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106)

作品数:69 被引量:397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孟臣杨春燕闫龙赵团结胡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1篇大豆
  • 14篇QTL
  • 11篇基因
  • 10篇QTL定位
  • 8篇蛋白质
  • 8篇大豆品种
  • 7篇蛋白质含量
  • 7篇籽粒
  • 6篇抗病
  • 6篇
  • 5篇种质
  • 5篇QTL分析
  • 4篇选育
  • 4篇野生
  • 4篇野生大豆
  • 4篇生大豆
  • 4篇抗性
  • 4篇分子
  • 4篇分子标记
  • 4篇高产

机构

  • 18篇河北省农林科...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吉林省农业科...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8篇黑龙江省农垦...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北京农学院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国家大豆工程...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7篇张孟臣
  • 13篇杨春燕
  • 11篇闫龙
  • 9篇赵团结
  • 8篇王曙明
  • 8篇胡国华
  • 7篇杨存义
  • 7篇刘春燕
  • 7篇王跃强
  • 6篇陈庆山
  • 6篇刘兵强
  • 6篇孟凡凡
  • 6篇蒋洪蔚
  • 6篇韩雪
  • 5篇孔杰杰
  • 5篇郑宇宏
  • 5篇邱红梅
  • 5篇高淑芹
  • 5篇赵双进
  • 5篇邸锐

