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921079D)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忠刚樊娟李爱军孙传玮李索林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经肛门与常规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60例区组随机法分为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组(A组)30例与常规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组(B组)30例,连续监测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术前(T_0)及术后4(T_1)、8(T_2)、12(T_3)、24h(T_4)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FLACC镇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早期并发症情况,评定术后排便功能。结果A组患儿手术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盆腔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尿潴留等早期并发症。B组患儿T_1、T_2、T_3、T_4时点MAP、HR和镇痛评分均高于T_0,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术式相比各时段排便功能均无明显差异,排便功能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手术3个月后各组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辅助HD根治术比较,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HD根治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应激反应小,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儿的创伤和痛苦,患儿术后康复快、家属满意度高。
- 李爱军樊娟张建辉杨忠刚李索林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腹腔镜肛门拖出术
- 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经肛门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断,结肠、直肠一期吻合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常见型巨结肠症患儿8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1、3、6、12个月观察并发症及例数。结果:全组患儿手术获得成功,24h内开始恢复肠功能,未出现早期并发症。1个月内随访62例患儿有腹泻(大于3次),3个月内仍有21例患儿排便次数较多;5例患儿1个月内出现污粪,3个月时随访1例仍有污粪;3例患儿1个月内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患儿3个月时仍有狭窄,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小肠结肠炎、粘连性肠梗阻、便秘、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巨结肠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适用于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治疗。
- 李爱军樊娟孙传玮杨忠刚
-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肛管婴幼儿
- 不同通气下静脉联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的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喉罩和面罩通气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的临床效果,为小儿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60例,分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组(A组)、喉罩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组(B组)和面罩吸氧下氯胺酮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组(C组)。观察3组患儿诱导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2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B组各时点MAP、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毕时MAP、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MAP、HR较诱导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各时点SpO2均为100%,苏醒时间较A、C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无不良反应。结论喉罩通气下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对循环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较气管内全麻和传统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更优,可以安全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的麻醉。
- 李爱军樊娟孙传玮杨忠刚
- 关键词:喉罩骶管麻醉先天性巨结肠症
- 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的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的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作者采用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60例,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30例(A 组)与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30例(B 组)。连续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及术后4 h(T2)、8 h(T3)、12 h(T4)、24 h(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术后排便功能评定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B 组术后各时点 MAP、HR 和疼痛评分均高于 A 组,且高于术前;A 组手术时间(128±22)min,B组手术时间(105±2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中出血量(23±14)mL,B 组(45±1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恢复饮食时间(23±9)h,B 组(22±8)h,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住院时间(8±3)d,B 组(8±2)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盆腔出血、尿潴留等早期并发症。两种术式患儿在各时段排便功能均无明显差异,排便功能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结论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 HD 根治术与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 HD 根治术相比,手术创伤轻,应激反应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
- 李爱军樊娟杨忠刚雷杰李索林
- 关键词:HIRSCHSPRUNG腹腔镜外科手术肛门
- 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与Ikeda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TEPT)与Ikeda术式治疗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围手术期循环变化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随机分为经TEPT组和Ikeda手术组,每组50例。记录2组患儿术前和术后4h、8h、12h、24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TEPT术后HR低于Ikeda手术组、且术后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结论 TEPT治疗婴幼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优于Ikeda手术。
- 李爱军樊娟孙传玮杨忠刚李索林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肛门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