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263) 作品数:3 被引量:4 H指数:2 相关作者: 余初浪 陈剑平 严成其 程晔 王栩鸣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HPT-mCherry融合标签在水稻转基因筛选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HPT-mCherry融合标签加速转基因筛选过程。方法:构建HPT-mCherry融合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愈伤和植株。结果:HPT-mCherry融合标签可用于转基因愈伤的筛选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HPT与mCherry融合后互不影响,一方面可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愈伤,另一方面能通过观察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进行鉴定。结论:利用HPT-mCherry融合标签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并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 陈娟 周洁 严成其 王栩鸣 杨勇 余初浪 程晔 陈剑平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a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Rice Line derived from Oryza meyeriana L. <正>Y73,a progeny line of asymmetric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meyeriana L.and cult... YAN Cheng-Qi~(**) CHEN Li-Na YANG Yong CHENG Xiao-Yue CHENG Ye CHEN Jian-P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for Zhejiang Sustainable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文献传递 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增厚参与疣粒野生稻对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的抗性(英文) 被引量:2 2012年 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疣粒野生稻(Oryzae meyeriana)对Xoo具有高度抗性,但其抗性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抗病的疣粒野生稻和感病的水稻品种大粒香为材料,研究了Xoo侵染对叶片病斑、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系统活性和木质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Xoo生理小种导致的疣粒野生稻叶片病斑长度都明显短于大粒香叶片的病斑长度。Xoo病菌侵染显著破坏了大粒香的叶绿体结构,明显抑制了其光合活性,而疣粒野生稻中的变化要轻得多。通过电镜切片,发现疣粒野生稻叶片导管内存在大量的Xoo病菌,这表明Xoo能够侵染疣粒野生稻且能够在叶片内增殖。病菌的侵染诱导了疣粒野生稻木质部次生细胞壁的增厚,抑制了病菌通过导管纹孔向邻近细胞的进一步侵染,这种反应可能参与了疣粒野生稻对Xoo的抗性。 严成其 王栩鸣 余初浪 成晓越 程晔 陈剑平关键词:超微结构 疣粒野生稻 抗性机制 水稻病程相关基因OsPR1b启动子的表达特性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水稻病程相关基因OsPR1b的表达特性,以进一步了解其表达和调控机制。方法:利用PCR技术从水稻日本晴基因组中扩增OsPR1b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命名为OsPR1bp,并构建相应的OsPR1bp::GUS融合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对OsPR1b基因在植物激素、非生物因子和水稻白叶枯菌(Xoo)毒性菌株P10(PXO124)处理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OsPR1b在水稻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茎、根、愈伤和花器中的表达量较低;植物激素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激动素(KT)、脱落酸(ABA)及NaCl、PEG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OsPR1b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Me-JA、KT和NaCl的处理能提高其在根部的表达水平,但这些激素在诱导OsPR1b在叶片和根部的表达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单独接种Xoo毒性菌株P10 24 h对OsPR1b表达的影响不大,而MeJA与其共同处理后则可显著增强其在叶片中的表达。结论:作为一种防卫基因,OsPR1b在健康植株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容易受盐/干旱胁迫及Xoo病原菌的诱导,多种植物激素如JA、KT和ABA很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激活和介导了这种系统性的反应。 虞飞博 周洁 王栩鸣 杨勇 余初浪 程晔 严成其 陈剑平关键词:启动子 水稻 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QTL的定位与候选基因的筛选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高抗水稻白叶枯病,其抗病基因在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曾经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将疣粒野生稻高抗白叶枯病特性导入到了栽培稻中,获得了以栽培稻为遗传背景的高... 杨勇 王栩鸣 余初浪 陈利娜 周洁 程晔 严成其 陈剑平关键词: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