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0B00)

作品数:26 被引量:377H指数:9
相关作者:孙雪峰陈香美蔡广研刘文虎赵德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肾病
  • 5篇肾脏
  • 5篇维持性
  • 5篇维持性血液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血管通路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肾脏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急性肾损
  • 3篇急性肾损伤
  • 2篇蛋白尿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肾脏病患者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总参谋部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孙雪峰
  • 5篇陈香美
  • 2篇倪兆慧
  • 2篇蔡广研
  • 2篇赵德龙
  • 2篇刘文虎
  • 1篇任海滨
  • 1篇孙鲁英
  • 1篇王远大
  • 1篇龚劭敏
  • 1篇姚丽
  • 1篇徐维佳
  • 1篇俞香宝
  • 1篇朱亚梅
  • 1篇高辉
  • 1篇李冀军
  • 1篇王君如
  • 1篇马良
  • 1篇关广聚
  • 1篇徐成钢

传媒

  • 5篇中国血液净化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肾病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Fronti...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抗凝治疗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以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中国北方城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的1175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选择及抗凝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及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异同。结果中国北方城市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用的抗凝剂是普通肝素。CVC组患者更多选择低分子肝素(LMWH)做为抗凝剂,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VF组;并发血栓的患者没有增加LMWH的使用剂量,也没有增加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的肝素封管浓度明显过高,可能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结论中国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尚需改进,尤其是对于使用CVC的患者。有必要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建立适宜的抗凝方案,推进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黄琪孙雪峰林洪丽张智敏郝丽荣姚丽李冀军赵德龙王涌朱晗玉陈香美
关键词:抗凝药血管通路
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横纹肌溶解肾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否参与了横纹肌溶解肾损伤过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根据标本采集时间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后者又按照时间分为1、3、6、12、24、48、72、96、120、168h 10个亚组(n=3)。建立甘油诱导横纹肌溶解肾损伤大鼠模型,建模后于相应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肾脏组织,利用肾功能指标和肾组织病理评估不同时间点肾脏损伤程度;采用TUNEL染色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关键凋亡因子caspase-8、细胞色素C及caspase-9活性片段的表达,同时检测ERS伴侣蛋白GRP-78和特异性内质网凋亡因子caspase-12活性片段的表达。结果横纹肌溶解肾损伤后1h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病变,24h出现大量坏死、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最高,72h肾小管-间质损伤达高峰。横纹肌溶解肾损伤后凋亡因子caspase-8、细胞色素C和caspase-9的表达上调,12h达到高峰(P<0.05),GRP-78表达升高趋势与caspase-12一致。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横纹肌溶解肾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除了死亡受体及线粒体途径的活化,ERS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远大洪权吕杨张雪光张利吴镝陈香美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eruricemia:insigh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study被引量:3
2019年
Hyperuricemia(HUA)is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 and white blood cell(WBC)count remains unknown.A sampling survey for CKD was conducted in Sanlin community in 2012 and 2014.CKD was defined as proteinuria in at least the microalbuminuric stage or an estimated GFR of 60 mL/(min·1.73 m2).HUA was defined as serum uric acid>420µmol/L in men and>360µmol/L in women.This study included 1024 participants.The prevalence of HUA was 17.77%.Patients with HUA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levels of WBC count,which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UA prevalence.This associat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participants without CKD,diabetes mellitus,hyperlipidemia,or obesity.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WBC count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for HUA in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Compared with participants without HUA,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tumor necrosis factor-α,and interleukin 6 increased in participants with HUA.Hence,WBC coun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UA,and this association is independent of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for CKD.
Jian LiuPingyan ShenXiaobo MaXialian YuLiyan NiXu HaoWeiming WangNan Chen
关键词:HYPERURICEMIAINFLAMMATION
普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CKD)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在CKD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临床诊断CKD的患者,在给与CKD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组为普伐他汀组(n=25)和对照组(n=23)。普伐他汀组加用普伐他汀20 mg每晚,维持治疗4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36周及48周监测患者血肌酐、血脂、尿蛋白等情况,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普伐他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蛋白尿、肾功能等基线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普伐他汀组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36周后组间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普伐他汀组24 h尿蛋白在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8周后普伐他汀组尿蛋白较对照组下降52.3%。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均呈下降趋势,普伐他汀组更为显著。两组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GFR)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可能可有效改善CKD患者的血脂情况,减少蛋白尿,抑制炎症反应,延缓CKD进展。
