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30)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运德周爱国周建伟余婷婷李小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氧同位素
  • 2篇同位素
  • 2篇微量水
  • 1篇三氧
  • 1篇天然水
  • 1篇同位素异常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剖面
  • 1篇盆地
  • 1篇硫酸盐
  • 1篇高真空
  • 1篇额济纳盆地
  • 1篇法线
  • 1篇分馏
  • 1篇COF
  • 1篇玻璃系统
  • 1篇沉积物
  • 1篇O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刘存富
  • 2篇李小倩
  • 2篇余婷婷
  • 2篇周爱国
  • 1篇蔡鹤生
  • 1篇甘义群
  • 1篇周建伟
  • 1篇刘运德

传媒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额济纳盆地硫酸盐沉积物中δ17O异常的发现
我们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硫酸盐中δO和δO同时测试新技术——Ag2SO热解法,其δO、δO和△O值测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5‰、0.3‰和0.1‰,与AgSO热解法的开创者Savarino等所报道的分析精度一致。在我国西北干...
李小倩周爱国刘存富蔡鹤生甘义群余婷婷刘运德
关键词:硫酸盐氧同位素土壤剖面同位素异常额济纳盆地
文献传递
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_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被引量:2
2010年
三氧同位素(16O、17O、18O)组成特征可有效示踪天然水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同时测试新技术的建立,可为三氧同位素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样品量仅需2μL,整个制样时间约40min。采用在质谱测试前对待测样品在100℃下预热10 min,待O2完全解吸后再进行质谱测试的方法,避免了制样和测试过程中的记忆效应及分馏效应,δ(17O)和δ(18O)的分析精度分别达到±0.07‰和±0.14‰。该法使用固体试剂CoF3替代了剧毒的气态氟化物BrF5,使得制样流程更加安全可靠且样品量少,适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余婷婷甘义群刘存富李小倩刘运德蔡鹤生周爱国周建伟
关键词:微量水
微量水三氧同位素测试制样新技术——CoF3法
天然水的氧同位素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CO-HO平衡法,由Epstein和Mayeda于1953年首次提出,该法以制备的CO作为质谱测定的进样气体,只能测得δO,而不能同时测得δO。为了同时测定水的δO和δO,必须以氧气(...
余婷婷甘义群刘存富李小倩刘运德蔡鹤生周爱国周建伟
关键词:氧同位素微量水天然水玻璃系统高真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