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28) 作品数:10 被引量:63 H指数:6 相关作者: 何晓炜 田琳 孙蓝 杨贝 蔡激浪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医药卫生 更多>>
4~5岁普通话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的筛检与诊断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4~5岁儿童语言发展现状,筛检并诊断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为特定型语言障碍的相关研究及其干预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应用台湾版《修订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采用家长报告和教师报告的方法对某幼儿园中班与大班共136名4~5岁儿童进行语言能力测查。结果①4~5岁学龄前儿童普通话语言能力无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②在此阶段,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出现显著提升;③幼儿园4~5岁学龄前儿童存在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的发生率约为4.41%,值得关注和重视;④教师报告方式对特定型语言障碍检测的灵敏度较高:标准化测验对特定型语言障碍检测的特异度较高。结论台湾版《修订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适用于大陆地区幼儿园4~5岁学龄前儿童;教师报告方式适用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筛检;标准化语言能力测试适用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诊断。 许瑾 刘小燕 吴德 何晓炜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普通话 筛检 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否定结构习得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主要研究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SLI)儿童对否定结构的习得。通过对三组儿童(特殊型语言障碍(SLI)组、正常儿童年龄匹配(TD-AM)组和正常儿童语言能力匹配(TD-Y)组)进行测试实验,发现SLI儿童在否定结构的产出与其他两组儿童有差异,他们在产出形容词否定结构上存在困难,尤其在含有完成体标记"了"的形容词否定结构中,不易产出否定结构。对此本文提出以下解释:含有完成体标记"了"的形容词否定结构更为复杂(至少多一个双分支结构),因此SLI儿童更难习得此类结构中的否定特征[NEG],从而导致他们更难产出这类否定结构。 何晓炜 戴慧琳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 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体标记“了”和“在”的产出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本研究考察汉语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诱发实验语境下汉语体标记"了"和"在"的产出情况。研究采用配对实验设计,36名3-6岁儿童分三组(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组、年龄对照组及平均句长对照组)参加诱发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与平均句长对照组儿童相比,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产出完成体标记"了"有困难,具体表现为体标记使用频率低,体标记产出缺失、体标记使用灵活性小;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组与平均句长对照组儿童就体标记"在"的产出不存在显著差异。 何晓炜 孙蓝 田琳关键词:语言习得 体标记 语言产出 特殊型语言障碍疑似儿童筛选初探 被引量:7 2014年 本文分析汉语普通话特殊型语言障碍(SLI)儿童的语言行为特点,尝试编制汉语普通话S L I疑似儿童筛选表。首先根据海内外已有的S L I研究和相关筛选量表编制筛选初表,用该初表筛选S L I疑似儿童,再用国际通用标准及量表工具对所筛选出的疑似儿童进行鉴定确认,通过对已确认的SLI儿童语言行为特点的个案研究,修改完善筛选初表。该表由六个语言指标、20个筛选因子组成。研究发现,该类疑似儿童的筛选因子往往呈多元组合模式,在对该类儿童不进行分类筛选的前提下,可通过3个共现单项筛选因子(词汇、语法、语义/语用)与1个综合因子(语言综合能力),快速筛选出该类疑似儿童。研究表明,SLI儿童有较明显的语言行为特征,可通过筛选表对该类儿童进行大面积、有效的筛选。 何晓炜 田琳 孙蓝汉语普通话特殊语言障碍儿童“把”字句习得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产出、理解和模仿方面都不如年龄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Age Matched Children,简称TDA),但与语言能力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YoungerChildren,简称TDY)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三类不同述补结构的"把"字句产出、理解以及模仿方面,SLI儿童表现最好的是带结果补语的"把"字句,其次是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然而SLA儿童整体上的表现都不如TDA儿童。(3)在"把"字句中施事和受事的产出和理解上,TDA儿童表现得最好,其次是TDY和SLI儿童。 曾涛 李慧 李珂 何晓炜关键词:汉语 儿童 习得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早期习得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使用自然观察法,收集一个儿童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旨在调查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过程,并尝试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汉语情态动词在儿童1;8-2;4岁期间逐渐开始习得,较早习得的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比较晚习得的情态动词高;认识情态不仅比动力情态和道义情态习得得晚,而且其使用频率也比较低;情态句的句法结构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汉语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既受制于情态动词自身的特性及看护者的语言输入,又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状况有关。 杨贝 董燕萍关键词:个案研究 最简方案下英汉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 被引量:20 2012年 现有的被动化分析法只能解释以受事为主语的中动结构的生成,而无法对非受事类(处所、工具)成分做主语的中动结构生成做出解释。本文基于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和增元结构假说,提出中动结构的句末修饰成分及中动语素在该结构的句法推导中发挥关键作用。句末修饰成分参与语法主语题元角色的允准;轻动词短语(vP)因包含中动语素而不构成语段,使相关名词性短语的格赋值及移位成为可能。本文为英汉受事类及非受事类中动结构的生成提供了统一的解释。 何晓炜 钟蓝梅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关系从句理解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国外多种语言的习得研究显示,特殊型语言障碍(简称SLI)儿童理解宾语关系从句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图片句子匹配实验的方式,测试了36名汉语儿童理解关系从句的情况。实验结果发现,汉语SLI儿童在理解关系从句时所面临的困难是主语关系从句,而非宾语关系从句。本文分析认为,尽管英语SLI儿童和汉语SLI儿童关系从句理解困难的类型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对边缘特征(EF)不敏感可能是造成相对近距(RM)效应的原因。本研究说明RM原则对句法结构的生成和理解具有普遍的约束作用。 何晓炜 喻浩朋关键词:语言习得 关系从句 奎因难题与儿童词汇习得理论 被引量:2 2011年 奎因于1960年提出了一个哲学难题,后人称之为指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词汇习得理论大体可以依据是否把奎因难题作为基本假设分门别类。制约理论和联想学习理论认同奎因难题,并提出了一些制约原则或者注意机制以引导词汇习得;社会-语用理论则认为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当中奎因难题根本不存在;浮现汇流模型吸取了上述三种理论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个动态的词汇习得模型。最后,文章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儿童词汇习得现象的解释力,并展望了未来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杨贝量词的特征分解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从跨语言的角度研究名词的计数问题。研究发现,可数名词与物质名词二分法未能反映事物属性的差异,不具有概念上的必要性,名词依赖量词实施计量原子语义操作来实现计数。量词的特征分解分析显示,汉语量词和英语复数词缀的不同特点实质上是量词语类数特征[±Num(ber)]与分类特征[±Cla(ssification)]的差异所致。对量词进行特征分解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语言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何晓炜 蔡激浪关键词:量词 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