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533)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福水尚勇陆滢王亚丽何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燃机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3篇换气过程
  • 2篇气门
  • 2篇燃料
  • 2篇燃烧
  • 2篇进气
  • 2篇可视化
  • 2篇柴油
  • 1篇摄影
  • 1篇双燃料
  • 1篇喷油
  • 1篇喷油定时
  • 1篇燃烧特性
  • 1篇燃烧影响
  • 1篇门关
  • 1篇进气道
  • 1篇进气道喷射
  • 1篇进气门

机构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刘福水
  • 4篇尚勇
  • 2篇李向荣
  • 2篇何旭
  • 2篇陆滢
  • 2篇王亚丽
  • 1篇杜巍
  • 1篇马玉坡
  • 1篇高永利
  • 1篇张小玉
  • 1篇王丽

传媒

  • 3篇内燃机工程
  • 2篇内燃机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进气道喷射乙醇柴油引燃的燃烧特性可视化被引量:6
2014年
在一台光学发动机上,针对进气道喷射乙醇、柴油引燃的双燃料模式,通过改变引燃柴油的喷射脉宽和喷射定时,对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与纯柴油试验结果相比较,双燃料模式时,由于乙醇蒸发吸热的作用,缸内温度有所降低,受此影响,压缩压力降低0.3~0.5,MPa,滞燃期增加10~15°,CA,火焰呈明显的蓝色.并且,在试验条件下,引燃柴油的喷射提前角为上止点前16°,CA时,燃烧图像为典型的柴油引燃乙醇燃烧过程,最高燃烧压力对应的相位为上止点后9.6°,CA,50%累积放热对应的相位为上止点后9.1°,CA,说明燃烧效率较高.
马玉坡刘福水何旭李向荣荣美霞杜巍
关键词:柴油机双燃料燃烧可视化
进气门关闭角度对内燃机换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一维仿真方法探讨了进气门晚关角在某较高转速外特性工况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分析可知,进气门关闭时刻气门座处的流速为零并不会使充量系数达到最大,适当增大进气门晚关角可使得正向进气量增加,但过度增大进气门晚关角将使得进气倒流量显著增加,从而不利于提高综合进气量。针对原型机进行进气门晚关角的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在2 100r/min最高负荷工况下,优化后充量系数和总进气量均提高了约5.0%;按照等空燃比运行工况策略,发动机功率增加约2%。
刘福水尚勇王丽陆滢
关键词:内燃机
排气门开启角度对内燃机换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应用模拟仿真方法和发动机试验方法,研究了某发动机在高转速外特性工况下,排气门早开角对发动机性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排气门早开角太大虽能减小泵气损失,但同时导致有效膨胀功减小;排气门早开角太小将导致泵气损失大幅增加,对平均有效压力等动力性指标的提升不利。最佳排气门早开角的选取原则为超临界排气结束时刻在排气下止点前10°CA达到。针对原型机进行了排气门早开角的仿真优化。优化后平均有效压力提高1.3%;平均泵气有效压力和排气总损失分别降低35.4%和37%。
尚勇刘福水王亚丽
关键词:内燃机
气门重叠角度对内燃机换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结合模拟仿真和试验方法,对气门重叠角在某发动机较高转速外特性工况点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可知,排气门晚关角过小将导致进气初期发生倒流且使得排气末期流动损失加剧,而排气门晚关角过大将使排气末期的废气倒流加剧且使得进气初期的进气不畅;进气门早开角过小将使得进气初期的正向流动损失加剧且使得排气末期发生倒流,而进气门早开角过大将使得进气初期发生倒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排气门晚关角和进气门早开角的选取原则分别为总排气量最大和进气开启流速为零,根据优化结果指导加工出配气凸轮轴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功率、扭矩等动力性指标提高约2%,充量系数和循环进气量提高约5%,证明了仿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尚勇刘福水陆滢王亚丽
关键词:内燃机
喷油定时对汽/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影响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一台光学发动机,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纯柴油和汽油体积掺混比为60%汽/柴油混合燃料(G 60)在不同喷油定时下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G 0和G 60燃料均呈单峰放热规律;与纯柴油相比,G 60燃料最高燃烧压力pmax对喷油定时变化更为敏感.随着喷油定时提前,纯柴油和G 60燃料的滞燃期呈线性增大,着火时刻逐渐提前,着火点分布于视窗边沿,G 60燃烧图像中高亮火焰面积逐渐减少,柴油扩散燃烧比例降低,累计放热量为5%(CA 5)至累计放热量为50%(CA 50)对应燃烧持续期逐渐缩短.相对于柴油,G 60燃料滞燃期延长,着火时刻滞后,在稀燃状况下,CA 5至CA 50的燃烧持续期延长.
张小玉刘福水何旭高永利尚勇李向荣
关键词:喷油定时高速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