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K2010078)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尹同进叶巍岭杨代秀董莉莉雍其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诊断为新生儿ALI的患儿,22例新生儿采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组),2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前及使用PS后的血气指标及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OI)、X线胸片动态变化,并随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在使用PS后,肺顺应性增加,2h、24 h、72 h的动态肺顺应性分别为(0.56±0.09) ml/(cm H2O·kg)、(0.73±0.12) ml/(cm H2O·kg)、(0.52±0.14) ml/(cm H2O·kg),与对照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后2h、24 h、72 h的O1分别为345.5±23.9、338.2±26.7、317.6±27.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1.4±24.2)h、住院时间(12.5±2.1)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3.5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05).结论 PS气管内滴入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作为治疗新生儿ALI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 尹同进杨代秀叶巍岭董莉莉
- 关键词: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通气新生儿
-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25例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方法 ALI患儿25例,在常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 100 mg.kg-1,观察患儿上机前、上机后使用PS前、使用PS后2,6,24,48 h拔管前的血气参数,比较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FiO2)。结果使用PS后,患儿2,6,24 h氧分压分别为(14.02±2.29),(12.29±2.22),(11.42±1.89)kPa,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值增高(P<0.05);48 h后氧分压有下降趋势,但没有降到使用PS前的水平(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PS对新生儿ALI可明显改善氧合,降低呼吸机的参数,改善预后。
- 尹同进杨代秀叶巍岭董莉莉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损伤急性新生儿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内/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肺内源性与肺外源性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ALI患儿,按病因分为肺源性组与肺外源性组,均予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以及PS气管插管内注入,在PS治疗前后监测肺顺应性以及氧合指数(OI),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及预后。结果使用PS前,肺源性组(21例)肺顺应性低于肺外源性组(31例)[(0.23±0.09)比(0.34±0.12),P<0.05];使用PS后,两组肺顺应性改善明显,均先增高,后逐步回落;使用PS后2、24、48 h肺外源性组肺顺应性均高于肺源性组[2 h:(0.60±0.21)比(0.35±0.16),24 h:(0.54±0.18)比(0.28±0.13),48 h:(0.55±0.12)比(0.29±0.17),P<0.05];两组患儿OI在使用PS后均明显改善,使用后2、24、48 h肺外源性组明显低于肺源性组[2 h:(15.1±2.8)比(20.3±3.9),24 h:(18.4±4.2)比(25.2±5.3),48 h:(10.4±5.6)比(16.4±4.4),P<0.05]。肺源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肺外源性组,病死率高于肺外源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源性与肺外源性ALI存在肺顺应性的差异;肺外源性ALI对PS治疗的反应优于肺源性ALI。
- 夏宁叶巍岭杨代秀雍其军尹同进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