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SH006)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开玉方金友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分析(上)——安徽省当涂县的调查被引量:3
- 2005年
-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
- 关键词:农民工
- 当代中国合肥的中等收入者分析(上)
- 2004年
-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文化资源自我认同社会结构
- 当代中国合肥的中等收入者分析(下)被引量:1
- 2004年
- 这篇研究报告 ,以实证材料为基础 ,以职业为基础 ,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 ,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 ,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 80 0 0~ 5 0 0 0 0元人民币 ,确定了其规模 ,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 ,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 ,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 。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社会地位社会阶层
- 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分析(下)——安徽省当涂县的调查
- 2005年
-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即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将不断扩大,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
- 关键词:问卷调查阶层农民工访谈社会
- 当代中国合肥的中等收入者分析(中)
- 2004年
-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社会地位社会阶层
- 中国中产阶层的初级形态被引量:1
- 2006年
- 从实证研究出发,对我国中等收入者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作为中产阶层初级形态的中等收入者的特征、联系及区别。阐述了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等重要论点。
- 王开玉
-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中产阶层
-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
- 2006年
- 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形成农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60%以上的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心在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因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 方金友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筑现代社会结构被引量:5
- 2003年
- 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社会结构的形态不再是金字塔型,而是橄榄型。经济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相应变化,经济的发展终究会难以为继。
- 胡必成
- 关键词:社会结构中等收入者比重社会阶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