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04DB12)
-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德辉吴琼吴波王全喜徐英洪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黄浦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被引量:27
- 2007年
- 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共6次对黄浦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设5个采样点。每2个月在各样点进行定性、定量采集浮游植物,同时测定了水体部分理化指标。采用生物指示法、香农(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法等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在夏季为V类水,其它时期为IV类;所受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属于中度-乙型(β-中污)阶段。其指示浮游植物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及其变种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 (Turp.) Br啨b.)等。
- 吴波陈德辉吴琼王全喜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两种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是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采用生物测试中光合抑制率的方法来研究两种新型农药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这两种新型农药在低浓度时就已经对鱼腥藻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其EC50值分别为8.46×10-3,7.46×10-4,5.89×10-3; 6.67×10-4,5.00×10-3,5.59×10-3mg/L.实验所用3种鱼腥藻在两种新型农药影响下,浓度越高光舍抑制率越高.
- 裴红艳薛维纳杜志香沈建英陈德辉
- 关键词:单嘧磺隆单嘧磺酯鱼腥藻光合作用毒性
- 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被引量:20
- 2006年
- 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共6次对苏州河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设4个采样点。每两个月在4个样点采集浮游植物,同时测定了水体部分理化指标。采用生物指示法、香农(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对苏州河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州河通过整治和自然恢复,水质从生物多样性极低的、劣于Ⅴ类的黑臭水体Ⅳ类水转化,依据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的演替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结果判定:苏州河处于有机物污染的中度-乙型(β-中污)阶段.其指示浮游植物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及其变种和二角盘星藻(Pediastrum duplex)及其变种。
- 吴波陈德辉徐英洪赵爱萍吴琼王全喜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