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41)

作品数:42 被引量:656H指数:16
相关作者:佟连军李名升宋涛韩良仇方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生态
  • 5篇污染
  • 5篇经济增长
  • 4篇旅游
  • 4篇环境污染
  • 3篇生态经济
  • 3篇生态旅游
  • 3篇湿地
  • 3篇面板数据
  • 3篇库兹涅茨
  • 3篇库兹涅茨曲线
  • 3篇环境库兹涅茨
  • 3篇环境库兹涅茨...
  • 3篇环境质量
  • 2篇循环经济
  • 2篇园区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中国环境
  • 2篇生态产业
  • 2篇生态产业园

机构

  • 36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吉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吉林省城乡规...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6篇佟连军
  • 15篇李名升
  • 8篇宋涛
  • 6篇仇方道
  • 6篇韩良
  • 5篇郑挺国
  • 5篇李博
  • 4篇张春丽
  • 4篇刘继斌
  • 3篇孙虎
  • 2篇沈万斌
  • 2篇韩增林
  • 2篇李勇
  • 2篇李昕
  • 2篇董德明
  • 2篇李治
  • 2篇赵妍
  • 2篇任晓霞
  • 1篇王筠
  • 1篇王红

传媒

  • 7篇地理科学
  • 4篇地理研究
  • 3篇人文地理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关注视角——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8
2007年
生态旅游以其生态和环保特性成为湿地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概况和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关注视角:关注湿地价值构成;关注湿地生态旅游受益群体;关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规模;关注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
张春丽刘继斌佟连军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性扎龙湿地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玉米深加工具有典型的替代能源及循环经济特征。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结合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环境治理现状,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对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上下游原料产业链的延伸、各环节废物的资源化分析、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的设计和生态产业园区外围企业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延长产业链,构建闭合循环的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链条,可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和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相应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同时可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对吉林省及同类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红汤洁王筠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经济—环境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而计算出了经济—环境协调度,并对协调度进行分解,以探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环境协调程度在1996—2006年间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经济发展因素对协调度的贡献大于经济存量因素,环境要素中与污染物相关的因素贡献较大;经济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东部地区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下环境建设水平迅速提高。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关键词:协调度经济-环境系统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46
2009年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又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李名升李治佟连军
关键词:协调度面板数据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实例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结构和指标体系入手,引入研究实例,对吉林省未来五年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全面规划。
李昕董德明沈万斌邱慧哲高明辉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标体系
煤炭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物质输入输出及影响因素——以阜新市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物质流分析与分解模型,以阜新市为案例,分析了煤炭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代谢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实施以来,阜新市物质输入总量增速远小于GDP;不包括水在内的物质输入结构以煤炭为主,可再生固体物质输入增长迅速,正成为支撑阜新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资源基础。农业用水是用水量的主体且比重仍在增长,而工业用水比重在下降;气体输出物质与废水排放总量快速增加,废气和生活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以单位GDP物质输入与输出量测算的物质代谢效率明显提升;经济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是导致物质输入与输出量变化且作用相反的关键因素。
仇方道佟连军李博
关键词:煤炭城市生态经济系统
东北三省生态占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中的不变产量法和可变产量法,考察了东北三省自1978年以来生态占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生态占用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但土地单产的提高对于降低生态占用、减轻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减缓生态占用快速上升的势头,但是林地的生产能力提高较慢。
李名升佟连军
关键词:生态占用东北三省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水平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性与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生态意义下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提出了经济自由空间的概念。在进行模型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后,得出科技的进步对区域潜在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结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根据生态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生态科技进步等13个指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经济水平以及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排名。结果发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原因,在生态意义下我国各个区域的区域竞争力也成空间上的东、中、西分布格局。在上述理论和实证探讨的基础上,还分别就生态条件下区域发展的公平和效率以及生态条件下有关不发达地区的区域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生态条件下,如果政策制定不得当,不发达地区会处于更加不平等的地位,所以政策制定者应该重新认识传统的区域理论和区域政策。
孙虎韩良佟连军孔凡娥
关键词:生态区域竞争力
马尔科夫链在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鉴于目前环境质量预测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缺乏,把马尔科夫链目l入环境质量的预测中,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过程视作马尔科夫过程,通过预测各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来推知其浓度值。实例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以2005年辽宁省5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作为初始向量,预测了今后5年的变化。然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出降尘的具体浓度值,由此计算出了2006~2010年辽宁省5种污染物的浓度值。
李名升佟连军任晓霞
关键词:环境质量预测马尔科夫链GM(1,1)模型
生态学范式下的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和循环经济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运用生态学理论,从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4个生态学尺度上对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和循环经济进行类比分析,论述了清洁生产与个体生态学、生态产业与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内在联系及3者之间的相容和递进关系,指出当前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提高清洁生产实施的层次,扩大清洁生产实施的范围,将产业生态研究上升到产业生态系统层面是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3者在不同层面的实践将最终推动人类不断接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
宋涛韩良佟连军李名升
关键词:生态学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循环经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