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3080) 作品数:10 被引量:116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杨丽标 雷坤 孟伟 富国 刘树庆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上覆水中碳氮浓度对黄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室内培养测定泥水界面N2通量,研究了黄河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分析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上覆水碳、氮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4.81±9.43μg N/m2/h。碳、氮添加处理中,N1(4.5 mg N/L)和C1(2.4 mg C/L)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最高,均值分别为21.99±12.45和24.33±14.38μg N/m2/h。理论上,NO3-N和溶解性有机碳添加浓度分别为9.8和4.0mg/L时沉积物反硝化作用最大,且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氮比为2.3。不同碳、氮水平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低碳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显著正相关;低碳、高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不相关;而高碳、低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则与耗氧速率显著负相关。 杨丽标 雷坤 孟伟 富国 于涛关键词:沉积物 反硝化速率 碳氮 耗氧速率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nutrients and chlorophyll-a in a shallow lake,Lake Chaohu, China: An 11-year investigation 被引量:18 2013年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chlorophyll-a (Chl-a) in a shallow lake, Lake Chaohu,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onthly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1 through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ranges of TN, TP, and Chl-a were 0.08-14.60 mg/L, 0.02-1.08 mg/L, and 0.10-465.90 ~tg/L, respectively. Our data showed that Lake Chaohu was highly eutrophic and that water quality showed no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during 2001 through 2011.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P, TN and Chl-a in the western la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eastern lake, which indicates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water parameters. The annual mean ratio of TN:TP by weight ranged from 10 to 20, indicating that phosphorus was the limiting nutrient in this lake. A similar seasonality variation for TP and Chl-a was observed. Riverine TP and NH4+ loading from eight major tributa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1.56× 10^4-5.47 × 10^4 and 0.19 × 104-0.51 × 10^4 tons/yr over 2002-2011, respectively, and exceeded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bility of the two nutrients in the lake by a factor of 3-6. Thus 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ing in the sub-watershed and tributaries would be essential for the restoration of Lake Chaohu. Libiao Yang Kun Lei Wei Meng Guo Fu Weijin Yan关键词:EUTROPHICATION 夏季渤海湾水体反硝化作用初探 2014年 于2012年7月在渤海湾开展35个站位的水质调查,利用N2∶Ar法和膜进样质谱仪(MIMS)测定了表层水体(40 cm)反硝化产物N2的溶存浓度,计算了水体溶存N2的净增量ΔN2及氮素的反硝化损失比例。结果表明,现场温度和盐度条件下渤海湾水体溶存N2的实测浓度介于(7.76~8.74)μg/L(均值8.06±0.21μg/L,SD),N2的理论平衡浓度介于5.41~5.75μg/L(均值5.56±0.09μg/L,SD)。由此计算得到渤海湾水体N2饱和度介于138%~154%(均值145%),ΔN2的变化范围介于2.17~2.94μg/L(均值2.51±0.17μg/L,SD)。因此,渤海湾水体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过程。对应观测站位NO3-N浓度范围为0.01~0.09 mg/L(均值0.03±0.02 mg/L,SD),ΔN2与NO3-N的浓度比例介于3%~64%(均值16.7%)。相关分析表明,渤海湾水体ΔN2与NO3-N浓度、温度、盐度正相关,而与DO负相关。本研究中高DO浓度条件下渤海湾水体仍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过程,因此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水体反硝化速率的贡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杨丽标 雷坤 孟伟 李子成 柳青关键词:反硝化作用 河流氮、磷滞留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河流输送过程中氮、磷的主要滞留途径及滞留效率,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关于河流氮、磷滞留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经验模型法和同位素示踪法。虽然,这些方法均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仍存在模型参数不具普遍适用性以及估算误差较大、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估算模型,以及如何减少同位素示踪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同位素δ值的改造,应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 蔡林颖 杨丽标 雷坤 邓义祥 富国 刘树庆关键词:河流 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品质、产量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6 2015年 通过温室试验探索了追施腐植酸肥料及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草莓正常生长所需肥力的基础上追施腐植酸和生物肥,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处理)、追施腐植酸肥、追施生物肥、追施腐植酸+生物肥,重复3次,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腐植酸、腐植酸+生物肥能够显著改善草莓长势,盛果期单果重分别提高了8.85%、14.12%和16.23%;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烂果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草莓产量,3个施肥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70%、10.80%和14.70%;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含量、草莓Vc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草莓游离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糖酸比,改善口感;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个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13、1.51 g·kg-1和1.69 g·kg-1。