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AA090012)
-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5
- 相关作者:于述胜包丹丹王俊明张良才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学-教”之道以感应(通)为根本机制--儒家教育观的义理阐释被引量:13
- 2014年
- "学—教"反义共字和以学论教,为中国古代、特别是儒家教育观之重要特点。此种现象,很可能与先圣先哲以"感应(通)"言世界变化的根本机制有关。从中国文字诠释学角度观之,"学—教"之字无论在构型还是意义赋予上,皆与《易》学所呈现的思想世界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以"学—教"为"爻",乃取六爻交错之象,而寓人与天地精神交感互通之意,进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之交感互通。以"学—教"为"效",意味着"学"对于"教"之感应,乃下之于上、后之于先的回应与顺成。"觉—效"互训,则意味着所谓"法效",并非要使"学"者成为对象化的"教"者,而是要使"学"者在对于"教"的积极回应中成其所是,进入自己的生命、生活节奏。"学"与"教"为一体两面之事,乃阴阳对生迭运之易道的具体呈现。反义共字即原于此,非"辩证思维"之说所能尽之。至于以学论教,盖因儒者之学与教乃所以成就和传达生命之意义者。意义之成就与传达,必展开于日用常行、物我感应(通)之中,而以修身为本:身修始能教,身修即能教,外在的教言、教令必基于修身始能发挥其教化效能。说到底,以学论教凸显着修身乃意义传达之根的深邃思想。近世以降反其道而行之,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意义之学为知识之学所笼罩,而现代的公民道德教育亦因其功利化、公理化、知识化而迷失了修身之本。
- 于述胜
- 陶愚川先生的教育史研究之路
- 2011年
- 陶愚川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为了实现写一部新的中国教育史的愿望于1950年毅然诀别父兄、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而由香港回国,先后在泰安转干速成中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余年。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孤僻的个性,使其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屡次成为被批斗的典型,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也造成了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交谈的习性,成了一名"怪教授"。他一生坎坷异常,孤身一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他先后写出了十部共四百余万字的教育史书稿,但只有《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三卷本)得以出版面世,以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见解精辟、方法创新而深受教育史学界的称赞。
- 张良才
-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
- 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被引量:5
- 2013年
- 儒者之"学"的第一要义,就是"修身"。所谓"修身",不能被狭隘化为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而是"仁—生"意义的开显、拓展和深化过程。它以"天—人"、"物—我"、"身—心"一体而相通为前提,在物我感通、身心相守中成就"诚发于中而形于外"的饱满人格。经籍性知识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们既是"仁—生"之境的表达者,也是"仁—生"之境的兴发者。作为实用技能之"艺"的学习,只有"依于仁",方能兴起于亲亲之家;"艺"而能"游",则让"仁—生"之境步入艺术化境地。"意义—兴发"的教育之学,可能成为我们超越"目的—手段"的先行割裂,重新领取传统思想资源和文化智慧的重要途径。
- 于述胜包丹丹
- 关键词:修身学艺
- 真直实干的教育学家——陈信泰教授访问记被引量:1
- 2011年
- 陈信泰教授(1927-)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届教育研究班的学员,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学院(大学),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一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学者学术和人生的一个缩影。他真直实干,善于在守成中创新;他爱校如家,视学生如子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学者。他鲜明的个性和学术风格,以及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经验,仍是当今中国教育学界有关人士关注和议论的话题。
- 于述胜王俊明
- 关键词:教育学家教育口述史
- 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教育史研究——以孔子之“学”的阐释为例被引量:7
- 2012年
- 教育史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育史研究应该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在"入境"、"构境"和"引人入境"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对孔子之"学"的阐释上,如果超越"规律—原则—方法"这一技术化进路,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之,我们将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具有根本意义的"学",并非服于任何外在目的、对象化、工具性的知识活动,而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的生命和生活历程,其间充满了精神张力和乐感韵律。学与不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进入此境;而教,不过是通过在境中言并引人入境,有效介入学者的精神世界,让学者进入居间引发、欲罢不能的状态。"入境"意味着进入时间(历史的时间而非物理的时间),感受并顺应"生命—生活"的节拍,在自我兴发中不断超越既成状态。这其实也是"学习"和"教育"的本义。
- 于述胜
- 关键词:孔子历史文化语境
- “意义一感通”之学以情意为本——以《礼记·大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被引量:11
- 2014年
- 儒者之学乃"意义—感通"之学,它以生成和丰富人的意义世界为旨归,以物我感通为根本机制。此学非以知识为本,而以情意为本。《礼记·大学》作为先秦儒家教育观的系统表达,集中体现了以情意为本之理念。所谓"止于至善",说到底即依止于亲亲之家。"八条目"让情意贯穿始终,可以"亲亲为意义生成之根""修身为意义传达之根"二语括之。以情意为本昭示着:意义、价值之理乃"情理"而非"物理","情理"需因情以见理、通情以达理,有情斯有理而无情必无理。此理亦可推之于学术研究者的文化认同。
- 于述胜
- 关键词:情意情理
- 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4
- 2012年
- 把历史意识等同于"过去意识"以至于"历史知识",是一种常识化误读。实际上,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的当下自我意识,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共时态的功能性联系呈现其中。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在内的历史知识,是学术研究者超越狭隘的个体时空、成为人类自我意识自觉承担者的知识条件,它们只有现身为研究者观看、思考、领悟和体验的精神活动方式,才能转化为历史意识。问题意识体现了历史意识的超越性质,人文意识则是历史意识的"价值—精神"向度。
- 于述胜
- 关键词:历史意识历史知识学科逻辑人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