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37030)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6H指数:8
- 相关作者:姜槐陈树德许正平鲁德强曾群力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细胞裂解液对蛋白质定量方法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同细胞裂解液对Bradford法和bicinchoninic acid(BCA)法的影响,以确定适合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细胞全蛋白含量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Bradford法和BCA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样品溶液,样品BSA溶液分别由双蒸水和不同裂解液(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裂解液、三种传统双向凝胶电泳裂解液)配制;然后,采用这两种方法测定上述裂解液所提取的细胞全蛋白样品;采用Bradford法定量反复冻融、不同比色杯和不同时期标准曲线下的样品。结果:各细胞裂解液对Bradford法均有显著性影响,使所定量的BSA浓度普遍偏高1.2至2倍,但定量值可随着加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r=0.989~0.996,P〈0.05);各裂解液对BCA法也均有显著性的干扰,多数定量结果超出仪器读数范围;对于同批全蛋白溶液样品,BCA法的定量结果与Bradford法相比可有千倍差异;反复冻融后蛋白浓度变化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有下降趋势,不同比色杯和不同时期标准曲线对Bradford法无显著影响。结论:Bradford法是蛋白质组学中细胞全蛋白定量的较适方法,但需根据具体实验进行优化。
- 徐珊珊阎春兰刘黎明曾群力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电泳凝胶血清白蛋白
- 极低频磁场对人乳腺癌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极低频磁场(ELF MF)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可疑致癌物,但其诱发肿瘤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为此,采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人乳腺癌细胞MCF7受ELF MF辐照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以探索确定该细胞的极低频磁场反应蛋白质.在将MCF7细胞暴露于50Hz,0.4mT正弦极低频磁场中24 h后,直接抽提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凝胶经银染后,使用PDQuest软件分析假辐照组与磁场辐照组间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结果显示,与假辐照组相比,磁场辐照组中有6 个蛋白质斑点的表达量发生显著改变(至少5倍的增加和减少),同时,在磁场辐照组中有19个蛋白点消失和19个新蛋白点出现.通过搜索SWISS—PROT蛋白数据库,对差异蛋白的类别和功能进行了初步推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3个差异表达蛋白斑点,经胶内酶解后,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RNA结合蛋白调节亚基、蛋白酶体β亚基7型前体和翻译调控肿瘤蛋白.结果表明,50 Hz,0.4 mT极低频磁场辐照24 h改变了MCF7细胞内多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影响环节涉及基因转录、蛋白翻译、蛋白代谢、功能蛋白相互作用等多个层面,说明极低频磁场可能作为一种环境应激因素改变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李汉曾群力翁瑜鲁德强姜槐许正平
- 关键词:极低频磁场蛋白质表达谱人乳腺癌细胞MF银染调节亚基
- 温度与电磁参数协同影响胰岛素分子构象与功能的光谱学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年来,脉冲电磁辐射和弱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展了众多的病理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学术界存在众多争议。由于脉冲电磁辐射和弱电磁辐射不能引起被辐照生物样品产生明显的温升效应(温升小于0.1℃),不能用电磁辐射的热效应机理来解释这类生物效应。因此人们往往称之为"非热效应"。文章应用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方法研究脉冲电场对胰岛素分子构象变化影响的结果表明:(1)尽管这类电磁辐射不会引起被辐照生物样品的温度产生明显变化(0.1℃),但是辐照时的环境温度变化则能改变辐照实验的结果。(2)环境温度能对胰岛素分子结构中的链间二硫键,C—C键的振动等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对脉冲电场引发的胰岛素的构象变化产生影响。这表明对于"非热效应",表征热的量度的温度,仍是脉冲和弱电磁场辐照生物效应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极重要参数。
- 严喆陈树德乔登江
- 关键词:脉冲电场温度胰岛素激光拉曼光谱
- 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与健康关系的体外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陈光弟许正平姜槐
- 关键词:射频电磁场移动电话体外极低频电磁场码分多址射频场
- 体外细胞脉冲调制微波辐照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 2006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拟移动通讯1.8 GH z射频信号的细胞实验辐照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模拟多种手机工作方式进行不同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率(Spec ific absorption rate,SAR)值下的细胞微波辐照实验,从而进行移动通讯射频电磁辐射对细胞基因表达影响机制的研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多组射频设备、波导谐振腔及控制计算机;软件部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监控及控制算法的实现与优化处理。本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移动通讯射频电磁辐射对细胞基因表达影响机制的研究”。
- 金欣磊马龙华刘波钱积新鲁德强姜槐
