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708)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秀兰谢克勤王清华王增金袁华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溴丙烷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 <正>为保护臭氧层,1-溴丙烷(1-bromopropane)由于其稳定,不易燃,具有适度的蒸气压的特点被作为氯氟烃和2-溴丙烷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金属清洗剂、粘合剂等。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道表明,长期接...
- 许琳赵秀兰
- 文献传递
- 依达拉奉对1-溴丙烷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7年
- 目的观察1-溴丙烷(BP)的中枢神经毒性,从神经炎症角度探索依达拉奉(Edv)的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每天ig给予BP 800 mg·kg^(-1)制备模型,4 h后分别ip给予Edv 1,3和5 mg·kg^(-1),连续12 d。自给药第7天采用Morris水迷宫首先进行连续5 d的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大鼠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评价空间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制作全脑冰冻切片,进行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另8只大鼠分别采用ELIS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定位航行实验第2~5天BP 800 mg·kg^(-1)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分别比正常对照组增加了60.8%,81.9%,124.0%和323.3%,游泳总距离增加47.0%,66.4%,106.0%和277.6%(P<0.05,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BP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BP组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小胶质细胞激活明显,神经元丢失;大脑组织中NO和TNF-α含量分别比正常对照组增加147.6%(P<0.05)和18.7%(P<0.01)。给予BP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Edv,其中Edv 5 mg·kg^(-1)组大鼠第4天和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分别比BP组减少38.4%和44.3%(P<0.01),游泳总距离减少34.5%和43.3%(P<0.05,P<0.01);同时给予Edv组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元丢失明显减轻,NO及TNF-α含量也明显降低,Edv 1,3和5 mg·kg^(-1)组NO分别降低53.8%,55.4%和59.8%,TNF-α分别降低12.2%,15.8%和22.2%(P<0.05,P<0.01)。结论 Edv可能通过抑制脑内炎症减轻BP的中枢神经毒性。
- 陈婧祎王增金索金宁姜路路邱晓菲许琳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依达拉奉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
- 1-溴丙烷经口染毒致大鼠周围神经病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的周围神经毒性,建立1-BP经口染毒致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将1-BP溶于玉米油中,分别经口给予200、400、800mg/kg的1-BP,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玉米油,灌胃体积均为0.2ml/100g,每日1次,每周5d,连续16周。定期观察各组大鼠步态,测定后肢抓力和后肢撑力,染毒8周和16周时检测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结果高剂量组染毒8~16周、中剂量组染毒14~16周和低剂量组染毒15、16周大鼠的步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染毒9、12、14周大鼠后肢抓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染毒16周时,动物后肢瘫痪。染毒16周时,中、低剂量组大鼠后肢抓力分别为对照组的72.6%和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染毒12、14、16周时,高剂量组大鼠后肢撑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染毒14、16周时,中剂量组大鼠后肢撑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染毒8周高、中剂量组和染毒16周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系统是1-BP毒作用的敏感靶器官,1-BP暴露可导致大鼠周围神经病。
- 王清华钟志霞陈晶晶谢克勤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周围神经病
-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神经酸对1-溴丙烷染毒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神经酸(nervonicacid)对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致大鼠学习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1-BP染毒组(800mg/kg)、神经酸(150mg/kg)+1-BP组(800mg/kg)、DHA(500mg/kg)+1.BP组(800mg/ks)。每组10只。分别经灌胃给予相应受试物7d,第8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连续5d。水迷宫结束次日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剥离大鼠大脑皮层,在冰浴中制备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及’.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γ-glutamate cysteineligase,7-GCL)活力。结果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1.BP染毒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BP染毒组比较,DHA+I-BP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空间探索试验中,与1.BP组比较,DHA+I-BP组和神经酸+1-BP组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平台周边时间,总时间比值明显减少,与1-BP组比较,DHA+1-BP组动物的平台周边时间/总时间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动物大脑GSH含量降低了18.1%,DHA+1-BP组GSH含量明显高于1-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BP染毒组比较,DHA+I-BP组和神经酸+1-BP组MDA含量明显降低,DHA+I-BP组GR酶活力明显增加,神经酸+1-BP组γ-GCL酶活力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P染毒导致大鼠大脑氧化应激,损伤认知功能;D
