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4YZ01)

作品数:19 被引量:138H指数:6
相关作者:夏宁邵张军程通何水珍李少伟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省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病毒
  • 9篇戊型
  • 9篇戊型肝炎
  • 9篇肝炎
  • 8篇戊型肝炎病毒
  • 8篇肝炎病毒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HEV
  • 3篇表位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体液免疫
  • 2篇体液免疫应答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免疫应答
  • 2篇基因
  • 2篇辅助细胞

机构

  • 19篇厦门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省德清县...

作者

  • 19篇夏宁邵
  • 17篇张军
  • 7篇程通
  • 6篇何水珍
  • 5篇李少伟
  • 5篇郑子峥
  • 5篇吴婷
  • 4篇张涛
  • 4篇苗季
  • 4篇吴小成
  • 4篇孙媛媛
  • 3篇伍小路
  • 3篇葛胜祥
  • 3篇王颖彬
  • 3篇欧山海
  • 2篇顾颖
  • 2篇魏丽华
  • 2篇谢明辉
  • 2篇林春鑫
  • 2篇郭清顺

传媒

  • 8篇病毒学报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药物筛选及体内检测的新型慢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8年
为实现基因治疗过程中的有效药物筛选及体内检测,首次利用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构建了同时携带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MGMT)的突变型P140K基因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Bobi-MIL。RT-PCR、免疫荧光、药物筛选克隆形成及化学发光检测等实验结果表明感染重组慢病毒L-MIL的细胞能同时表达MGMT及Luciferase。构建成功的新型慢病毒载体为今后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为慢病毒滴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许辰煜顾颖侯汪衡程通张涛阙玉琼高双全张军韩家淮夏宁邵
关键词:基因治疗慢病毒载体MGMTLUCIFERASE
基因Ⅰ、Ⅳ型戊型肝炎病毒高灵敏度通用引物的设计和初步应用被引量:58
2005年
设计针对国内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Ⅰ、Ⅳ型,在这两型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套RT-PCR引物--E引物,并将E引物与目前较常用的3对通用引物(Meng、ConORF1和ConORF2引物)比较了检测基因Ⅰ、Ⅳ型HEV的灵敏度.对基因Ⅰ型HEV,E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5,参考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2~104;对基因Ⅳ型HEV,E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2,参考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1~102.在17份HEV-IgM阳性血清中,E引物检出5份,检出率为29.4%;参考引物只能检出1份或2份,检出率最高为11.8%.E引物在33份HEV-IgM阳性的隐性感染血清中检出6份,阳性率18.2%;在79份HEV-IgM阳性的临床肝炎血清中检出36份,阳性率45.6%.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对于在国内流行的基因Ⅰ、Ⅳ型HEV,E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目前常用的通用引物.
葛胜祥郭清顺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通用引物PCR
梅毒螺旋体47ku抗原的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分析
2008年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了梅毒螺旋体47 ku膜蛋白及其N端和/或C端缺失的重组蛋白共15个,经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实验检测这组蛋白与梅毒病人血清的反应性.结果发现所有包含D结构域的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显著高于不含D结构域的蛋白,提示D结构域中可能包含47 ku膜蛋白上的一个免疫优势表位.
郭清顺李廷栋熊君辉周国梁葛胜祥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免疫反应性表位
人肝细胞内戊型肝炎病毒结合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被引量:5
2006年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机制以及致病机理,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E2相互作用的蛋白,核酸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表明,4个克隆与E2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克隆与P38IP高度同源,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够检测到E2与P38IP片段的特异的相互作用。
何水珍林亦伟郑子峥吴小成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一种A型流感病毒NP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的建立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现场检测需要的A型流感快速诊断试剂。方法以自制的抗A型流感(Flu A)病毒核蛋白(NP)单抗为原料,建立快速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渗滤试验,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该试剂对不同地区流行的各种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株均有较高的反应性,而对非Flu A病毒株无交叉反应。比较该试剂与BD公司的两种流感快速诊断试剂,发现该试剂对随机选取的3株Flu A病毒的检测分析灵敏度高出Directigen EZ FluA试剂5~125倍,对2株Flu A病毒的分析灵敏度高出Directigen Flu A试剂约20倍。另外,用该试剂对57份含漱液标本和170份动物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试剂的灵敏度(〉85%)和特异性(〉95%)均优于当前主流的商品化A型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结论利用抗Flu A NP单抗为原料建立了A型流感快速诊断试剂,该试剂的应用无需任何专用仪器,操作简便快速,可满足现场检测需要。
徐飞海王锐白佳伟齐先佳陈毅歆葛胜祥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
