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27)

作品数:22 被引量:288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建耀付丛生曾松青董林垚蒋华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水文局千叶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地下水
  • 4篇小流域
  • 3篇水质
  • 3篇微生物
  • 3篇硝酸盐
  • 3篇径流
  • 2篇盐污染
  • 2篇月径流
  • 2篇砂壤土
  • 2篇水分
  • 2篇水分特征
  • 2篇水分特征曲线
  • 2篇同位素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2篇土壤水分特征...
  • 2篇土壤吸力
  • 2篇壤土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
  • 6篇广东省水文局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4篇千叶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熊本大学

作者

  • 21篇陈建耀
  • 14篇付丛生
  • 9篇曾松青
  • 9篇蒋华波
  • 9篇董林垚
  • 4篇黄小兰
  • 4篇谢丽纯
  • 4篇唐常源
  • 3篇周世宁
  • 3篇赵新锋
  • 2篇鲁垠涛
  • 2篇罗颖琳
  • 1篇刘竹筠
  • 1篇贾国东
  • 1篇关绮琪
  • 1篇卓文珊
  • 1篇张洪波
  • 1篇张骏鹏
  • 1篇王亚
  • 1篇佐仓保夫

传媒

  • 3篇亚热带资源与...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水文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江流域径流与气象要素多时间尺度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使用水文统计和交叉小波方法对西江流域1961-2005年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多时间尺度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可能是人类活动引起流域内蒸发和入渗增加,使径流对降水的响应减弱造成的,径流丰枯变化基本与降水的波动相一致。气温对径流的显著作用主要集中在1990-2000年3-5 a周期上,径流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时间为6-12个月;降水与径流在大部分时频域中呈同相相位变化,其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1992-2003年3-4 a和1980-2000年11-12 a周期上;大气环流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965-1975年2-3 a及1993-2000年3-5 a周期上,对径流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对区域降水影响实现的,径流对前一次环流变异响应时间为6-12个月,对后一次响应时间较快,时间的差异可能是下垫面的改变引起流域产汇流机制变化造成的。
董林垚陈建耀付丛生蒋华波杨雪韵
关键词:径流气象要素交叉小波EOF西江流域
基于DEM的华南森林小流域月径流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森林小流域土壤的降雨入渗率大,地表产流量小,壤中流对径流的贡献相对较大,且对径流贡献较大的产流面积主要分布在河道毗邻的区域,目前针对森林小流域的月径流模拟尚不多见。根据上述森林小流域降雨入渗及产流的特点,以东莞市水濂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数据推导出小流域月径流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森林小流域的月径流模拟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付丛生刘竹筠陈建耀蒋华波董林垚
关键词:月径流DEM
基于温度和电导的地下水-海水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滨海水循环综合试验基地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地下水排泄区井群井水和海水温度、电导数据为基础,计算井水和海水温度平均值及变差系数,发现研究区域地下20m处存在含水层与海洋联通现象。使用混合比(End member mixing analysis,EMMA)、Mallet小波分解重构、互相关计算以及频谱分析等方法,对D5井水中混合海水含量以及海水对D5井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5井水中海水所占比例为9%~16%,海水对D5井能量贡献比为31%(其中12%通过海水-井水混合实现,19%通过介质传导实现);D5中海水混合比的变动相对潮汐站水位变化存在5.5h相位延迟,其变化趋势及显著周期大致与潮汐站水位变化情况一致。
董林垚陈建耀谢丽纯蒋华波付丛生
关键词:温度电导混合比
东江干流河水的来源、水质及水资源保护被引量:23
2008年
为了解东江河水的来源和水质状况,沿东江干流采集河水样品,分析河水中的主要离子浓度以及氢和氧的同位素比。结果表明,河水氢同位素比(δD)为-48.9‰^-39.8‰,氧同位素比(δ18O)为-6.3‰^-5.7‰。根据氢氧同位素的相关关系,以河源市和汝湖镇为界,将研究范围内的东江干流分为Ⅰ、Ⅱ和Ⅲ段。Ⅰ段和Ⅱ段河水主要来自流域内的大气降水,由于河水与含有较高氧同位素比的岩石发生氧元素交换,使Ⅱ段河水呈现氧同位素漂移。Ⅲ段河水主要来自象头山和罗浮山山区的降雨并通过地下水补给。由于河水本身的稀释作用,东江河水中各离子浓度很低。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东江下游的离子总量远大于上游和中游地区,说明人类活动对东江河水存在着潜在的影响。东江河水的污染来源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针对这两种污染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另外,香港饮用水与北部山区的地下水有密切关系,为保持香港水源的良好水质,应把保护北部山区的地下水列为战略重点。
鲁垠涛唐常源陈建耀李发东佐仓保夫
关键词:离子含量水质水源保护
珠海市海-陆交错带水环境原核生物多样性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16S rRNA基因PCR-RFLP分析技术,对珠海市海-陆交错带的海水和地下水进行原核生物多样性分析,并将所得数据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水细菌以变形菌居多,其次是古菌和芽单胞菌,以及Candidate division OP3、OP8和浮霉菌等;海-陆交错带地下水细菌则以古菌居多,其次是变形菌和鞘脂杆菌,以及Candidate division OP3、放线菌和假单胞菌等.海-陆交错带地下水中大部分优势类群与源于海洋的不可培养细菌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地下水样中存在大量能降解有机质和具有净化水体潜力的细菌,说明在长期演化下,海-陆交错带兼备了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黄小兰陈建耀周世宁谢丽纯付丛生