- 0.2 mT工频磁场引起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微丝骨架重组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50 Hz 工频磁场对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微丝装配的影响,并分析磁场对肌动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0.1、0.2、0.3、0.4、0.5 mT,50 Hz 工频磁场辐照30 min,以异硫氰四甲基罗丹明-鬼笔环肽标记细胞微丝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微丝形态的变化。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检测法测定细胞内微丝总含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层扫描的方法观测细胞微丝骨架的高度,用扫描电镜观测细胞外部形态等方法进一步分析磁场对细胞微丝骨架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用 Western blotting 检测去垢剂不可溶的蛋白的表达量以分析磁场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人羊膜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强度工频磁场辐照30 min 后,只有0.2 mT 工频磁场辐照显著导致细胞中平行排列的微丝应力纤维减少,诱导细胞周边出现致密微丝外周带并伸出丝状伪足,停止辐照2 h 后微丝形态恢复,伪足消失。光谱检测发现胞内微丝总含量无显著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层扫描观测到0.2 mT 磁场辐照使细胞微丝骨架平均高度由(12.37±1.28)μm降低到(9.97±0.38)μm(t=6.96,P>0.05)。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磁场辐照使细胞更为扁平,有足状伪足出现。Western blotting 检测到磁场辐照后细胞骨架中去垢剂不可溶部分的肌动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16.8±2.3)%(t=16.68,P<0.05)和(31.2±4.1)%(t=17.10,P<0.05)。结论 0.2 mT 工频磁场短时辐照影响了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此效应可随磁场撤销而解除,且可能与磁场诱导了细胞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聚簇有关。
- 褚克平蔡知音张丹英曾群力张玉焜陈树德夏若虹
- 关键词:电磁场微丝
- 对确定中国电磁场暴露限值依据的探讨被引量:19
- 2004年
- 许正平姜槐
- 1800MHz射频电磁场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1800MHz射频电磁场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DNA双链断裂的早期标志性事件H2AX的磷酸化作为检测指标,将细胞间断(5min开,10min关)暴露于比吸收率为0或3.0W/kg的1800MHz射频电磁场1或24h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γH2AX免疫荧光分析,即用鼠源抗γH2AX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和异硫酸酯荧光素标记的山羊来源抗鼠抗体为二抗,显示细胞核内γH2AX的形成情况。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标记细胞核,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软件分析数据,以20mg/L的DNA损伤剂二乙酰氨基芴(AAF)作用2h作为阳性对照。各处理条件至少检测50个细胞的γH2AX焦点数,焦点超过5个的细胞定义为γH2AX焦点阳性细胞,将该焦点阳性细胞率作为评价细胞DNA损伤程度的指标。结果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在1800MHz射频暴露24h后为(37.9±8.6)%,在阳性对照组为(50.9±9.4)%,与假辐照组的(28.0±8.4)%比较,明显增高;而射频暴露1h后的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为(31.8±8.7)%,增加不明显。结论1800MHz比吸收率为3.0W/kg的射频电磁场辐照24h对CHL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 张丹英许正平姜槐鲁德强曾群力
- 关键词:电磁场DNA损伤成纤维细胞
- 低频脉冲电场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和NGF受体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以PC12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低频脉冲电场(f=50 Hz,τ=20 ms,Epp=1 V/m)对神经细胞突起生长及膜受体聚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电场能促进NGF受体的聚簇。电场处理15 min使PC12细胞表面的NGF受体发生明显的聚簇,30 min组次之,5 min组聚簇效果较弱。这表明细胞膜受体可能是电磁场与细胞相互作用的位点之一。运用细胞突起图形处理软件,追踪测定经电场处理后PC12细胞的突起数量和长度,发现该电场能显著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但对突起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 余晓君王珺颖张红锋陈树德
-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场PC12细胞生物学效应
- 1800MHz射频电磁场对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了解GSM1800MHz射频电磁场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射频电磁场的可能反应基因,判断射频电磁场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的MCF7细胞分为2组,分别接受GSM1800MHz射频电磁场辐照和假辐照24h,辐照组细胞受比吸收率为2.0W/kg或3.5W/kg的射频电磁场间断辐照(5min开、10min关),辐照结束后,立即抽提细胞总RNA,用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转录组水平分析,芯片实验数据采用MAS5.0软件和DMT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到的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MA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MCF7细胞受辐照后,有少量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用DMT软件进行重复性和一致性分析后,在比吸收率为2.0W/kg的射频电磁场辐照组,未找到100%一致变化的差异基因;在比吸收率为3.5W/kg的射频电磁场辐照组,找到5个100%一致变化的候选差异基因,但定量RTPCR结果未能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到的差异基因。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能检测到GSM1800MHz射频电磁场明显影响MCF7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提示所用的射频电磁场辐照不影响本研究中所用的MCF7细胞功能,或该MCF7细胞对射频电磁场辐照反应性低。
- 王玲莉陈光弟鲁德强姜槐许正平
- 关键词:电磁场肿瘤细胞细胞培养基因表达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