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X019)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增定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胡塞尔的笛卡尔主义辨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典型的笛卡尔主义,因为他采用了一种与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相似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将我们对世界之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回到一个绝对自明的开端和基础,即我思、纯粹意识或"先验自我",然后通过意识的意向性构造把世界本身变成了意识的"意向相关物"。但是本文力求指出,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同时包含了一种反笛卡尔主义的维度。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不只是意识的意向相关物,而且构成了意识的终极"视域",也就是说,恰恰是世界使得意识的意向性构造成为可能。从这种反笛卡尔主义的路径,胡塞尔后期发展出了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等重要思想。不过从总体上说,胡塞尔本人仍然试图站在笛卡尔主义的前提去包容和统一他的反笛卡尔主义维度,消除二者的潜在张力和冲突,尽管他的努力并不成功。
- 吴增定
- 关键词:现象学还原
- 明见性与主体性——试析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在张力被引量:2
- 2011年
- 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明见性",它意味着现象学不预设任何前提,力求回到"事情本身",或者说让事情自身显现。但在本文看来,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事情的自身显现与事情的向意识的显现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张力。为了消除这种张力,胡塞尔开启了现象学的先验转向,将事情的自身显现还原为事情向意识的显现,并且最终还原为意识的自身显现。这样一来,现象学的明见性原则就同主体性原则合二为一。不仅如此,胡塞尔后期还引入了发生现象学的维度,希望通过对内在时间意识的发生学描述,最终化解明见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但是,胡塞尔最终仍然没有能够成功地化解这种张力。
- 吴增定
- 关键词:胡塞尔明见性主体性现象学先验还原
- 现象学与“对世界的信任”——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世界无疑是现象学的一个核心论题,现象学试图克服自笛卡尔以来现代哲学中对世界的怀疑和不信任感。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对世界之存在的信念作为一种自然态度,贯穿了我们的一切行为意识。而在海德格尔那里,世界作为一个预先给予的境域,则是一切其他世界内存在者得以显现的前提。但这两位现象学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澄清世界的论题。胡塞尔通过先验还原将对世界之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并将世界本身看成是意识的意向相关物,而海德格尔则反过来认为,人作为此在原本就在世界之中存在,因此人对世界的朴素信任感也构成了他的原初存在方式。尽管如此,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没能真正克服现代哲学中世界之丧失的危机,重建人对世界的朴素信任。
- 吴增定
- 关键词: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