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80032)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焦炜赵智兴南钢焦玲玲焦玲玲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例,系统分析了"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影响和带来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向和义务教育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基本对策。
- 焦炜焦玲玲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义务教育
- 西方课程批判理论的发展与走向被引量:3
- 2014年
- 课程批判理论是在西方社会批判思潮日渐兴起和相关理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课程研究领域对社会批判思潮的响应,是不同理论视域中课程批判思想的集成和发展。课程批判理论本身并非一种单一而统一的理论,不同理论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不同问题的解析和批判,体现了课程批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加强课堂研究、建立知识和学习的批判现实主义新立场以及关注当代社会的辨识作用正在成为课程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趋向。
- 焦炜
- 关键词:课程发展
- 弱势阶层视角下山区农村小学布局问题及破解——基于四川某山区农村的田野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从社会弱势阶层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法,研究了"撤点并校"政策在"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执行结果。研究发现,"撤点并校"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主导,脱离了政策本真与社会公正,导致其在山区农村被扭曲执行,与此同时,受就近入学原则界定模糊、地方课程"不地方"、教育督导职能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后撤点并校"时代山区农村小学的布局半径过大,加重了当地小学生的上学负担,严重撕裂了山区农村的社会文化网络,并进一步固化了弱势阶层的社会地位。对此,应从政策执行效益、课程建设及教育督导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教育均衡,弱化社会分层,保障社会公正。
- 赵智兴南钢焦炜
- 关键词:弱势阶层撤点并校教育均衡义务教育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机制、路径与对策
- 2018年
- 教育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中国近10余年来"撤点并校"的决策模式、政策实践及其带来的突出问题,体现了教育布局调整决策行为的失范和驱动机制的失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调整,必须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格局相协调,与西部偏远山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与布局规划,从发展教育社会组织、保障社会公众的参与权与话语权等方面,重塑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驱动机制,推动和保障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 焦炜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基于西部地区部分乡镇的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城镇化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引起了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重大变化,教育布局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部分乡镇学校的调查发现,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存在着调整速度过快、教育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布局调整缺乏配套政策等突出问题。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必须结合农村人口流动情况、促进县域教育空间布局优化、均衡城乡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等基本措施的实施予以统整,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与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 焦炜焦玲玲
- 关键词:城镇化协调发展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趋向与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以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以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为例,系统分析了"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影响和带来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向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平优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与人口空间转移相协调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
- 焦炜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口流动
-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被引量:1
- 2018年
-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部队正处于政治考验叠加期、改革转型关键期、练兵备战紧迫期、作风反腐攻坚期,需要各级党组织着眼新使命新任务,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抓住提升组织力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强化政治领导力、部队战斗力、官兵凝聚力、内在发展力、自我革新力,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教育管理的主体、凝心聚力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努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张玉颖
-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部队战斗力军队自我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