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60041)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张哲屈健殷梅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从“长安三杰”看写实主义风潮下中国画革新的若干途径
- 2012年
- 20世纪初,在西方艺术风潮的影响下,写实主义被作为"科学的"绘画方式引进中国,由此掀起了一场针对"不科学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运动。无论是"革新派"还是"国粹派",他们的探索实践都对中国画的革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长安画派"的画家们也以不同的途径,持续着对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绘画语汇的不懈探索,赋予了中国画崭新的时代特色与现代风格。"长安三杰"艺术道路渊源有自,却殊途同归,为中国画现代化转型开辟了新的思路。
- 张哲
- 关键词:写实主义长安画派
- 思想是笔墨之灵魂——“长安画派”的“笔墨”观及其价值
-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问题,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画最宝贵的艺术特征",作为建构中国画形式语言最为独特的要素之一和建构中国画审美体系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笔墨"承载了诸多文化学上的意义,具...
- 屈健
- 关键词:绘画思想审美体系笔墨观
- “长安画派”的“笔墨”观及其价值
- 2012年
-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问题,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可染语),亦是"中国画最宝贵的艺术特征"(张大千语)。作为建构中国画形式语言最独特的要素之一和建构中国画审美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笔墨"承载了诸多文化学上的意义,具有其核心的价值指向,因而备受历代画家、艺术理论家重视。唐代张彦远认为"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卷一);五代荆浩亦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是故“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恽寿平《瓯香馆画禅》);黄宾虹亦指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 屈健殷梅青
- 关键词:价值指向长安画派《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艺术理论家
- 论“长安画派”对现代绘画史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 在现代绘画史上,"长安画派"以西北的自然、风物、人情为载体,将革命时代的现实特征与艺术家的人生理想、将西北荒凉峻拔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风情转换为一种审美上的崇高与磅礴大器,表达了一种西部情结和黄土高原的文化积淀与当代情...
- 屈健
- 关键词:历史地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