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YY004)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贺爱军乔璐璐吕敏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译者
  • 3篇晚清
  • 2篇缘由
  • 2篇社会
  • 2篇明末
  • 1篇当下
  • 1篇盗火
  • 1篇对等
  • 1篇译家
  • 1篇原型范畴理论
  • 1篇智性
  • 1篇识解
  • 1篇他者
  • 1篇他者镜像
  • 1篇通事
  • 1篇青年读者
  • 1篇人地关系
  • 1篇鲁迅翻译
  • 1篇镜像

机构

  • 7篇宁波大学

作者

  • 6篇贺爱军
  • 1篇吕敏
  • 1篇乔璐璐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外国语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智性读者与普通青年读者:鲁迅翻译的读者意识被引量:2
2014年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鲁迅认为翻译旨在"益智"与"移情"。为了达及这一目的,鲁迅针对不同的译文读者设置了双重的翻译文本结构,采取了迥异的翻译策略。一种是针对智性读者的智结构文本,表征为"先锋"句法,即尽量接近原文的句法结构,保留"精悍的语气"、保存洋气、保留异国情调;另一种是针对普通青年读者的情结构文本,表征为通顺的译文、流畅的句法,使得读者可看、可懂、可受感染。智结构重在"益智",实现方式就是硬译;情结构强调"移情",唯一策略就是改译。智情双结构的设置体现了翻译家鲁迅清醒的读者意识,也实现了其移情和益智的翻译艺术追求。
贺爱军
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分布规律及其探源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梳理了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地理分布规律并探究其形成的社会历史缘由。译者的静态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本土译者的籍贯地呈'月牙形'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译者的动态分布主要与授业与求学、工作与升迁、游历与迁居等社会因素相关。由于译者的职业性质和工作需求,这一时期译者主要分布于翻译场馆、出版社、教会学校、新式学堂等机构中,这些机构的设立区域便是译者群体的流向之地。
高敏贺爱军
关键词:人地关系
从“译”到“翻译”——翻译本体话语的演变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从"译"到"翻译"之间动态推衍,发生了指代转移和内涵扩大——从指代职衔转移到指代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从起初专指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发展到指称胡语或梵语与汉语之间的佛经翻译,直至当下翻译一词内蕴三义,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概念内涵的演化表明"翻译"这一能指符号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是一个受制于语言转换主题和诗学观念制约、不断建构的话语实践。"译"、"出"、"翻"、"翻译"这些一脉相连、彼此呼应的词语组成了钱锺书所说的"虚涵数意",打开了阐释翻译意义的空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也昭示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大的生命力。
贺爱军乔璐璐
关键词:翻译
翻译对等的原型范畴理论识解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探究翻译对等的动态性。研究认为,由于作者和译者的生活体验不同,认知能力相异,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寻求语言层级上的绝对对等无异于缘木求鱼,结果必将此路不通。绝对的对等少之又少,甚至并不存在,存在只是翻译中的对等原型和对等变体,对等原型和对等变体一起构成了一个翻译对等群。对等群中每一成员的地位并非整齐划一,也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处在不同的层级,有的属于核心概念的表征,我们称之为翻译原型,有的则是以翻译原型为参照点建立起来的翻译变体。翻译变体根据与翻译原型的家族相似性而聚合为同一对等群。
贺爱军
关键词:翻译对等
浙江翻译传统及其对当下翻译实践与研究的启示被引量:8
2018年
论文提炼了浙江的翻译传统,将其归结为救亡与启蒙的翻译目的、"弱国情结"的翻译选目、直译的翻译策略这三大翻译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浙江翻译传统对当下翻译与翻译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当下启示。
贺爱军
关键词:翻译传统他者镜像
晚清至“五四”的译者形象变迁及其缘由探源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五四"期间的译者形象,并探究了译者形象形成及其转变的社会历史缘由。笔者认为译者形象既是一种具体的符号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心理表征,它折射出想象主体所处的历史语境以及主体文化对异质他者文化的想象和态度。译者的形象建构与其说是对译者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不如说是对中国特定历史语境的隐喻性表达。晚清至"五四"期间,在中国社会历史语境和社会风尚的双重变奏中,译者由"汉奸""假洋鬼子"的负面形象转变为"奶娘"和"盗火者"的正面形象。
贺爱军
关键词:通事假洋鬼子
明末至晚清译者的构成变化及其缘由探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梳理了明末至晚清在华译者的构成变化,发现在这一历史时段在华译者构成呈现出从"中少西多"到"中多西少"的动态分布规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明末时期西方文化对我国并未形成冲击,中国对译者的需求相对较少;(2)自古以来的"夷夏"思想和统治者对译者的猜疑导致我国译者地位低下;(3)当时来华传教士大多实行"科技传教"的策略,以翻译为手段和媒介进行传教,从而充当了译者的角色,构成了明末时期的译者主体。然而时至晚清,译者地位提升,传教士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中国政府在翻译人才培养上实行了各种有效措施,使得学习西方、培养本土译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方译者数量大幅增加。
吕敏贺爱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