关键词:原核生物多样性RRNA基因水环境
小流域地下水流微生物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目前水文过程中微生物研究基本空白的现状,选择了珠海市近海小流域地下水作采样分析,运用不依赖培养(cultured-independent)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研究小流域尺度下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实验数据表明,近海小流域地下水上、中、下3组井的微生物优势类群及其丰度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差别.相似的是3组井均以变形菌、Candidate divisionOPx、古菌(含泉古菌和广生古菌)、放线菌为优势类群,而且变形菌均占了很大比例,在R、M、D组井中分别为23.21%、36.21%、28.84%;不同的是R组井微生物优势类群还有拟杆菌和硝化螺旋菌;M组井另有真杆菌和酸杆菌,D组井中则以拟杆菌为优势类群.从原核微生物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3组井的微生物主要类群大同而小异,各自的微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3组井的微生物优势类群变化佐证了微生物对地下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黄小兰陈建耀谢丽纯付丛生周世宁
关键词:小流域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分布
国内外实验小流域水科学研究综述被引量:16
2011年
在回顾和分析小流域/实验小流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实验小流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中国现存及历史时期存在过的实验小流域做了统计,依流域概念、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国内外的实验小流域研究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实验小流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中国未来的实验小流域研究有所启示。
付丛生陈建耀曾松青蒋华波董林垚
城镇化过程中地下水微生物的时空分异与演化——以珠海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不依赖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选择珠海市唐家湾居民密集地与人类活动扰动较少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共二样区进行多采样点分析,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进行序列比对,获得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数据。数据显示,校区小流域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态,其上、中、下游三组井均以变形菌、Candidate division OPx、古菌(含泉古菌和广生古菌)为优势类群,其中中游#M组井因环境不同微生物稍有差异。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唐家社区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较大,未发现属于微生物鼻祖的古菌,也未检测到Candidate division OPx系列,而检测出许多与周围环境相吻合的微生物群落。二样区地下水微生物16S rRNA基因演化分析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变化影响地下水微生物种群发育,地下水微生物也不断演化并影响环境。
黄小兰陈建耀周世宁谢丽纯蒋华波董林垚
关键词:城镇化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环境演化
滨海地区潮汐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的统计学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本文采用互相关分析、谱分析、Mallat分解重构算法等理论与方法,利用实测的潮汐资料和观测井水位资料,并结合实测的电导数据,从统计学上分析计算了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附近,滨海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波动的原因以及波动的位相、周期、振幅对海潮潮汐的响应。结果表明,微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原因均是含水层承受的质量负荷随潮汐的变化而变化;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相对海潮潮汐的位相延迟时间约为7.0h,基岩裂隙水约为1.5h;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的周期组成成份比海潮潮汐略少,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周期组成成份与海潮潮汐基本相同;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的振幅约为海潮潮汐的1/100左右,基岩裂隙水为1/3左右;本研究区域海潮潮汐对浅层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水平影响范围在1 000m之内。
付丛生陈建耀曾松青赵新锋
关键词:潮汐地下水位谱分析
利用承压井水位估算土壤植被蒸散发量
2010年
论文回顾了有关"大气压强、井水位、气压系数、负荷系数、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理论、井水位的气压响应模式、气压系数、负荷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利用Mallat分解重构算法去除了井水位趋势项的基础上,计算了3口观测井不同时期的气压系数以及气压系数随时间延迟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观测井M5、R3、R6在2006-11-05至2007-03-19具有明显的承压性;2008-03-01至04-19,M5井仍具有明显的承压性,R3井、R6井则具有明显的非承压性。此外,论文还利用观测井M5、R3井的水位变化、含水层的负荷系数、实测气压系列,计算了观测井所反映区域、含水层以上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变化,并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水面蒸发资料,估算了区域土壤植被的蒸散发量,经估算:R3井附近区域枯季的每日蒸散发量约为1.9~2.1 mm,蒸散发系数约为0.70~0.78。
付丛生陈建耀曾松青赵新锋
关键词:大气压强气压系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