACE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P均<0.05)。NT-pro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18,P<0.01)。GRACE评分高危者血NF-proBNP水平高于中、低危者(P均<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NT-proBNP水平升高,并与GRACE评分有关,NT-proBNP水平越高,ACS风险越高。
- 王苏燕杨军邓彪邝孛江振涛张勇文格波
- 关键词:冠心病风险评估
- 关注高密度脂蛋白:来自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相关证据被引量:1
- 2013年
- 既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及Meta分析业已证明,心血管疾病不仅是导致普通人群致死率与致残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风险之一。CKD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约占全因死亡的1/3,
- 苑聪姜志胜吴洁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高密度脂蛋白META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心血管疾病
- 通心络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及Cx43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通心络(Tongxinluo,TXL)超细干粉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探讨其对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XL组、Iso组和Iso+TXL组,通心络以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的形式加入,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72 h后,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BCA法测定蛋白浓度,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Cx43mRNA的表达。结果:Iso刺激H9c2心肌细胞72 h后,Iso组细胞直径增大,高于对照组(P<0.05);通心络对正常H9c2心肌细胞直径无明显影响,但能抑制Iso诱导的细胞直径增大(P<0.05)。Iso组蛋白浓度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通心络对正常H9c2心肌细胞蛋白浓度无明显影响,但能抑制Iso诱导的蛋白浓度的升高(P<0.05)。Iso组Cx43mRNA表达明显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通心络对正常H9c2心肌细胞Cx43mRNA表达无影响,但能够抑制Iso诱导的Cx43 mRNA表达的下调(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及Cx43mRNA表达的下调。
- 杨军丁赛良邓彪王光辉张勇王苏燕邝孛
- 关键词:通心络H9C2心肌细胞连接蛋白43异丙肾上腺素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被引量:9
- 2012年
-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降低胆固醇临床试验均为"越低越好"的降脂理念奠定了坚固的循证医学基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显著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然而在一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达标,甚至已降至70 mg/dL以下的患者中,仍然存在着较高的心血管剩余风险。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即使大剂量的强化他汀治疗仍不能完全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而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风险又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之间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作进一步归纳和阐述。
- 苑聪吴洁
- 关键词: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他汀
- 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与GRACE评分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的水平变化以及联合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观察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49例;同时选取同期无血管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RACE系统进行评分及分层,同时利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外周血vWF-cp的浓度。结果:对照组的vWF-CP水平明显高于ACS组(P=0.000),亦明显高于SAP组(P=0.000),ACS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CS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S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ACS组与SAP组相比,AC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不同Gensini积分的冠心病患者的vWF-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等级与vWF-c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60,P=0.616)(采用Spearman’s rho法)。GRACE评分等级与vWF-cp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00)(采用Spearman’s rho法)。结论:GRACE评分联合vWF-cp可以在临床上更准确、有效的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及预后。
- 杨军王苏燕文格波邓彪邝孛江振涛张勇王光辉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冠心病
- 大鼠再狭窄模型中增殖和凋亡机制调控着新生内膜增生
- 2012年
- 为探讨内膜增生过程中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取24只Sprague—Dawle大鼠行右颈总动脉球囊内膜剥脱术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于第1,9和28d取实验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行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并通过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原位标记法对内膜增生不同时间点的SMCs的增殖活性以及细胞凋亡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术后第9d血管内膜即出现明显增生,内膜增生在第28d时达到高峰;而术后1d即见中层SMCs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达(34.1±6.0),到第9d时已明显下降;球囊损伤后第1d细胞凋亡指数也明显升高,达(53.2±10.3),到术后第9d细胞凋亡指数为(15±4.2),在28d时则可看到细胞凋亡指数又升高到(20.3±2.8)。结果提示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内膜增生具有明显的时相特征,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 楮春杨军王苏燕丁赛良邝孛邓彪江振涛
- 关键词:再狭窄血管内膜增殖凋亡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Visfatin、A—FA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visfatin)、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fatty—acidbindingprotein,A。FAB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冠心病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相关性,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等提供新依据。方法共纳入102例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y,CAG)的患者。(1)根据临床症状、CAG结果、心电图及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非冠心病组35例,平均年龄(60.70±2.53)岁;冠心病组67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39例,平均年龄(63.90±7.08)岁;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平均年龄(63.40±4.27)岁。(2)依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不同,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规定,将入选的102例患者分为四组:非冠心病组35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26例,冠心病双支病变组20例,冠心病三支病变组21例。
- 苑聪姜志胜吴洁文格波邹瑾李剑张晶晶谢楠赵君璧
- 关键词:冠心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冠状动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