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90H指数:7
相关作者:吴兆亮胡滨赵静波陈新征刘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北省教委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D-核糖
  • 4篇发酵
  • 3篇诱变
  • 3篇补料
  • 3篇补料分批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2篇光度
  • 2篇发酵生产
  • 1篇氮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选育
  • 1篇致死
  • 1篇致死率
  • 1篇中底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株
  • 1篇生物量

机构

  • 11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1篇吴兆亮
  • 5篇胡滨
  • 4篇刘虎
  • 4篇赵静波
  • 3篇陈新征
  • 2篇荆迎军
  • 2篇张朝正
  • 2篇彭彦峰
  • 1篇王海鸥
  • 1篇李英杰
  • 1篇郝冬霞
  • 1篇刘本发
  • 1篇郭颀然
  • 1篇郑辉杰
  • 1篇贾秋英
  • 1篇王晖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天津化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料发酵生产D-核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补料时间、方式和补料液浓度变化(特别是补加氮源)对D-核糖发酵过程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补料工艺。按此工艺条件,发酵的时间为72 h,D-核糖的产量93.83 g/L,剩余葡萄糖浓度为4 g/L,转化率为0.284 3 g/g,生产强度为1.303 g/(L.h)。与不补料相比,D-核糖产量提高了95.9%。
胡滨刘虎吴兆亮王晖
关键词:D-核糖发酵补料分批发酵氮源
D-核糖生产菌的紫外诱变表征及工艺被引量:7
2005年
确定合适的诱变剂量是D-核糖生产菌紫外诱变育种的一个重要原则,用正突变率作为评价指标无法确定最适诱变剂量,为此提出新的评价指标——平均正突变幅度,给出了其定义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D-核糖生产菌的紫外诱变中,得到在15 W紫外灯和距离25 cm条件下不同照射时间的平均正突变幅度,并结合致死率曲线确定20 s为最佳紫外照射时间.
赵静波吴兆亮陈新征荆迎军刘虎
关键词:D-核糖紫外诱变
D-核糖发酵液中生长曲线的吸光测定及细胞浓度与吸光度函数关系被引量:7
2003年
以微生物发酵生产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D-核糖体系,深入研究细胞生长曲线(包括种子液和发酵液)的快速、准确和简易吸光度测定方法,确定细胞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工业化生产在线测量发酵体系中细胞浓度及微生物发酵生产D-核糖进行代谢调控提供基础.
胡滨彭彦峰吴兆亮
关键词:发酵吸光度
复合诱变法选育D-核糖生产菌株被引量:2
2006年
以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方法,对D-核糖生产菌株进行诱变。经过对不同诱变次数的诱变菌株进行稳定性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单一诱变后菌株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正突变,但这种突变并不稳定,易回落到初始水平:复合诱变得到的菌株稳定性高于单一诱变得到的菌株。复合诱变后,与出发菌株相比,诱变后菌株的D-核糖产量提高了6.2%。
刘虎胡滨吴兆亮
关键词:复合诱变D-核糖枯草芽孢杆菌
D-核糖发酵过程中底物抑制及补料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研究了初始葡萄糖浓度对D -核糖发酵的影响 ,证实了较高的葡萄糖浓度对D -核糖发酵的抑制作用 ,并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初始葡萄糖浓度为 1 0 0g·L-1 或 1 5 0g·L-1 。前者条件下D -核糖的转化率和生产强度均达最大 ,分别为 32 8g·kg-1 和0 .6 8g·L-1 ·h-1 ;后者条件下D -核糖的产量达最大值 39.4 8g·L-1 。针对底物抑制现象 ,研究了补料工艺对D -核糖发酵的影响 ,确定发酵 2 4h后补加 5 0g·L-1 的葡萄糖为较优的补料工艺 ,在此工艺条件下最终D -核糖产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 4 8.3%。
赵静波吴兆亮陈新征荆迎军
关键词:D-核糖葡萄糖补料分批培养
细胞生长测定方法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1年
准确、迅速和在线测量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细胞量是深入研究细胞代谢控制的基础 ,无论是对科学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简要阐述细胞生长不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和评价了细胞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细胞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郝冬霞刘本发吴兆亮
关键词:细胞生长生物量
化学诱变法选育D-核糖高产菌株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研究了以硫酸二乙酯(DES)为诱变剂,诱变生产D-核糖的转酮醇酶缺陷型枯草芽孢杆菌HG02,考察了不同诱变剂用量对菌体致死率及其生产能力的影响。得出了以DES诱变该菌株的致死率曲线及最佳的诱变条件:诱变剂用量0.8%,诱变时间15min。该诱变条件下对大量的突变株进行筛选,得到D-核糖高产菌HG03,其D核糖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81.69%。达到5.1g/100mL。
陈新征吴兆亮赵静波胡滨
关键词:硫酸二乙酯枯草芽孢杆菌诱变致死率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核糖浓度及其机理被引量:17
2002年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D 核糖的原理 ,研究了发酵液中D 核糖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规律。得出最佳的测定波长为 670nm、加热时间为 2 5min、氢离子浓度为 8mol/L、D 核糖浓度在 10~ 3 0mg/L范围内吸光度A与D 核糖浓度有线性关系 ,发酵液中的非葡萄糖成分的影响可忽略。葡萄糖对D 核糖的测定影响显著 ,通过实验得出其变化规律。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
彭彦峰吴兆亮李英杰
关键词:D-核糖分光光度法
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生产D-核糖的过程研究
<正> D-核糖是一种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五碳糖。目前D-核糖工业化生产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目前国内均采用分批发酵生产D-核糖,对D-核糖的补料分批发酵研究的很少,仅郭建锋等对D-核糖的补料发酵进行过初步研究,D-核糖产量增...
刘虎胡滨赵静波吴兆亮
文献传递
超滤膜过程去除D-核糖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发酵液中蛋白质的脱除在D-核糖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利用中空纤维膜采用两级超滤法去除杂蛋白,考察了膜表面特性的影响和影响蛋白质截留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5~6.5,乙醇体积分数为15%,蛋白质的截留率为90%.
贾秋英吴兆亮郑辉杰张朝正
关键词:超滤蛋白质D-核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