- 袁华王清华王韵阳谢长明谢克勤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神经酸神经行为学表现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1-溴丙烷致大鼠学习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1-溴丙烷(1-BP)致大鼠学习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玉米油)组、1-BP染毒组和低、高剂量DHA干预组,每组12只。1-BP染毒组和低、高剂量DHA干预组每天灌胃染毒800mg/kg的1-BP;4h后,低、高剂量DHA干预组分别灌胃染毒250、500mg,kg的DHA,每日1次,连续11d。染毒第8~11天采用Moms水迷宫试验中的定位导航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染毒结束后,检测大脑皮层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采用Westemblotting方法检测大脑皮层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大鼠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1-BP染毒组相比,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的游泳路程和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GSH含量及GR活力均下降,而1-BP染毒组MDA含量及高剂量DHA干预组GSH含量均升高(P〈0.05);与1-BP染毒组比较,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GSH含量及GR活力均升高,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和低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Ng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而高剂量DHA干预组N曲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BP染毒组比较,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Ng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o结论DHA能够减轻1-BP导致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反应及由此引起的学习能力损伤,激活GR活力、增强Ngb表达可能是DHA的保护机制之-。
- 袁华张秀梅王清华郭盈王文斌谢克勤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DHA谷胱甘肽还原酶脑红蛋白
- 农药在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农药作为环境污染物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农药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对于预防、治疗该病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AD病理改变入手,综述了农药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 邱晓菲赵秀兰
- 关键词:农药阿尔兹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
- 蛋白酶体活性升高在1-BP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在1-溴丙烷(1-BP)致大鼠周围神经病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至对照组、400 mg/kg·bw组(低剂量组)和800 mg/kg·bw组(高剂量组),分别经口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和1-BP(溶于玉米油),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16周。荧光检测法检测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和肽-谷氨酰肽水解酶(PGPH)在大鼠不同神经组织中的活性;蛋白电泳检测大鼠不同神经组织中的4-羟基壬烯醛(4-HNE)和丙二醛(MDA)蛋白质加合物水平,以及1-BP体外对4-HNE氧化修饰神经组织蛋白的促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坐骨神经中类胰蛋白酶活性升高(P<0.01),高剂量组大脑中类糜蛋白酶活性升高(P<0.01),大脑和坐骨神经中PGPH活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坐骨神经组织中4-HNE和MDA蛋白质加合物表达水平升高(P<0.01),高剂量组大脑和坐骨神经中4-HNE和MDA蛋白质加合物表达水平升高(P<0.01);1-BP促进了4-HNE对大脑、脊髓和坐骨神经组织剂量依赖性的氧化修饰(P<0.05)。结论1-BP暴露导致神经组织蛋白质氧化损伤,诱导UPS异常激活,可能是1-BP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 杨俊林王清华王增金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周围神经病4-羟基壬烯醛
- NF-κB和Nrf2在DHA拮抗1-溴丙烷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与NF-E2相关因子2(Nrf2)在DHA拮抗1-溴丙烷(1-BP)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BP组、250 mg/kg DHA+1-BP组(LDHA组)和500 mg/kgDHA+1-BP组(HDHA组)。各组动物均经口给予1-BP和DHA,连续12 d。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大脑前额叶皮层胞浆组分中NF-κB、Nrf2的激活、下游Ⅱ相酶的蛋白表达、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4-HNE氧化修饰蛋白质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BP组大脑胞浆和胞核中NF-κB、Nrf2的表达以及下游Ⅱ相酶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1-BP组相比,LDHA组和HDHA组NF-κB及Ⅱ相酶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Nrf2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数目增加,与1-BP组相比,LDHA组和HDHA组细胞激活数目减少;1-BP组4-HNE修饰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1-BP组比较,LDHA组和HDHA组4-HNE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 DHA通过抑制NF-κB并且激活Nrf2,呈现对1-BP中枢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 王增金袁华杨俊林谢克勤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中枢神经毒性核因子-ΚB二十二碳六烯酸
- 1-溴丙烷对大鼠大脑线粒体损伤及依达拉奉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1-溴丙烷(1-BP)对大脑线粒体损伤和依达拉奉(EDA)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BP(800 mg/kg·bw)组、1-BP+1 mg/kg·bw EDA组、1-BP+3 mg/kg·bw EDA组、1-BP+5 mg/kg·bw EDA组、5 mg/kg·bw EDA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经灌胃和腹腔注射给予1-BP和EDA,1次/d,连续12 d。动物处死后,迅速剥离大脑,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脑前额叶皮层线粒体,检测细胞线粒体复合体Ⅰ、Ⅱ、Ⅲ和Ⅳ活性;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并计算GSH/GSSG比值;采用抗Neu 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神经元。结果 1-BP明显降低大脑前额叶皮层细胞线粒体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P<0.05,P<0.01);1-BP组动物大脑皮层GSH含量也较对照组降低(P<0.01),GSSG含量升高(P<0.01),GSH/GSSG比值明显降低(P<0.01);给予1-BP染毒后,大脑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1-BP染毒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EDA,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GSH含量降低也被明显逆转,GSH/GSSG比值相应升高(P<0.05,P<0.01);神经元丢失明显改善(P<0.05,P<0.01);EDA对1-BP诱导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 1-BP导致大脑皮层线粒体损伤,脑内氧化应激及神经元丢失,EDA可有效减轻1-BP神经毒性。
- 邱晓菲陈婧祎张兰王俊程许琳索金宁谢克勤赵秀兰
- 关键词:1-溴丙烷依达拉奉
- 1-溴丙烷引起大鼠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
- 目的: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作为替代氯氟烃及2-溴丙烷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且使用量逐年增高,流行病学及动物实验表明1-溴丙烷有神经毒性并可导致学习记忆损伤以及情绪改变,但是其机制尚不...
- 许琳赵秀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