王琴牟姗马良徐维佳车霞静曹励欧方炜张敏芳顾乐怡倪兆慧
关键词:普伐他汀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蛋白尿
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C1q抗体与疾病活动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2例SLE患者和47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1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1q抗体的浓度.6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36例)和疾病稳定组(26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组(32例)和非LN组(30例).分析各组抗C1q抗体水平与SLE患者补体指标、SLE活动性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血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64.51%,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LN组患者血清抗C1q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SLE患者(P<0.01).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 DNA抗体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含量显著负相关.结论 C1q抗体水平能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并与SLE肾损害相关,对活动性LN敏感度高.
袁杉张颖王力宁
关键词:抗C1Q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血液透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被引量:11
2015年
虽然血液透析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90余年,成为急、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我国,伴随血液透析患者的快速增加,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严重挑战,亟待加快社会资金参入和培养合格的血液透析医护人员。从血液透析的基本技术层面看,血液透析开始的最佳时机?血管通路是否一定要优先选择血管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适宜透析液钙浓度?目前尚存争议。从血液透析并发症防治层面看,透析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甲状旁腺激素控制的靶目标?目前也无定论。本文将结合现有文献证据进行评述,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孙雪峰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sr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单侧肾切除组(UX组)、STZ组和单侧肾切除加STZ组(STZ-UX组)。模型制备后第8周末,免疫组化法检测MsrB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srB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丙二醛(MDA)、蛋白羰基(PC)和总巯基(TSH)测试盒检测氧化损伤情况。结果 MsrB1表达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与NC组相比,STZ组和STZ-UX组MsrB1表达量和TSH含量减少(P<0.05),而MDA、PC含量增加(P<0.05),且STZ-UX组比STZ组变化更明显;UX组没有明显改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和STZ-UX组MsrB1蛋白表达与MDA和PC呈负相关(P<0.05),与TSH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MsrB1表达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的发生。
杨志英刘向春关广聚
关键词:氧化应激糖尿病肾病C57BL/6小鼠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清除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清除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转换法检测20例腹膜透析患者血清、24-h尿和24-h腹透液中Hcy、β2微球蛋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计算残余肾和腹膜透析Hcy清除率、尿素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结果 20例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和腹膜透析液Hcy浓度分别为(13.03±13.14)μmol/L和(5.57±3.02)μmol/L,两者呈正相关(r=0.608,P<0.01)。24-h腹膜透析对Hcy的清除量亦与血清Hcy浓度呈正相关(r=0.704,P<0.01)。结论腹膜透析对Hcy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任海滨张莉刘佳洪惠萍邢昌赢
关键词:尿毒症腹膜透析同型半胱氨酸
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价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从建馆(库)至2013年12月收录的期刊文献及资料。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试验组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对照组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方法评价研究质量。使用倒方差法随机效应模型评估全因死亡率或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风险、肾功能下降率、完全或部分缓解率、蛋白尿以及导致停药或住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数据合并采用RevMan 5.2软件。有效性及安全性用风险比(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文献发表偏倚用漏斗图分析。结果共入选9项RCT(383例患者),涉及环孢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新型免疫抑制剂。与经典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相比,新型免疫抑制剂不能降低全因死亡率或进展至ESRD风险[3项RCT,104例患者,RR=1.37(0.52,3.61),P=0.53];不能降低肾功能下降率[3项RCT,104例患者,RR=1.19(0.78,1.81),P=0.42];不能提高完全或部分缓解率[8项RCT,349例患者,RR=1.01(0.79,1.30),P=0.93];不能降低蛋白尿[5项RCT,175例患者,MD=-0.45(-1.56,0.66)g/d,P=0.43]。新型免疫抑制剂组与经典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组比较导致停药或住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项RCT,80例患者,RR=0.80(0.49,1.32),P=0.39]。但亚组分析表明新型免疫制剂可显著增加完全或部分缓解率[6项RCT,240例患者,RR=1.21(1.03,1.42),P=0.02],并能显著降低蛋白尿[3项RCT,147例患者,MD=-1.35(-1.94,-0.76)g/d,P<0.0001]。结论本项Meta分析未表明新型免疫抑制剂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成人IMN的疗效明显优于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尚需开展更多的RCT进一步验证亚组分析的结果。
陈意志李平胡婕曹雪莹汤力魏日胞蔡广研陈香美
关键词:免疫抑制特发性膜性肾病META分析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关系的比较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同时收集基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48月(40±13月),采用Kaplan-Meier以及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别。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提示:SGA<25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SGA≥25分患者高(P<0.05),MIS>10分组比MIS≤10分死亡风险高(P>0.05)。以MNA-SF分组,MNA-SF≥11分死亡风险低于NA-SF<11分(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GA及MIS不同分组仍然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P<0.05)。结论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不同,SGA法以及MIS法所评价的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风险有较好相关性。
洪大情王君如张亚玲孟祥龙高辉吴姝焜何强王莉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评估SGAM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