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84182)
-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2
- 相关作者:钟敬祥邵东平朱春玲张伟刘斐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sA微粒体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 A(cyclosporin A,Cs A)微粒体对兔高危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乙交酯 -丙交酯 (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 GA )为载体 ,用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 Cs A的 PLG A微粒体 ;观察分别应用 Cs A微粒体或 Cs A溶液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天数、排斥率及应用不同制剂过程中兔眼的药物反应性。结果 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及排斥率在 Cs A微粒体组分别为 86.3 0 d± 9.50 d和 2 0 % ,在 Cs A溶液组分别为 71.10 d± 2 5.50 d和 4 0 % ,2组比较植片平均存活天数有显著性差异 (P<0 .1) ,而植片排斥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1) ;Cs A微粒体对兔眼的药物刺激性小。结论 结膜下注射 Cs A微粒体能够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景的缓释制剂。
- 张伟钟敬祥邵东平赵松滨施月欢
- 关键词:环孢霉素A微粒体角膜移植
- 不同位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颞侧和上方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表面形态的不同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4例54眼,将患者随机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检查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A组SIA分别为(0.70±0.34)D、(0.64±0.29)D、(0.60±0.27)D、(0.55±0.26)D,B组分别为(1.18±0.48)D、(1.05±0.42)D、(0.88±0.38)D、(0.77±0.35)D。术后1d,A组SIA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SIA逐渐有减小趋势,但A组SIA仍小于B组,术后3个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组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SAI、SRI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I、SRI仍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各相应时间点SAI、SRI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操作方便,术后SIA、SAI、SRI均小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
- 邵东平钟敬祥刘斐杨晓然朱春玲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切口角膜地形图
- 超声乳化术角膜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 ,颞侧和上方、斜行和隧道 3.2mm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 6 5例 81眼。按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组 (A组 )、11:0 0钟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组 (B组 )和 11:0 0钟位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组 (C组 ) 3组。在术前 1d ,术后 1d、1周、1和 3月进行视力、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A、B、C 3组术前散光分别为 (0 .5 1± 0 .2 7)D、(0 .5 2± 0 .31)D、(0 .5 0± 0 .2 7)D。术后 1d、1周、1、3月 ,A组的散光分别为 (0 .74± 0 .31)D、(0 .6 9± 0 .2 9)D、(0 .6 1±0 2 7)D、(0 .5 4± 0 .2 6 )D ;B组分别为 (1.11± 0 .33)D、(1.0 2±0 .30 )D、(0 .89± 0 .31)D、(0 .78± 0 .2 8)D ;C组分别为(1 0 9± 0 .2 7)D、(1.0 1± 0 .2 7)D、(0 .86± 0 .2 9)D、(0 79±0 2 5 )D。术后各阶段散光均高于术前。A组的散光小于B、C 2组 (P <0 .0 5 ) ,B、C 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 ,术后第 1天各组散光最大 ,以后渐减小。术后 1d、1周、1、3月 ,A组的SIA分别为 (0 .6 9± 0 .5 1)D、(0 .6 4± 0 .4 0 )D、(0 .6 5±0 38)D、(0 .5 9± 0 .33)D ;B组分别为 (1.19± 0 .74 )D、(1.0 8±0 .6 0 )D、(0 .87± 0 .4 9)D、(0 .77± 0 .4 0 )D ;
- 钟敬祥邵东平刘斐朱春玲杨晓然李敏超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切口
- 结膜下注射环孢霉素A微粒体的药物反应性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 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反应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 6只 ,左眼为实验组 ,右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 15 g· L- 1的 Cs A微粒体 ,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相同浓度的 Cs A溶液 ,每次 0 .2 m L,每 5 d1次 ,维持 30 d。用药结束后分别于 1、2、3月时各取 2只白兔处死 ,剪取注射部位的结膜及巩膜 ,立即用 AF固定液固定48h,然后脱水、包埋、切片和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注射部位的结膜和巩膜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包裹和坏死等情况。结果 注射 Cs A溶液后兔眼结膜水肿非常严重 ,注射 1次后 ,充血水肿需 3d才会消退 ;而实验组结膜充血水肿 2 d即消退。 Cs A微粒体组切片显示用药结束后第 1月仅结膜有少的炎症反应 ,第 2月后结膜已恢复正常 ;Cs A溶液组用药后第 1月炎症反应较显著 ,巩膜也有较少的炎症反应。第 3月时可观察到结膜和巩膜有纤维化形成。结论 Cs A微粒体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药物刺激性较小 。
- 邵东平钟敬祥张伟吴春云
- 关键词:药物反应性环孢霉素A微粒体结膜下注射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