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70413132)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H指数:6
- 相关作者:荚荣吴涓周明辉倪晓宇程晓滨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Plackett-Burman Design与均匀设计法优化玫瑰色微球菌固定化脱氮的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 Design(PBD)与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UD)优化玫瑰色微球菌(Micrococcus roseus)固定化脱氮的条件,以提高其脱氮性能。【方法】选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作为固定化细胞材料,研究其成球方式与性能,应用PBD对9个影响脱氮效果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出PVA、SA、温度、菌液接种量、菌球量5个显著性因素(P<0.05)。采用UD对5个显著因素进行条件优化,优化数据通过Minitab与Matlab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最优脱氮条件为PVA 9.6%、SA 2.2%、温度33.4°C、菌液接种量8%、菌球量500个/100 m L,连续脱氮72 h,最高脱氮率达到60.9%。【结论】PBD与UD的联合使用能够在显著因子筛选与寻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连续脱氮试验表明,玫瑰色微球菌去除氨氮主要通过同化、硝化与反硝化途径。
- 周明辉荚荣
- 关键词:固定化脱氮DESIGN均匀设计
- 玫瑰色微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对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玫瑰色微球菌(Micrococcus roseus)M1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形态与培养特征的观察,细胞色素的测定,菌体对碳氮源和生长因子的利用,以及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30℃、p H7.5、振荡频率120 r/min、盐度0.5%。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菌株M1的培养基,得到最优培养基(g.L-1):CH3COONa 6;NH4Cl 2.4;Na HCO30.1;Mg SO40.1;维生素溶液12 m L/L;微量元素溶液1 m L/L。在最适生长条件下,接种菌株M1于最优培养基,培养72 h后,菌体和类胡萝卜素的OD值分别达到2.753和4.733,而在基础培养基上的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的OD值为1.895和3.258,分别提高了45%和50%。
- 周明辉荚荣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均匀设计培养基优化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育及絮凝特性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菌株进行优化培养并研究其絮凝特性。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适培养、絮凝条件,考察该菌的生长及产絮凝剂的周期和絮凝活性分布等特征,及其对次甲基兰的脱色能力。结果:得到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C5,其最适产絮条件为:初始pH值7.5,温度36℃,培养时间48h;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g,KH2PO42g,K2HPO45g,(NH4)2SO40.2g,尿素0.5g,酵母膏0.5g,NaCl0.1g,MgSO4.7H2O0.2g,絮凝率可达92.0%;最适絮凝条件为:2.5mL发酵液,pH6.0,5mL CaCl2溶液;絮凝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和蛋白质,多分布于胞外上清液中;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与细胞生长量均在培养48h时达最大;对次甲基兰的脱色能力优于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2min内脱色率可达97%。结论:菌株C5可产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费文砚吴涓
-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絮凝率脱色
-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及失活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为考察生物絮凝剂MBF2的絮凝活性,采用正交实验对其产生菌C2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主要成分的最适加入量分别为葡萄糖5g/L,(NH4)2SO40.5g/L,尿素5.0g/L,最适pH值为8.0.Molish反应和茚三酮显色反应表明,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与细胞生长量均在培养48h时达最大.该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在pH6.0~8.0范围内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中pH7.0时絮凝率最高为83.7%.热稳定性实验显示,该絮凝剂在25~40℃范围内比较稳定,但在40℃以上时,絮凝活性显著下降.为了研究生物絮凝剂MBF2的失活动力学,建立了该絮凝剂的受热失活一级动力学方程,失活活化能为11.86kJ/mol.絮凝剂MBF2对可溶性色素次甲基蓝的脱色率高达98.6%.
- 吴涓倪晓宇
-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热稳定性失活动力学脱色
- 裂褶菌F17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降解及其产物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利用本实验室新构建的染料脱色降解体系,对裂褶菌F17(Schizophyllum sp.F17)脱色降解刚果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菌的主要降解酶,并对刚果红降解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裂褶菌F17在此体系中对刚果红表现出较高的脱色降解能力,菌球加入48h后脱色率达到91.5%;酶活检测表明,该菌主要产生锰过氧化物酶(MnP),并在脱色48h时,MnP酶活达到最大值96.1U·L-1.此外,对脱色96h和192h后的脱色液进行紫外-可见扫描,发现刚果红在可见光区495nm处的吸收峰已消失,并在紫外区出现多个吸收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种刚果红降解产物,用质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鉴定,发现该产物相对分子量为184.2,主要官能团为—C6H4—和芳基—NH2,结合刚果红结构和该产物的核磁共振波谱推断其为联苯胺;并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联苯胺逐渐被降解.
