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602)
-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军辉张金凤张守攻张建国赵曦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梓树属花粉生活力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梓树属楸树组3种楸树花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基法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培养基条件下最佳的培养时间.结果表明,3个种花粉的最佳离体萌发条件一致.培养基中含有20%的蔗糖、0.005%的硼酸时较适合3种楸树花粉萌发,楸树、灰楸和滇楸萌发率分别为28.34%、12.24%和60.22%;3个种的花粉最佳培养时间均为6h;不同重复数之间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以3个重复为宜.花粉种内单株之间萌发率差异显著,且滇楸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楸树和灰楸.
- 贾继文王军辉张金凤张守攻张建国赵鲲
- 关键词:花粉生活力萌发率
-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 赵曦阳王军辉张金凤张守攻张建国马建伟
- 关键词:梓树属种子表型发芽特性
- 楸树苗干沙床催芽技术与萌芽能力分析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对楸树29个无性系、15个家系的苗干,在特制的温床上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楸树的不同无性系和不同家系,其萌芽力不同。无性系中大叶金丝萌芽能力最高,萌芽数5.21个/m,家系中27号萌芽力最高,萌芽数3.71个/m。楸树的萌芽力与温、湿度及催芽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也与苗干的粗度有关,较粗的苗干萌芽力较高。
- 董菊兰李平英王军辉师春鹃韩云花张惠军贠慧玲
- 杂种鹅掌楸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游离Ca^(2+)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低温装载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杂种鹅掌楸花粉发育不同阶段细胞内游离Ca2+的分布,以其相对荧光强度的强弱来衡量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在初生造孢细胞中Ca2+荧光较弱,次生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时期Ca2+荧光增强。早期四分体小孢子细胞质中Ca2+荧光强度较强,胼胝质壁无荧光;后期细胞质中的Ca2+荧光减弱,而胼胝质壁处Ca2+荧光增强。小孢子内Ca2+分布不均匀,细胞质中的Ca2+荧光较弱,细胞壁处Ca2+荧光较强,二细胞花粉时期,细胞呈现较强的Ca2+荧光。在花药壁组织内Ca2+分布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造孢组织时期,花药壁组织Ca2+荧光强度在不同壁层组织中分布均匀;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药壁中层细胞Ca2+荧光最强,绒毡层细胞次之;单核小孢子时期,绒毡层细胞呈解体状态,Ca2+荧光最强,并保持到二核花粉时期直至绒毡层完全消失,但此时花药纤维层发育形成,表现出较强的Ca2+荧光。花药组织中Ca2+分布动态显示出Ca2+由外而内流动的迹象,而且细胞内游离Ca2+分布特征与花粉发育过程的重要转变环节密切相关。
- 尹增芳宁代锋李玉春席梦利施季森
- 关键词:杂种鹅掌楸花粉发育游离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