传媒

  • 16篇大豆科学
  • 10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3篇大豆科技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遗传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25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酶基因发掘被引量:1
2014年
大豆(Glycine max)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的酶基因是含硫氨基酸组分的重要调控基因,发掘相关酶基因对高含硫氨基酸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大豆物理与遗传整合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将113个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及33个控制含硫氨基酸含量的QTL整合到遗传图谱Consensus Map 4.0上,依据酶基因位点与QTL的一致性以及QTL的效应值,初步筛选到16个与含硫氨基酸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拷贝数、SNP、表达谱等分析,鉴定到12个相关酶基因,分别位于D1a、M、A2、K和G等8个连锁群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所在QTL可解释含硫氨基酸遗传变异的6.0%~38.5%,其中9个基因的间接效应值超过10%. 12个相关酶基因参与含硫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且多在子叶、花中高丰度表达,存在丰富的SNP.这些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标记开发,将为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邱红梅郝文媛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洋王跃强王曙明
关键词:大豆含硫氨基酸酶基因生物信息学
抗病高油大豆绥农3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4年
绥农3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抗病高油大豆新品种,于2012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抗病高油,生育日数120d左右,活动积温2450℃左右。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及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张维耀付亚书姜成喜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陈育新王金星姜世波吕德昌李鹤鹏
关键词:高油大豆抗病栽培
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不同HrpZ蛋白差异区域功能研究
2016年
[目的]丁香假单胞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A1和S1菌株编码产生的Hrp Z蛋白差异序列主要集中在C端的3个区域,并且这2个蛋白诱导非寄主HR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探究Hrp Z蛋白这3个差异区域在烟草上诱导HR(hypersensitive response)和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PCR及重叠PCR方法将这2个hrp Z基因的3个差异区域分别进行互换,构建了相应的重组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得到了6个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均在41×103左右。并检测了其诱导HR活性、诱导植物抗病性。[结果]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Hrp ZS(S2→A2)和Hrp ZA(A3→S3)诱导HR的能力相比亲本都有所增强,6个重组蛋白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都明显强于亲本,其中,Hrp ZA(A3→S3)和Hrp ZS(S3→A3)的活性最强。[结论]此试验表明Hrp Z蛋白的这些差异区域(第7、8、9个α-螺旋)是过敏反应能力的主要调控区域,同时C-端第8、9个α-螺旋区域与诱导植物抗病性也显著相关。本研究为改造Hrp Z类harpin蛋白激发子,提高其诱导抗性及功能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阳伍辉军张宏月赵小珍高学文
关键词:HRPZ过敏性反应诱导抗病性
华南地区11个春播大豆品种抗镉性的差异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迫切要求农作物品种具有抗污染和低积累的特性.本研究对华南地区主栽春播大豆品种的重金属抗性做评价,为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华南地区11个春大豆品种镉(Cd)抗性的差异.【结果和结论】以根、茎叶和籽粒的相对干质量为指标进行聚类,桂春8号、华春1号属于Cd耐性品种,泉豆7号、福豆234、华春2号和本地2号属于Cd敏感性品种.华南地区春大豆的Cd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抗性品种可在重金属污染地区种植.
赵云云钟彩霞方小龙黄益安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关键词:春播大豆抗性品种
大豆叶突变体abl-CT的发掘与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从300 Gy60Co辐照处理的大豆品种南农CT-2后代筛选出1个叶异常突变体abl-CT。abl-CT在V3~V4期后新生叶片出现严重皱缩,叶缘卷曲,表现类似病毒感染症状。与正常植株相比,abl-CT出现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变厚,叶脉突起度显著变小,其中abl-CT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明显,皱叶特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通过连续自交,已获得该突变的近等基因系,为揭示大豆对病原特别是病毒的反应机制、提高大豆抗病性研究与育种利用奠定了材料基础。
聂智星代金英吉家正陈薇赵团结
关键词:大豆诱变
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超亲分离的遗传解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K3N为试验材料进行5个环境的田间试验,进一步利用含1 733个bin标记的遗传图谱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该群体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超亲分离,单个环境最高值达51.23%,家系间、环境间以及环境与家系互作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0个染色体上定位到11个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其中qProt-11-1和qProt-12-1未见前人报道。增效等位变异来自母本和父本的分别有4个和7个,其通过杂交重组累加可能导致家系蛋白质含量出现超亲现象。
曹永策杨春燕赵团结张孟臣
关键词:夏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
不同来源大豆材料对SMV株系SC3和SC7的抗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对39份野生大豆材料、150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引种的栽培大豆材料和49份国内参加联合鉴定试验的优异种质材料接种黄淮海主要SMV流行株系SC3和SC7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9份优异种质对SC3和SC7整体抗性表现优于引种材料,优于野生大豆材料,中抗及以上品种居多,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无症状的材料分别为7和12份,分别占14.3%和24.5%,筛选出晋豆28、晋遗30、文丰1号和早熟17对两个株系均表现无症状;同时筛选出对两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材料4份。在野生大豆材料中仅筛选出1份对SC7株系表现高抗的材料ZYD02740;从引种大豆材料中分别筛选出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无症状的材料8和18份,其中PI555396、PI591506、PI633970和R07-2001对SC3和SC7均表现无症状,同时还筛选出7份表现较好的抗扩展的材料。
侯文焕杨永庆林静张孟臣智海剑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野生大豆
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叫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通过高通量重技术获得变异信息,明确SNP,并在SNP富集区内开发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DNA混池间发现329992个SNP位点,表明混池间的遗传背景已经非常相似,但未发现明显SNP富集区,表明可能存在较多假阳性位点;进一步对高质量(Quality〉100)的SNP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并去除杂合SNP位点,最终获得3371个可信位点。其中,位于13号染色上的SNP变异有700个(占比20.77%),并在20-30 Mb的物理区间形成一个最大的SNP富集区,推测调控花色的叼位点可能位于此区间内。利用该区间内SNP信息开发出dCAPS-1.dCAPS-2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叼位点紧密连锁(W1-(0.4 cM)-dCAPS-1-(2.3 cM)-dCAPS-2),表明叼位点位于SNP富集区内。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世代株行的分离群体混池,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遗传位点,且开发的dCAPS标记可以有效剔除不状,从而加速遗传育种程。
林静林静赵青松张孟臣杨春燕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分子标记开发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被引量:49
2014年
以提高C3作物大豆光能利用率实现培育超高产大豆新品种的目标为主线,以能量论观点推算大豆产量界限,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生物量、表观收获指数、生育期、花荚脱落性状、超高产理想株型育种及高光效育种等方面叙述了与超高产大豆育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豆是继有性杂交育种之后,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产量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超高产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是大豆超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同时对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杜维广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超高产育种育种策略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与IF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异黄酮合酶基因(isoflavone synthase,IFS)是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基因之一,能够在转录水平对异黄酮的生物合成进行调控。为研究大豆籽粒中IFS基因与大豆异黄酮合成的关系,本研究选择8个不同地理来源的大豆品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4种主要组分含量(染料木素,大豆甙元,染料木甙和大豆甙),并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了IFS1基因(IFS基因的同源基因之一)在大豆籽粒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4种主要组分含量在不同品种中差异较大,在所测试的品种中,中品03-5368和中豆27籽粒的总异黄酮含量较高,分别达到1 873.136μg/g、1 526.203μg/g,兴县灰皮支和Wiliams82总异黄酮含量较低,分别为1 258.591μg/g和1 255.300μg/g;大豆籽粒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与籽粒中IF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5 5,P<0.000 1),大豆异黄酮4种主要成分中的染料木素和大豆甙与IF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成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IFS1基因作为苯丙氨酸合成路径中进入异黄酮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在异黄酮化合物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不仅可以为明确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中IFS基因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高异黄酮生物合成和大豆品质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练云魏荷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金社卢为国
关键词:大豆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