不同HBsAg疫苗联合免疫后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HBsAg的蛋白疫苗(P)、痘苗病毒疫苗(V)、DNA疫苗(D)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以P、V或D疫苗中的一种疫苗初次免疫BALB/c小鼠后,于第2、5、8、11周再用另一种疫苗加强,共产生9种免疫组合:即PP、PV、PD、VP、VV、VD、DP、DV及DD。于初免后第2、5、8、11周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AgIgG的总滴度及其IgG1和IgG2a亚类,并于每次加强免疫后第7天,检测小鼠脾脏的CTL对P815S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结果:在P、V、D3种疫苗中,V疫苗诱导产生抗HBsAg抗体的速度最快,P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回忆反应最强,D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最弱。除PP疫苗组合诱导的抗体明显倾向于IgG1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倾向性。各种免疫组合中,VD和DV疫苗组诱导的CTL应答最强,对P815S的特异性杀伤率分别为71%和64%。结论:在各种联合免疫组合中,PV、PD、VP和VD疫苗组的抗体应答较好;而DV和VD疫苗组诱导的CTL杀伤效应最强。
吴婷陈敏欧山海颜渊清伍小路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联合免疫免疫应答
可捕获HBV的pre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性质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用天然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Dane颗粒和管状颗粒)和HBV前S1(preS1)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GST-preS1联合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制备了7株单克隆抗体(mAb),采用ELISA、免疫捕获PCR等方式鉴定其有关特性.各株mAb分别为IgG1和IgG2a,轻链均为κ型.腹水mAb的滴度为1×10^7-1×10^9.用间接法ELISA显示,所有7株preS1 mAb均可以识别HBV天然抗原,其中mAb 4D11与HBV天然抗原的结合能力最强.通过竞争抑制法ELISA检测推断preS1(21-47)上至少含有两个B细胞表位,mAb 4D11、1G5、7B6和7H11具有共同的B细胞抗原识别位点;mAb 3H5、6F1和2A6识别另外一个位点.本研究获得的可与HBV天然抗原结合的preS1单抗为HBV preS1检测试剂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工具,对HBV preS1具有中和免疫活性抗原的设计及相关研究有重要帮助.
顾颖朱子恒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HBVPRES1
热休克蛋白90与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衣壳蛋白P239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前期研究中所筛选出的能够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重组衣壳蛋白颗粒P239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分析验证。方法使用pull-down、MALDI-TOF-MS、免疫共沉淀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对与P239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鉴定和进一步分析。结果MALDI-TOF-MS及免疫共沉淀技术,均表明该蛋白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并与P239相互作用。随后,对P239进入细胞的过程中胞内HSP90蛋白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做了初步研究。发现虽然HSP90在蛋白总量上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定位却伴随着P239在胞内的迁移发生了由细胞膜向细胞核核周的转移。结论HSP90可能参与了P239入胞后的转运并介导了HEV入胞后向效应细胞器的转运,为研究HEV的感染机制及对HEV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郑子峥苗季吴小成何水珍唐明孙媛媛王颖彬杜海莲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热休克蛋白90蛋白相互作用
接触猪职业人群和对照人群戊型肝炎感染率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近年来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被怀疑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猪是其重要的宿主.通过在HE流行区比较接触猪人群和对照人群HE感染率,评价接触猪对人群的HE感染的风险.在浙江省北部某县采用限制研究对象的群组匹配的横断面调查,对同地区同年龄段的接触猪人群和对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液并检测抗HE抗体.研究发现,接触猪人群和对照人群的年龄大致相当,但前者男性比例较高.接触猪人群抗HE抗体感染率(254/340,74.71%)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19/512,62.30%).经过分层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平衡性别和年龄因素后,接触猪仍能增加约50%人群的HE感染风险.随着接触年数的增加,其风险也增加,接触猪5~14年和15年以上人群分别比对照人群增加65%和157%的HE感染风险.接触猪人群男性、女性和合计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72.30%、65.67%和70.92%,均高于对照人群(69.87%、51.82%和60.80%),尤其以女性更为明显.在HE流行区,接触猪可能增加人群HE感染风险,对女性的影响可能较大,随着接触猪年数的增加HE感染的风险也增加.由于本研究采用病因和结果同时出现的横断面研究,确切的接触猪和HE感染的关系需要建立合适的接触猪人群队列并结合详细的接触猪暴露调查得到阐明.
郑英杰王于超张军朱建福宋建根高眉扬夏宁邵王法弟姜庆五
关键词:戊型肝炎
戊肝病毒Th表位肽免疫可增强其载体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07年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内包含一个强H-2d限制性Th表位P34。以该表位肽免疫BALB/c鼠,其脾细胞能够在体外识别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剔除实验表明应答细胞几乎完全是CD4+T细胞,证明P34表位肽能有效诱导产生特异性Th细胞。以P34肽初免小鼠,再以包含该表位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E2)免疫,结果表明,10μg、20μgE2免疫组在免疫后第1周即有部分小鼠产生抗体,到第3周所有小鼠均能够产生抗体;而对照肽P18初免的小鼠,以20μgE2加强免疫亦无法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这表明,Th表位肽P34初免诱导产生的Th细胞能够有效促进小鼠对携带该表位的载体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
林春鑫吴婷伍小路谢明辉程通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T辅助细胞T细胞表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