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KS014)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孙代尧李健刘洪刚刘春兰何海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青岛滨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主义
  • 5篇社会主义
  • 5篇民主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新民主主义
  • 2篇体系化
  • 2篇无产阶级
  • 2篇小康
  • 2篇小康社会
  • 2篇列宁
  • 2篇列宁主义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 2篇民主主义
  • 2篇阶级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科学社
  • 2篇科学社会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2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10篇孙代尧
  • 5篇李健
  • 3篇刘洪刚
  • 2篇刘春兰
  • 1篇何海根

传媒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前沿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北大马克思主...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地研究科学发展观被引量:1
2012年
科学发展观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研究途径有:科学发展观的"再理论化"、对科学发展观生成的现实过程的描述、"危机—回应"研究途径。
孙代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体系化”问题
2012年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工作,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成功经验是:提炼鲜明的理论主题,具备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双向延伸的内容安排,强调大众化、时代化和本土化,以及在批判错误观点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体系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孙代尧李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体系化
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小康社会发展观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上的生长点。科学发展观既发端于小康社会的实践,又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科学指南。小康社会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刘春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本质
经典理论体系化之经验
2012年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工作,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成功经验是:提炼鲜明的理论主题,具备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双向延伸的内容安排,强调大众化、时代化和本土化,以及在批判错误观点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体系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孙代尧李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体系化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被引量:10
2013年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可以用源流关系来概括。就邓小平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源,邓小平理论是流;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执政党学说的关系而言,后者是源,前者是流;就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关系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源,科学发展观是流。科学社会主义也因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源流关系。认识到这种源流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
李健孙代尧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小康到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模式的创新
2010年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从小康到和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的创新。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新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新理论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目标选择,和谐社会理念彰显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刘春兰
关键词: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民主理想与现实之间?——重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被引量:2
2013年
人们长期以来都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为独裁专制,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国家政治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其实质是作为绝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一种结合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新型民主模式。这种新型民主制度设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既有其经验依据,也带有理想化的成份。
孙代尧刘洪刚
关键词:无产阶级专政民主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蕴含于他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体系之中。他们在多重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并在唯物史观的框架里考察文化现象,阐明了文化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以及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性、开放性和跨越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孙代尧何海根
关键词:恩格斯文化文明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文明思想论要被引量:1
2009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思想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自由和人权之普遍价值的论述,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域对未来民主政治发展路向的描绘,以及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设计,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孙代尧李健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文明党内民主
马克思论人民民主及其实现形式被引量:4
2013年
马克思认为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和人民的主体性,人民民主制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成为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无产阶级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扬弃,是人民民主的真正实现形式。
孙代尧刘洪刚
关键词:人民民主代议制民主无产阶级民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