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RW033)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5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长健李秋萍肖小勇刘文华李长建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研究——以中部地区城市宜昌市为例被引量:17
- 2015年
-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行为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鼓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利用AHP方法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城市宜昌市2005-2012年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文化效率、政治效率及综合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生态补偿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效率较高,文化效率和政治效率相对较低。依据中部地区实际情况,需要加快制定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条例,成立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上下游协商制度,实行补偿方式多样化,鼓励流域生态补偿协会组织的建立与参与,充分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
- 李秋萍李长健
-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民权益保护
-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分析——基于BSC分析路径被引量:9
- 2017年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政府作为核心部门对安全食品监管负有主要责任。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绩效,国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大部制的实行。本文引入BSC(平衡计分卡)分析工具,对大部制实施后的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绩效评价,得出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监督绩效为"良",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法视角提出优化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有效途径,是强化监管理论、保护相关利益人、提升监管绩效、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学习与发展要素。
- 李长健段凌峰孙富博
- 关键词:监管绩效多元共治
- 经济法范式下的农业法原则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法的原则是法制定的必然要素,是法律实施、防止法律运行异化的重要需求。农业法原则是农业法制定、实施及主体参加农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农业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法学是新兴法律部门,加之经济法的自身属性,使得农业法的原则研究存在着多元化现象,学界对此还没有达成共识。农业法应属于经济法的子部门法,重构与发展农业法原则要从经济法这个本源中寻找答案。农业法原则为经济法的局部性原则,具体包括:"三农"利益协调与保障原则,"三农"实质公平、效率、安全共进原则;"三农"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法用权与权责统一原则,最小限制、最大促进原则五个方面。
- 李长健孙富博
- 关键词:农业法经济法经济法原则三农
- 基于CVM的长江流域居民水资源利用受偿意愿调查分析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前国内关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大多关注补偿者的支付意愿,忽略了受偿者的意愿。为了研究受偿者的受偿意愿,课题组对长江流域相关地区居民的生态补偿认知情况和受偿意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采用Logit模型和回归分析法对该地区居民受偿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受偿意愿主要受文化水平、职业和生态补偿认知的影响。具体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在补偿标准确立意愿方面表现越强烈;职业因素对居民在补偿主体选择、现金补偿计算依据和非现金补偿方式选择方面的影响较强,对生态补偿了解情况则对上述四个方面都有影响;此外,在选择补偿主体上,国家机关层面中居民选择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的意愿大于国家作为补偿主体的意愿;在选择补偿标准上,选择相对独立的评定或监督机构和企业制定补偿标准优于国家制定补偿标准;在现金补偿依据上,按影响程度计算更优于按耕地面积计算;在非现金补偿中,优惠政策优于其他形式的非现金补偿。基于研究结论结合长江流域特点提出六方面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利益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增强长江流域地区居民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意识,让居民学会维护自己的资源生态权益;建立全流域多元主体参与决策机制,提高流域生态补偿决策效度;科学调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市场基础性作用;多元化实施全流域内生态补偿工作,呈现出流域生态补偿体系化效果;协调流域社会系统与流域自然系统关系,推动两大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强化保障流域内居民发展权实现,建立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机制。
- 李长健孙富博黄彦臣
- 关键词:受偿意愿CVM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外资参与农地流转风险防范研究
- 2015年
- 外资参与我国农地流转是现阶段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之一。当前外资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农地流转获得规模化土地经营使用权,活跃农村市场的同时也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风险威胁。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地流转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外资与兼顾产业安全并重,建立外资经营农地流转项目进入审查机制,规范外资规模经营中农地流转行为,对外资经营项目用地进行有效监管。
- 李长健刘文华
-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34
- 2015年
- 农业碳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在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大多忽略区域之间的空间效应,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文中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1993-2010年省际农业碳排放数据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我国各省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表现在农业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性、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经济增长导致农业碳排放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文化素质则具有减排效应,而且这三个影响因素对邻近地区农业碳排放的作用大于本地区。
- 李秋萍李长建肖小勇武红
-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MORAN指数
- 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价格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三元VAR-BEKK-GARCH(1,1)模型被引量:29
- 2014年
- 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不从产业链视角研究农产品价格溢出效应就很难抓住农产品价格溢出的本质特征。基于我国大豆、小麦、粳稻和籼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AR-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大豆产业链上、中、下游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小麦、粳稻和籼稻产业链的上、下游价格对中游价格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2)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从产业链视角完善现有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 李秋萍李长健肖小勇
-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价格
- 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迅速增加,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和严重的贫困问题。近年来,"穷二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补助力度是抑制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在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公平的就业机会,防止"因病致贫"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有效对策。
- 李长健胡月明
-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城乡差异
-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农村金融生态功能系统等子系统的良性耦合,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化,效益、功能最大化等目标,基于"点—线—面—体"多维度,挖掘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的桎梏,尝试从耦合方式、耦合载体和耦合评估3个角度探索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的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多元耦合机制的发展路径依赖包括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优化,环境优化,功能优化等优化策略。为确保多元耦合机制运行顺畅,必须注意对"基本点""脉络线""支撑面""保障体"的把握,以便更好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
- 李长健朱维维
-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离:原因解析与政策矫正被引量:3
- 2014年
-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农村地区的"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但其发展过程中市场定位出现了偏离,主要由于村镇银行的商业性质、市场准入、激励扶持和监管约束等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鉴于此,应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政府监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矫正。
- 刘姣华李长健
- 关键词:村镇银行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