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16)

作品数:8 被引量:225H指数:6
相关作者:胡之璧黎万奎周吉燕邵浩林子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石杉
  • 3篇石杉碱甲
  • 2篇植物
  • 2篇蛇足石杉
  • 2篇内生真菌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血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植物内生
  • 1篇植物内生菌
  • 1篇杉科
  • 1篇石杉科
  • 1篇石斛
  • 1篇四氧嘧啶

机构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复方中...

作者

  • 7篇胡之璧
  • 6篇周吉燕
  • 6篇黎万奎
  • 3篇邵浩
  • 2篇吕会芳
  • 2篇林子为
  • 2篇张丽
  • 1篇付中平
  • 1篇王峥涛
  • 1篇李新国
  • 1篇刘红雨
  • 1篇姚领爱
  • 1篇王莉莉
  • 1篇王富军
  • 1篇赵淑娟
  • 1篇郑志仁
  • 1篇张金家
  • 1篇娄玉霞
  • 1篇陈兆伟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苦瓜降糖多肽PA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口服降血糖作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添加蛋白水解酶抑制剂PI的苦瓜降糖多肽PA口服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80mg/kg造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进行PA皮下注射降血糖实验和PA口服降血糖实验;21日实验结束时取材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骨骼肌己糖激酶(HK)活性,固定胰腺进行病理观察。结果:皮下注射PA显著降低小鼠血糖值。口服PA组小鼠血糖值明显减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小肠粘膜催化麦芽糖生成的葡萄糖量大幅降低;骨骼肌己糖激酶活性明显增强;四氧嘧啶对小鼠胰岛的选择性损伤得到缓解。结论:初步证明了添加酶抑制剂PI的苦瓜降糖多肽PA口服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强骨骼肌己糖激酶活性;保护或修复胰岛β细胞,促进或改善胰岛素分泌。
刘红雨付中平周吉燕王富军胡之璧
关键词:胰岛素Α-葡萄糖苷酶己糖激酶
铁皮石斛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被引量:62
2008年
以野生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础培养基、天然附加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土豆汁;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10%土豆汁;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 NAA+10%土豆汁。在此条件下建立的铁皮石斛快速繁殖体系,原球茎在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个月左右,可分化出大量高约1~2 cm的试管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个月左右后诱导出大量根系,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郑志仁朱建华李新国娄玉霞黎万奎
关键词:铁皮石斛快速繁殖
茉莉酸甲酯对丹参毛状根中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其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以MJ浓度和添加时间为2个影响因素,设计5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观察不同MJ浓度和添加时间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 MJ的加入对丹参毛状根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在接种第15天添加浓度为300μmol·L-1MJ、共培养15d的毛状根中丹参素含量达(0.510±0.054)%,约为对照样品(0.179±0.02)%的2.85倍;接种第20天加入浓度为300μmol·L-1MJ、共培养10d的毛状根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达(14.358±0.710)%,约为对照样品(7.021±0.403)%的2倍;接种0天时添加200μmol·L-1MJ、共培养30d的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高达(1.592±0.120)%,约为对照样品(0.189±0.05)%的8.42倍。结论茉莉酸甲酯能明显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丹参毛状根中的积累,并且随MJ浓度和添加时间的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性,这对丹酚酸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途经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兆伟张金家赵淑娟王峥涛胡之璧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用叶绿体trnH-psbA序列分析石杉科植物系统发育和植物条形码的初探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石杉科17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石杉科植物条形码。方法:使用叶绿体trnH-psbA基因序列构建了石杉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石杉科植物高度聚类为两个分支,自展支持率达91%。结论:支持Hol-ub和秦仁昌将石杉科分为石杉属和马尾杉属的分类学观点。17种石杉科植物种具有良好的单系性,trnH-psbA基因能在种水平很好区分石杉科植物,可以作为本科分类鉴定条形码。
邵浩张丽吕会芳周吉燕胡之璧黎万奎
关键词:TRNH-PSBA
HPLC测定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石杉科4种植物石杉碱甲的含量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石杉科4种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以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用高效液相法测定4种植物全草和不同器官石杉碱甲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在采集的4种植物及其不同器官中均有分布,其中柳杉叶马尾杉的石杉碱甲含量很高,达到1 981.27μg/g,远远大于其他植物,石杉碱甲在不同器官中含量不同,总体表现为:叶>茎>根。结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4种石杉植物石杉碱甲含量较高;植物不同器官中石杉碱甲含量存在差异。
邵浩张丽吕会芳周吉燕胡之璧黎万奎
关键词:石杉科石杉碱甲HPLC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产石杉碱甲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2
2007年
目的研究发酵条件对蛇足石杉支顶孢属内生真菌2F09P03B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通过测定2F09P03B生长曲线、石杉碱甲积累曲线和培养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了解该菌株的培养特性;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石杉碱甲积累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碳源、氮源组成;考察MgSO4、KH2PO4、NaCl、CaSO4对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确定无机盐组成;优化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等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菌株2F09P03B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150g/L,玉米粉30g/L,麦芽糖25g/L,酵母膏10g/L,麸皮30g/L,KH2PO41.5g/L,MgSO40.5g/L,NaCl0.3g/L,CaSO40.3g/L,pH自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时间10d,培养温度28℃,摇床转数140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石杉碱甲含量为8.17μg/L,最高达到8.32μg/L,约为其干重的0.07%左右。结论发酵条件对菌株2F09P03B石杉碱甲产量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使该菌株石杉碱甲产量明显提高,有望成为石杉碱甲新药源。
黎万奎周吉燕林子为胡之璧
关键词:发酵石杉碱甲
超声波提取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中石杉碱甲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确定一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发酵培养物中石杉碱甲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改善石杉碱甲提取率。方法对提取溶剂、pH值等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对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负载率(dutycycle)、超声时间4个影响超声波提取效率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杉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pH4.0的酸水,碱性还原反应在pH7.5~8.0进行,料液比1:20,超声波功率140W,超声波负载率30%,超声时间40min。此条件下,该内生真菌石杉碱甲的提取率达0.074%,约为其他传统提取方法的1.5~2倍。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石杉碱甲提取率较其他方法有了显著提高,并能大幅度缩短提取时间,应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石杉碱甲的提取中加以应用。
黎万奎周吉燕林子为邵浩胡之璧
关键词:内生真菌石杉碱甲超声波提取蛇足石杉正交实验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91
2010年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位。研究发现内生菌除了随植物遗传进行传播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宿主植物进行侵染,比如可以以内生菌体或孢子形式通过变形、吸器、或渗透等途径侵染植物,也可以通过分解植物表皮细胞壁或通过各种自然开口(包括侧根发生处,气孔,水孔等)或伤口(包括土壤对根的磨损,病虫对植物的损害及收割多年生植物造成的伤口等)等传播途经进入植物。内生菌由于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进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特殊的关系。它们有的是互利共生关系,而有的是无害或微害寄生关系。两种关系可随多种因素变化而相互转化。本文主要从内生菌在宿主植物中的分布特点、侵染特性及与宿主植物共处方式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姚领爱胡之璧王莉莉周吉燕黎万奎
关键词:植物内生菌宿主侵染寄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