综上得出,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且2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刘继培 刘唯一 周婕 李桐 赵跃 张蒙关键词:腐植酸 生物肥料 土壤农化性状 巢湖流域河流沉积物N_2O释放对水体溶存N_2O贡献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2010年11月在巢湖支流丰乐河与杭埠河采用现场培养和实测方法研究了沉积物N2O释放对水体(水柱)溶存N2O的影响,并采用NO-3削减法估算了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丰乐河与杭埠河N2O平均溶存浓度分别为0.26±0.10(SD)μgN-N2O·L-1和0.18±0.04(SD)μgN-N2O·L-1,饱和度分别为186%和151%,表明两条河流为大气N2O的潜在释放源。丰乐河与杭埠河沉积物-水界面N2O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0.39±0.44、0.15±0.16μgN-N2O·m-2·h-1,由此可分别贡献水体中约89%和45%的溶存N2O。对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估算结果表明,丰乐河与杭埠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12±0.07、0.10±0.05mgN·m-2·h-1,与已有的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报道相比较低。 杨丽标 王芳 晏维金关键词:沉积物 释放通量 反硝化速率 夏季大辽河河口区水体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15年 于2013年夏季对大辽河及其河口区水体反硝化过程的环境效应,包括反硝化氮损失比例、N2O产生比例等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表明,夏季大辽河干流及其河口区氮、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溶解态.干流营养盐浓度显著高于河口区(P<0.05).河口区营养盐浓度降低受海水稀释和其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共同影响.整体上研究区域内水体溶存N2净增量(ΔN2)介于-11.01~71.37μmol·L-1,且负值主要出现在大辽河干流水体;表明干流水体N2的消耗量高于反硝化作用的产生量.河口区N2O占反硝化总产物(N2O+N2)的比例为0.007%,而N2O释放通量占总通量(N2O+N2)的比例为0.04%.本研究ΔN2与DO不相关,而与水温和盐度显著正相关,与NO-3显著负相关;表明反硝化过程不完全受控于DO水平,且硝化-反硝化耦合作用为河口区的主要反硝化机制.基于河口区N2净增量与水体氮浓度比例估算得到,大辽河河口区约26%的TN、37%的DIN、43%的NO-3可通过反硝化过程得以去除. 杨丽标 雷坤 孟伟关键词:大辽河 氮 反硝化 通量 枯水期环渤海16条河流N_2O释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枯水期环渤海16条河流N2O溶存浓度及释放通量,分析了河流N2O与氮浓度的响应关系,讨论了河流的N2O释放系数。结果表明,枯水期16条河流TN浓度介于5.53~37.49 mg/L,均超过Ⅴ类水标准。河流N2O处于过饱和状态,其溶存浓度及饱和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40.10μmol/L和203%~390 245%。N2O溶存浓度与NH4+、TN显著正相关,表明河流氮负荷增加会极大促进N2O的产生和释放。研究采用5种常用通量模型对N2O释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不同模型间通量结果差异很大。BO04方法估算通量最大(均值217.27μg N2O-N/(m2·h)),分别是LM86模型结果的5.5倍、W92a的2.3倍、W92b的2.9倍及RC01方法的1.7倍。W92b通量均值与5种方法的通量均值较为接近。研究对16条河流N2O排放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整体变化范围介于0.002 9~0.008 0,均值为0.005 8,高于IPCC的建议值0.002 5。因此,文章建议加强河流N2O实测与估算通量的对比研究,以减少在缺乏实测通量时由于模型选择不当造成的通量误差。 蔡林颖 杨丽标 刘树庆 雷坤关键词:河流 氧化亚氮 释放通量 不同氮污染特征河流N_2O浓度、释放通量与排放系数 被引量:5 2018年 以铁岭市22条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流N_2O溶存浓度、释放通量及排放系数.根据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及氮素浓度,22条河流可分为铵态氮污染(铵态氮平均浓度5.86 mg·L^(-1))、硝态氮污染(硝态氮平均浓度3.05 mg·L^(-1))和氮限制(溶解性无机氮平均浓度1.04 mg·L^(-1))河流这3种.总体上,N_2O溶存浓度介于17.03~9 028.60 nmol·L^(-1),均值为546.75nmol·L^(-1),饱和度均值为6 256%;河流水-气界面N_2O释放通量介于17.21~15 655.3μg·(m^2·h)^(-1),均值为949.36μg·(m^2·h)^(-1).铵态氮污染河流断面N_2O浓度和释放通量显著高于硝态氮污染和氮限制断面(LSD,P<0.05).根据IPCC方法计算了河流N_2O排放系数(EF_(5r)),结果表明3种类型河流EF_(5r)呈现极为明显的差异,EF_(5r)变异系数达到445%.硝态氮污染河流EF_(5r)均值为0.000 5,显著低于IPCC建议值(0.002 5);但铵态氮污染河流硝态氮浓度较低,导致EF_(5r)计算均值高达0.445 6,为IPCC建议值的180倍;氮限制河流EF_(5r)均值为0.005 0,为IPCC建议值的2倍.因此,在计算EF_(5r)时应充分评估河流的氮污染状况.本文根据河流氮污染特征,结合不同类型河流N_2O产生机制,对EF_(5r)进行了分类计算,探讨了EF_(5r)的修正计算方法.建议针对氨氮污染和氮限制河流采用[N_2O]/[NH_4^+]方法计算EF_(5r);如不考虑河流氮污染特征,建议采用[N_2O]/[DIN]方法计算EF_(5r). 王淼 李亚峰 雷坤 杨丽标关键词:河流 氮污染 通量 黄河下游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与沉积通量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研究分别采用修正的Fick’s定律及估算河流泥沙沉积通量的方法,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和沉积通量进行计算,以估算黄河下游河道氮磷的输送平衡。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黄河下游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介于2.67-5.49mg/L、0.02~0.94mg/L,均值分别为4.18±0.98mg/L、0.39±0.29111-g/L,表明黄河水质现状不容乐观。沉积物-水界面硝态氮、氨氮和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分别介于-0.3l-0.52g/(m2·d),-0.06-0.06g/(m2·d)和-1.52-0.50mg/(m2·d),均值分别为0.11±0.24g/(m2·d)、-0.01±0.03g/(m2·d)和-0.26±0.65rag/(m2·d),表明沉积物为水体硝态氮的汇、氮氮和磷酸盐的贡献源。研究期间,氮、磷的沉积通量分别为0.57-706.55g/(m2·d)、2.54-1180.60g/(m2·d),均值分别达到108.72±191.12g/(m2·d)、256.34±359.39g/(m2·d)。与研究河段区间氮磷的输入总量相比,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释放总量小于外源输入量的1%,而沉降过程则可分别削减约2.25%的氮和36.90%的磷,说明沉积过程是黄河下游磷直流的主要过程。 张亚昆 杨丽标 雷坤 邹立关键词:黄河 通量 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