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03-033)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丛小青袁丹青袁寿其陆伟刚张兵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常州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空化性能多喷嘴射流离心泵的研制被引量:3
- 2008年
- 离心泵进口加装射流装置可以提高泵的空化性能。传统的单喷嘴射流装置由于结构尺寸的限制,喉管部分不能很长,使液流混合不充分,导致射流装置效率低,空化性能改善不理想。提出利用多喷嘴射流装置来提升被吸液体的能量,在短喉管情况下能量能均匀混合,提高了射流装置的传能效率,大幅度改善了离心泵的空化性能。简要介绍了多喷嘴射流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并对其做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与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装多喷嘴射流装置后离心泵进口压力增加1.53m。
- 袁丹青乌骏杨敏官丛小青陆伟刚
- 关键词:离心泵多喷嘴射流装置空化性能
- 无过载双流道排污泵性能预测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在进行无过载双流道排污泵设计时,利用公式预测的性能和试验结果有较大误差。对此,通过流动分析指出,普通离心泵相对液流角与叶片出口安放角相差不大,而在双流道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中,相对液流角与叶片出口安放角相差较大,因此,用叶片出口安放角进行性能预测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双流道泵无过载性能预测的计算方法:!2应取叶片背面出口安放角;计算叶片排挤系数时,叶片厚度应取内流道出口处叶片厚度。试验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大大提高性能预测的准确性,预估最大轴功率值及其位置较普通计算方法误差大幅度减小。
- 丛小青袁寿其袁丹青陆伟刚
- 关键词:排污泵无过载
-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性能预测被引量:12
- 2006年
- 采用改进神经网络(贝叶斯正则化算法)对IB型单级离心泵水力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预测,通过工程实践中得到的100组离心泵最优几何尺寸来训练网络,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需生产的水泵进行工况预测。结果显示,用改进神经网络来预测单级离心泵的性能,预测误差不超过6%。
- 丛小青袁寿其袁丹青张兵
- 关键词:离心泵BP神经网络
-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针对采用传统经验公式分析计算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存在计算过程相当复杂、繁琐,误差较大的问题.在分析齿轮受力情况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接触强度进行计算,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的接触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证实了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轮的设计、选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袁丹青康仕彬丛小青刘梦仙
- 关键词: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齿面接触强度有限元分析惩罚函数法
- 污水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9
- 2005年
- 研究固液两相流体在离心泵内的运动规律、完善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一直是设计人员十分重视的课题。针对污水泵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污水泵理论研究、内特性研究、外特性研究、水力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污水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加强泵内外特性研究、探求流动机理、开发适合水泵设计的专业化软件用于泵产品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将是泵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 丛小青袁寿其袁丹青陆伟刚
- 关键词:污水泵两相流
- 双流道叶轮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双流道叶轮设计采用变宽流道设计法,容易造成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设计点效率偏低,因此需要对流道面积进行控制。对现有文献中双流道叶轮设计方法进行了补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流道面积、流道中线分点以及平面流道中线的确定方法,为双流道叶轮设计提供了参考。
- 袁丹青丛小青
- 关键词:叶轮设计方法
- 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双流道叶轮流道设计被引量:2
- 2007年
- 对双流道叶轮流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双流道叶轮流道设计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一种新型流道中线的曲线方程,该曲线由部分渐开线和部分椭圆组成。分析了采用Pro/Engineer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三维建模的方法,发现直接的建模方法不易于实现,流道建模工作也比较难以进行。为此提出了采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流道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了Pro/Engineer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的菜单设计技术、UI对话框技术及基于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着重研究了使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设计的一般流程,并给出了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方法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参数化设计的具体实例。
- 司辉丛小青王霄
- 关键词:双流道叶轮参数化设计PRO/ENGINEERPRO/TOOLKIT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