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007-01-01-04)

作品数:5 被引量:9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黄宝龙王迪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中国沙棘
  • 4篇沙地
  • 4篇沙棘
  • 4篇毛乌素沙地
  • 2篇平茬
  • 2篇平茬更新
  • 2篇种群
  • 2篇无性系
  • 2篇萌蘖
  • 1篇植物
  • 1篇生理整合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适应性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种群生态
  • 1篇种群生态学

机构

  • 5篇西南林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根前
  • 4篇唐德瑞
  • 3篇赵一庆
  • 2篇黄宝龙
  • 1篇王迪海

传媒

  • 2篇沙棘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1
  • 2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平茬更新的萌蘖生长与再生能力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样地每木(丛)调查资料,分析了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的结构动态、生长调节规律和数量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平茬是对中国沙棘进行利用和更新复壮的有效途径,其4a、9a种群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未平茬同龄种群的1倍及4倍以上。尽管如此,平茬萌蘖种群最终将趋于衰退,它的再次更新复壮还必须依赖林窗出现或人工平茬。
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
关键词:中国沙棘分株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被引量:37
2001年
根据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中国沙棘无性系跟踪挖掘和测定 ,比较分析了无性系生长格局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分株的树干和叶片生长 ,萌蘖根分枝强度高但隔离者长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 ,这样有利于无性系对已占据生境的巩固和利用。在较低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隔离者和根系的生长 ,结果形成了较长的隔离者但萌蘖根的分枝强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从而促使无性系尽快超过不利的微生境斑块、提高分株生长于有利生境斑块的概率 。
李根前黄宝龙唐德瑞赵一庆王迪海
关键词:中国沙棘无性系生物量分配毛乌素沙地生态适应性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平茬更新的萌蘖生长与再生能力被引量:30
2000年
根据样地每木 (丛 )调查资料 ,分析了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的结构动态、生长调节规律和数量恢复能力。结果表明 ,平茬是对中国沙棘进行利用和更新复壮的有效途径 ,其4a、9a种群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未平茬同龄种群的 1倍及 4倍以上。尽管如此 ,平茬萌蘖种群最终将趋于衰退 ,它的再次更新复壮还必须依赖林窗出现或人工平茬。
李根前唐德瑞赵一庆
关键词:中国沙棘毛乌素沙地平茬更新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林缘扩散规律被引量:29
2001年
以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的林缘扩散规律及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中国沙棘通过无性系生长向林缘扩散形成"阶梯式"同龄斑块镶嵌体系,群落依靠该体系不断向前移动或者同龄斑块之间的交替更新来维持和恢复其稳定性。同时,林缘扩散种群具有密度大、生产力高等特征,但其生物量积累和自然稀疏过程与有性植物种群具有相同的规律。
李根前黄宝龙唐德瑞
关键词: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毛乌素沙地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0年
在回顾无性系植物种群动态遗传后果、生理整合作用以及无性系生长格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李根前
关键词:无性系植物种群结构生理整合种群生态学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