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1AA10A208)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树林郭龙军刘长明危艳武吴洪丽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猪繁殖
  • 3篇猪繁殖与呼吸...
  • 3篇呼吸综合征
  • 3篇繁殖
  • 3篇繁殖与呼吸综...
  • 2篇猪繁殖与呼吸...
  • 2篇呼吸综合征病...
  • 2篇繁殖与呼吸综...
  • 2篇PRRSV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动力学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比较
  • 1篇短发夹RNA
  • 1篇疫病
  • 1篇疫苗
  • 1篇圆环病毒

机构

  • 4篇武汉中博生物...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吴洪丽
  • 2篇危艳武
  • 2篇陈树林
  • 2篇刘长明
  • 2篇郭龙军
  • 1篇付玉洁
  • 1篇沈荣显
  • 1篇李飞虎
  • 1篇孟霞
  • 1篇鲁秦安
  • 1篇黄立平
  • 1篇范培虎
  • 1篇张文华
  • 1篇唐彩琰
  • 1篇唐青海
  • 1篇张飞雁
  • 1篇王战红

传媒

  • 4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IPMA和IFA试验进行杂交瘤筛选,共获得2株能分泌针对PRRSV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D10和4H11,3D10亚类为IgG1,4H11亚类为IgG2b,单抗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均达到1.0×10^7,染色体数目介于90~110之间。2株单抗与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均无交叉反应,IPMA和IFA结果显示单抗均能与接种于猴肾细胞(Marc145)的PRRSV发生特异性反应,证实抗PRRSV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PRRSV抗原表位分析及相关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李建廖园园朱微曹娟秦伟漆世华谢红玲杨雷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敏感性
共表达PRRSV GP5和N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杆状病毒双表达系统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N蛋白和GP5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N-GP5,对重组病毒进行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析以及动物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杆状病毒中表达了重组N和GP5蛋白,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鼠后产生了抗PRRSV GP5蛋白和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本试验成功构建共表达PRRSV N蛋白和GP5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下一步应用该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杨雷漆世华温文生李玉萍王焕君谢红玲
关键词:共表达N蛋白GP5蛋白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R株不同代次水平的毒力比较试验
2012年
为了阐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BR毒株在体外传代过程中发生的毒力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第5、10和125代PRRSV-HBR株病毒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低代次(第5和第10代)病毒接种组可复制出以"高热综合征"为特点的症候群,第5代毒株感染组死亡率达40%(2/5),第10代感染组症状明显减轻且无死亡,第125代毒株感染组基本无临床症状。这3个代次的毒株感染组于感染后第3天检测病毒血症呈阳性,第7~14天到达高峰,第125代于第21天消失,较第5和10代毒株提前1周。病毒感染后抗原主要分布于脾、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第5和10代毒株感染组脏器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第125代毒株感染组仅见轻微病理损伤。对3个代次毒株的ORF5、ORF6和ORF7测序显示,仅在ORF5出现了3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即第29位:第5、第10代的缬氨酸到了第125代变为丙氨酸;第32位:第5、第125代的丝氨酸到了第10代变为甘氨酸;第196位:第5、第10代的谷氨酰胺到了第125代变为精氨酸。研究表明,低代次毒株能够完全复制出典型的"猪高热综合征",而高代次毒株无明显临床症状,证明该毒株经细胞传代后毒力下降。高代次毒株感染动物仍能够引起毒血症和持续感染的结果表明,高代次毒株仍具一定毒力,作为疫苗种毒需要进一步毒力弱化。
危艳武范培虎郭龙军吴洪丽刘长明沈荣显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力比较
RNAi基因沉默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RNA干扰(RNAi)是一种由小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在RNAi发挥基因沉默效能的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的沉默效率和沉默时间。论文从siRNA类型的选择、siRNA的递送和细胞内的RNAi途径3个方面对RNAi途径中各个影响其效能发挥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做一综述,同时对描述RNAi基因沉默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孟霞鲁秦安唐彩琰陈树林张文华
关键词:RNA干扰短发夹RNA基因沉默数学模型
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VP1中和表位的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为构建以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载体,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中和表位的重组病毒,将FMDV-VP1蛋白中和抗原表位(第141~160位氨基酸)插入PCV2-ORF2编码的Cap蛋白C-末端,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拯救出1株表达FMDV-VP1的中和抗原表位PCV2重组毒株(命名为recPCV2-CL-VP1);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捕获ELISA和免疫电镜技术鉴定该重组病毒。结果表明,在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中检出PCV2特异性抗原及VP1表位抗原;重组病毒的形态学特征与亲本病毒相似,可采用PCR和ELISA法相鉴别;拯救毒株的繁殖能力较亲本毒差,经细胞连续传10代,体外培养增殖性能稳定。证实成功构建了1株表达FMDV-VP1中和抗原表位的PCV2重组病毒,为进一步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张飞雁唐青海黄立平危艳武吴洪丽郭龙军付玉洁刘长明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和表位重组病毒
洋县2009年-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
2011年
对2009年-2010年陕西洋县收集到的全部狂犬病个例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对比分析了发病的主要原因和规律,探讨了针对该病的防控措施,提出了有效遏制疫情发生、蔓延的应对策略,为今后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积累了经验。
陈茂林李飞虎刘鹏刘应德王战红陈树林
关键词:狂犬病
微载体灌注培养Marc-145细胞制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被引量:4
2013年
对在生物反应器中用微载体连续灌注培养Marc-145细胞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在14 L体积的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含10 g/L微载体的细胞培养基DMEM,接种Marc-145细胞至细胞浓度为1×105/mL,培养4 d后细胞可生长至5~7×106/mL,然后以感染复数(MOI)为0.01接种PRRSV PC株病毒,接毒后36 h开始收获,连续收获3 d左右,收获的病毒滴度范围在106.0~107.3TCID50/mL之间,将收获的病毒液加入适量的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备成疫苗,无菌、支原体等项目的检验均合格,3批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均为5/5。实验表明,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灌注培养Marc-145细胞制备PRRS疫苗工艺可行。
杨雷李伟漆世华秦红刚韩兴谢红玲温文生吴玉石
关键词:微载体灌注培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
两株高致病性PRRSV湖北分离株ORF5与Nsp2基因序列分析
2014年
2013年从湖北两个发病猪场采集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可致明显细胞病变,各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HS株和HBXN株)。采用RT—PCR方法。对ORF5基因序列和Nsp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并用DNAMAN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国内外发表的13株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Nsp2基因与国内高致病性JXAl、GD2007、GD2008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很高,介于98.5%-99.5%;且该基因与国内其他变异株有完全一致的缺失特征;ORF5基因与国内高致病性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1%~99.5%,且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很近,同处一个基因群中,而与CH—la等经典毒株较远。这两株分离株均属于PRRSV美洲型变异株.此结论为该病的防治及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杨雷马慧慧饶清宜漆世华温文生李玉萍谢红玲
关键词:ORF5基因NSP2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