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2038)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跃军周庭华李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异质伦理被引量:1
- 2012年
- 借用罗伯特.杨的同异二元辩证观点,对照萨义德和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对他者的表现,可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思想中读出异质伦理的内核。斯皮瓦克通过奥维德《变形记》中的两个形象归纳出两种不同的伦理模式:以自我为中心的纳西斯模式和凸显他者绝对异质性的艾可模式。斯皮瓦克批评弗洛伊德等西方哲学家没有超越纳西斯模式,而她则在对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的解读中揭示出他者的绝对异质性。
- 张跃军周庭华
- 关键词:斯皮瓦克后殖民主义
- 毕晓普巴西主题旅行诗歌的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解读
- 2017年
- 毕晓普客居巴西期间创作的旅行主题诗歌预见了20世纪后期才逐渐明晰的审视旅行的多元视角。本文立足于巴西社会历史,运用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与内部殖民主义的理论观点,细读这些作品如何通过对于地理与宗教扩张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频繁指涉,批判了欧洲殖民者、美国新殖民者及巴西上层社会对巴西中下阶层的剥削,同时也对巴西中下层民众安于现状、无意间与殖民者和上层社会合谋加以同情的批判。毕晓普的名篇《克鲁索在英格兰》以对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的反讽,折射出疏离殖民主义、趋近后殖民主义的姿态。
- 张跃军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 论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批评被引量:4
- 2013年
- 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批评始终指向他者,依据其对不同他者的关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表现出反本质主义立场,通过分析欧洲经典诗作和小说中的雌雄同体和子宫嫉妒,解构男女二元对立原则;第二阶段通过对克里斯蒂娃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批判,指出她们在面对第三世界女性时的保守立场是与欧洲殖民思维的合谋;第三阶段在《属下能说话?》一文中讲述被西方殖民话语和印度男性话语双重遮蔽的属下女性的自杀真相,揭示异质伦理的开放性。
- 张跃军周庭华
- 关键词:斯皮瓦克女性主义他者
- 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1
- 2012年
- 生态批评是一个内容宽泛的网状或伞状理论体系,核心是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荒野描写是美国文学中一个极具美国性的命题,是生态批评中环境文学的重要书写形式,其宗旨是回归自然、歌咏自然,多表现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诉求与生态伦理观。随着环境危机的恶化,生态批评理论和研究视域也相应拓展,毒物描写进入生态文本与生态批评研究,生态文本从荒野主题延伸到对城市化景观、中毒问题、种族问题、性别问题等题材的关注。毒物描写从反面书写和揭露人为毒物造成的污染对自然与人的破坏,表达对城市环境与环境正义等的焦虑和反思。本文从荒野描写和毒物描写出发切入,梳理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描写及其生态意蕴,并借助于文本分析,说明毒物描写是荒野描写的修正与延伸。文章指出,未来的生态理论将以生态整体为中心,融社会性、政治性为一体,成为跨学科的后现代生态批评体系。
- 李玲张跃军
- 关键词:生态批评
- 回忆与方位·历史与现实·性别意识与身份认同——毕晓普《地理之三》的一种解读被引量:2
- 2013年
-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一生漂泊不定,其作品多透露出对于回忆与方位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洞察。本文聚焦于毕晓普最后一部诗集《地理之三》中的四首诗歌,探讨其如何透过时空距离呈现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观照。在她的笔下,回忆往昔旨在对抗记忆迷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身份困惑。她对地理的兴趣反映出一个旅人对于方位的好奇,其作品的观察视角随时空而变化,且以此转换经验;这一过程表现出诗人对于性别意识(甚至是性取向)和身份认知(包括自我认知)的表现,后者还体现为对于巴西下层民众的优越感。
- 张跃军
-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性别意识身份认同
- 毕晓普诗歌中同性情感的“中介性”研究
- 2017年
- 本文立足于德里达和西苏的"中介"理论,并参照拉康和美国女同性恋诗人里奇的观点,从毕晓普的《组诗四首》等作品入手,解读其对同性情感的表现。该类作品中主人公的性别常难以界定,但通过特定意象清晰有力地表达同性情爱,同时由于大量使用譬喻与象征,该表达又是抽象和艺术的,甚至是唯美的,表现了诗中人物的"中介"状态,并借此传达出诗人对于情感与伦理的形而上思考。
- 张跃军
-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中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