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9098)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应满陈峰李建军戴儒奇许琴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脊柱占位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b值为500 s/mm2的DWI,测量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椎体转移瘤病灶的ADC值比正常椎体高(P<0.05),DWI骨髓对比率高于常规MR增强扫描(P<0.05)。结论应用DWI的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可提高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 赵应满陈峰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MR弥散加权成像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对比MR弥散加权成像(DWI)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21例经骨穿刺检查、13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例经MRI、CT(或X线)、核素骨显像综合分析和随访证实为转移瘤。均进行b=500s/mm2的DWI扫描,在DWI图上描出感兴趣区(ROI),ROI应尽量包括最典型病灶并避开坏死部分,于病灶ROI上测量异常骨髓信号强度值为SIA,并与相邻椎体ROI上测量的正常骨髓信号强度值SIN比较,骨髓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SIA-SIN)/SIN,测量得出脊柱转移瘤DWI上最典型病灶的骨髓对比率。观察DWI信号变化,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计算骨髓对比率;并同时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对比。结果: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中,DWI阳性共39例,其中颈椎5例,胸椎14例,腰椎20例;并在病变椎体上发现高信号病灶162个;核素骨显像检查共31例阳性,并在脊柱发现病灶131个。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转移瘤的阳性检出率磁共振DWI(97.5%)高于核素骨显像检查(77.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病灶腰椎体的ADC值[(1.37±0.51)×10-3mm2/s]明显高于邻近正常腰椎体[(0.534±0.23)×10-3mm2/s],DWI病灶与邻近正常腰椎体信号强度的骨髓对比率(1.65±1.38)差异大。椎体转移瘤病灶的高信号(162个)和骨髓对比率变化检出比核素骨显像(131个)阳性率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核素骨显像比较,DWI的高信号或骨髓对比率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
- 赵应满陈峰许琴戴儒奇李建军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弥散加权成像核素显像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 2011年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通过分析影像信号、测量兴趣区的ADC值、病灶的骨髓对比率,可提供可靠的鉴别信息,还能为转移瘤放疗后的效果评定提供参考数据。
- 赵应满陈峰李建军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 腰椎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最佳b值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腰椎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最佳b值。方法:在不同b值(100、250、500、1000s/mm2)下,对腰椎弥散成像所得到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ADC)值、信噪比(SNR)、质量指数(IQ)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b值从100逐步增大到500s/mm2,腰椎mADC值逐渐减小,SNR和QI逐渐下降;腰椎mADC值,SNR,QI变化显著(P<0.05)。b值1000s/mm2时,椎体的信号衰减较为明显,腰椎图像肉眼难于观察。结论:在本机型和软硬件配置条件下,腰椎弥散成像b值为500s/mm2时较为妥当。
- 赵应满陈峰
- 关键词:腰椎B值弥散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