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1008-05)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阳生朱英国余涛支立峰彭茂民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利用改进的DDRT-PCR分离并鉴定水稻细胞缺铁胁迫相关cDNA克隆被引量:5
- 2005年
- 利用改进的差异显示PCR(DDRT-PCR)技术从水稻细胞中分离与缺铁胁迫相关的新基因。在分离到的8个差异片段中,通过Northern杂交验证,其中5个为阳性。在这5个阳性片段中有3个是受缺铁胁迫抑制,有2个受缺铁胁迫诱导表达。对这些阳性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有3个(IDR2,IDR3,IDR8)为新基因。其中IDR2、IDR8是2个未知基因,IDR3通过GenBank搜索可以找到一些与它同源的已知基因片段。
- 支立峰余涛彭茂民朱英国李阳生
- 关键词:缺铁胁迫水稻悬浮细胞
- 水稻新基因OsRwp34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毒害作用
- 2006年
- 在水稻高温诱导cDNA文库中克隆了一个新的水稻基因O sRwp34,同源性分析表明O sRwp34是一典型的孤儿基因。为了研究O sRwp34的功能,构建了O sRwp34的表达载体pET-28(a)OsRwp34,并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用IPTG诱导并定时从培养液中取样以检测OD600值和用平板记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发现在诱导30 m in后宿主菌开始大量死亡,表明O sRwp34的表达产物使宿主菌死亡。随后构建了1个N末端缺失15个氨基酸残基和2个C末端分别缺失12和47个氨基酸残基的O sRwp34缺失体,IPTG诱导后都没有出现毒性作用,推测N和C末端氨基酸残基的同时存在是OsRwp34的毒性作用所必须的。其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志军李辉朱英国李阳生
- 关键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