- 唐文忠荚荣张良璞郑志侠程晓滨李旭东
- 关键词:刚果红脱色降解联苯胺
- 铅离子的生物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研究非活性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对重金属离子Pb2+的生物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恒温摇床振荡吸附的实验方法,研究Pb2+生物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并以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对吸附前后的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在20℃~45℃温度范围内,吸附5min时即达到了饱和吸附量的80%以上,2h左右达到平衡;深红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过程适宜用Elovich方程来描述;由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的生物吸附活化能为21.56kJ/mol;生物吸附平衡可用Langmuir等温式、Freundlich等温式及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式来描述,拟合相关系数均接近0.99;Langmuir方程计算所得ΔH0为13.93kJ/mol。结论:深红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是非均相的扩散过程,由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组成,以物理吸附为主,并伴随有化学吸附。
- 倪晓宇吴涓
- 关键词:生物吸附PB^2+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 脱氮菌株P6的分离鉴定及其处理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从污水处理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去除氨氮效果较好的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去除氨氮的最佳条件的研究。方法:根据维诺格拉斯基柱法分离出几种纯菌株,选取其中脱氮效果较好的一株,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该菌生长的影响,用滴定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其对氨氮的去除率。结果:获得一脱氮菌株P6,初步推测该菌为产碱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9℃,初始pH值7.5以及摇床(100r/min)培养,且在温度29℃、废水的初始pH值11、接种量与废水体积的比例为1.2g/150mL、添加乙酸钠浓度为0.1%、废水的氨氮浓度为600mg/L和摇床(100r/min)的条件下,3d后该菌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45%。结论:P6菌有一定的去除氨氮能力,具有应用价值。
- 李帆荚荣查诚
- 关键词:氨氮废水去除率
- 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对玫瑰色微球菌的固定化及其脱氮性能的优化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提高玫瑰色微球菌(Rosy Micrococcus)的脱氮效果,利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以及PVA+SA复合物对其进行固定包埋。应用正交与均匀设计法对固定化小球进行脱氮优化。结果表明,单独利用PVA与SA进行固定脱氮时,脱氮率最高分别达到29%与25%,而利用PVA+SA进行复合固定时,成球性能与脱氮率均优于单因子固定。复合固定脱氮的最优条件为:PVA 7.2%,SA 3%,Ca Cl23%,温度31℃,p H 7.2,胶菌比15%,小球数300个,脱氮时间48 h后脱氮率最高,达到48.9%。
- 周明辉荚荣
- 关键词:固定化脱氮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 两株高效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聚磷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梯度驯化及平板分离技术,从巢湖底泥中筛选到两株高效聚磷菌,分别命名为P6与P8。经过厌氧和好氧两个阶段的处理,两种菌株的聚磷率均达到8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8菌株在10℃-40℃以及pH值4-11的较宽范围内都显示出稳定的聚磷效果,而P6菌株仅在30℃-35℃以及pH值4-5的狭窄范围内达到较高的聚磷率。不同碳氮源的影响实验表明,除了乳糖以外,P8菌株在所考察的多种碳氮源下都能表现出较高的聚磷率,当乙醇浓度为3.75g/L时,聚磷率可达到92.9%;而P6菌株对碳氮源则有较严格的要求。
- 傅宏兵吴涓
- 关键词:聚磷菌生物量
- 白腐真菌总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白腐真菌的巨大而广谱的生物降解能力使其在"三废"治理和环境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白腐真菌总DNA的提取方法,在实验中分别采用蜗牛酶法、CTAB法、SDS法和蛋白酶K法进行操作,且对提取的DNA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检测。通过对提取的总DNA浓度、纯度、实验操作过程以及试验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得出蜗牛酶法是白腐真菌总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 昂莎莎荚荣卢伟
- 关键词:白腐真菌总DNACTAB法SDS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