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NK13)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蜜邢松刘武崔娅铭黄玉洪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郧县乔家院墓地东周~汉代居民牙齿的形态观察与测量
- 2010年
- 本文运用牙齿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出土于湖北郧县乔家院墓地东周至汉代居民的牙齿形态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人们对牙齿形态特征的认识,丰富了我国古代居民牙齿各个项目的测量数据,积累了现代人类微观演化的证据。
- 周蜜黄玉洪
- 周口店直立人下颌前臼齿齿冠形态结构及其变异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形态观察和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周口店直立人,以及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欧洲更新世人类、现代中国人下颌前臼齿(P3,72枚;P4,69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人类下前臼齿齿冠咬合面形态结构及轮廓形状具有明显的演化变化.南方古猿下前臼齿齿冠轮廓不对称,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P3咬合面前凹开裂,跟座较大;P4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出现"H"型齿沟.这些特征在后期化石人类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呈减弱趋势.现代人P3和P4齿冠轮廓基本对称;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已经消失或微弱;跟座缩小.本研究发现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保留了许多早期人类的原始特征,包括齿冠舌侧不对称、明显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等.此外,周口店直立人P3和P4齿冠形态存在明显的内部变异,主要包括程度不同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轮廓对称性、齿尖区相对于外轮廓的分布位置和跟座的大小比例.与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相比,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齿冠形态及轮廓形状与淅川标本以及印度尼西亚的S-1相类似,而与S-6差别较大.分析显示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与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有相似的特征,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更大.
- 邢松周蜜刘武
- 关键词:周口店直立人
- 中国近代人群上颌前臼齿釉质-齿质连接面形状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被引量:4
- 2016年
- 牙齿的釉质-齿质连接面(EDJ或Enamel-dentine junction)是釉质表面(OES或Outer enamel surface)形态的发生基础,其形态特征在牙齿发育早期形成,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为探讨EDJ形状在近代人群中的变异特点,本文使用显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或micro-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了100例采自华中地区近代农业人群的上颌前臼齿(P^3和P^4各50例),并复原了EDJ表面三维结构。采用基于30个标志点(landmark)和半标志点(semi-landmark)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量化了上颌前臼齿EDJ表面形状。结果显示,牙齿内部舌侧尖区域变异程度较颊侧尖大。在人群内部,上颌前臼齿的变异方式主要表现在1)颊舌尖相互靠近或远离造成的咬合面深浅的差别;2)颊舌尖齿质最高点(dentine horn)相对高度的差异;3)舌侧尖近远中方向尺寸的变化;4)P^3颊侧尖近中脊的内收与外扩造成的整个轮廓形状的对称性变化;5)P^4整个咬合面轮廓MD/BL比值的大小差别。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上颌前臼齿EDJ形状在两性或不同时代标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平均形状的比较发现男性上颌前臼齿的舌尖相对较宽,颊侧尖近中脊相对较低。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显示两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样,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样本组之间在EDJ形状上的差别也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这一结果提示中国近代人群上颌前臼齿EDJ表面形状的变异特点至少可以追溯到全新世早期(本文使用标本最早来自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阶段)。未来EDJ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可通过扩大标本数量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人群、不同演化阶段之间的差异。
- 周蜜崔娅铭邢松
- 华中地区近代人群上、下颌第一臼齿齿冠及齿尖面积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282枚华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距今5 000~200年)人类上、下颌骨第一臼齿(M1和M1)齿冠和齿尖面积的测量和分析,取得华中地区近代人群牙齿尺寸的准确数据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统一标准对每颗牙齿咬合面行高分辨率摄片。运用数字图像技术与形态测量方法获取每颗牙齿的齿冠绝对面积和单个齿尖相对面积。结果齿尖相对面积大小顺序为:M1:原尖>前尖>后尖>次尖;M1:原尖>后尖>下次尖>内尖>下次小尖;M1齿尖相对面积的变异总体上大于M1;从大约5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华中地区人类M1和M1齿冠绝对面积分别缩小了6.57%和6.15%。结论食物结构的变化可能是造成臼齿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M1和M1相对齿尖面积一直保持稳定,提示现代人类相对齿尖大小比例至少在距今5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
- 周蜜邢松
- 中国人牙齿形态测量分析--近代人群上、下颌前臼齿齿冠轮廓形状及其变异被引量:15
- 2010年
- 采用基于标志点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在河南和湖北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291颗近代人群上、下颌前臼齿(P1=72;P2=72;P1=73;P2=74)齿冠轮廓形状(包括外轮廓及内轮廓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1齿冠轮廓基本对称,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突出;齿尖夹角区呈不规则狭长菱形,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P2齿冠轮廓对称,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的突出程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齿尖夹角区由于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而呈不规则菱形。P1和P2内外轮廓形状具有明显的重叠范围。P1齿冠轮廓不对称,齿冠近中舌侧部分内缩;齿尖区靠近近中舌侧,近似方形。P2齿冠轮廓基本对称;齿尖区靠近齿冠中央,因近中舌侧尖向近中方向偏移而呈不规则狭长菱形。P1和P2内外轮廓形状重叠范围很小。P1、P2齿冠和齿尖夹角区各个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变异大小、方式基本相同;依据齿尖与齿冠基底边缘的距离大小可以将P1分为两种类型,依据颊侧部分向近远中方向的突出程度可以将P2分为两类。P1、P2变异相对于上颌两颗前臼齿来说较大,且变异主要集中在齿冠的近远中舌侧、齿尖夹角区的后凹点和舌侧尖;两者的变异大小范围稍有差别;P1和P2主要分为三类,区别在于颊舌径和近远中径的大小比例、齿尖区后凹点和舌侧尖的位置上。异速生长分析显示所有四颗前臼齿的大小变化对轮廓形状的影响不大。
- 邢松周蜜刘武
- 关键词:现代中国人
- 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低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3类植物为主,很可能来源于稻谷,还有部分C4类植物的摄入,来源于粟米。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复原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 张全超周蜜朱俊英
- 关键词:东周时期食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