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86)

作品数:94 被引量:507H指数:12
相关作者:孙其昂叶方兴刘学坤孙旭友李向健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文化科学
  • 24篇政治法律
  • 10篇社会学
  • 9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7篇政治
  • 53篇思想政治
  • 49篇教育
  • 46篇政治教育
  • 46篇治教
  • 46篇思想政治教育
  • 19篇社会
  • 10篇学科
  • 10篇高校
  • 6篇主义
  • 6篇价值观
  • 5篇大学生
  • 5篇知识
  • 4篇道德
  • 4篇德育
  • 4篇社会学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青年
  • 4篇教育社会
  • 4篇教育学

机构

  • 72篇河海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7篇江南大学
  • 4篇淮阴工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6篇孙其昂
  • 14篇叶方兴
  • 7篇刘学坤
  • 5篇孙旭友
  • 5篇张建晓
  • 4篇刘朝武
  • 4篇李向健
  • 3篇倪松根
  • 3篇王莹
  • 3篇魏永强
  • 3篇刘红梅
  • 2篇戴锐
  • 1篇王同昌
  • 1篇施坚
  • 1篇侯勇
  • 1篇孙艳秋
  • 1篇刘取芝
  • 1篇张尚兵
  • 1篇韩兴雨
  • 1篇韩菁菁

传媒

  • 12篇思想教育研究
  • 11篇思想政治教育...
  • 9篇学校党建与思...
  • 5篇思想理论教育
  • 4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江苏高教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学术论坛
  • 2篇思想政治课研...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9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19篇2014
  • 8篇201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回应力被引量:12
2015年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回应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社会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社会条件改变带来的冲击过程中所体现的回应能力。它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的展开形式,并通过"介入-解释-反思-变革"的回应机制实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回应力存在着种种弱化的征象,如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社会空间窄化、社会解释力缺位、社会影响力阻滞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回应力,需要我们重新阐释"生命线"论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覆盖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参与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利用公共媒介,创新载体和平台。
叶方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居住空间、邻里交往与社会距离——基于CSS2011的城镇居民与农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CSS2011调查数据,探讨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人经济地位越高,与农民的社会距离越近,家庭经济地位与个人文化地位越高,与农民的社会距离越远;居住空间条件越好,与农民的社会距离越远;与邻居互惠性交往程度越高,与农民的社会距离越近。研究认为,在城镇现实的体制和制度环境下,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可以缩减城镇居民与农民的社会距离,提升他们对农民的心理接纳程度:一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措施,遏制并缩小目前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住房不平等程度;二是创造理想的社会交往环境,促进城镇居民与包括邻居在内的社区其他居民和进城农民之间的互惠性交往。
李向健孙其昂
关键词:社会距离居住空间
中国城乡居民自感健康与社会分层——基于(CGSS)2008年的一项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等客观社会分层变量和阶层意识等主观社会分层变量对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等客观社会分层变量和阶层意识、自评家庭经济地位等主观社会分层变量与其自感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同时,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等个体特征变量能较好地解释居民自感健康的差异。
孙其昂李向健
关键词:自感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关于“消灭私有制”的争论被引量:6
2018年
新时代条件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呼声愈加高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消灭私有制",这就有必要厘清"消灭私有制"的相关争论。学术界关于"消灭私有制"这一论断的争论焦点集中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地位、针对对象、时间进程、现实关系、实现形式等问题之上。基于此,必须警惕叙述、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二重割裂,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性认识"消灭私有制"论断,以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张建晓孙其昂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非公有制经济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价值的逻辑意蕴及其实现被引量:12
2017年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基点,以解决社会关切和人的精神需要为中心,适应时代交往方式的新发展,旨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解题力和认同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产生、运行过程和实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为意义空间而存在的,始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存在着事实与价值的通约性不够、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性脱节、形式与内容一致性疏离的症状。为此,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坚持目标引领和方法论整合,正视人自身的存在和诉求,以推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价值的实现。
倪松根孙其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逻辑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被引量:7
2016年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家庭这一特殊的场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品性,也具有其个性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或特殊性主要为"隐性"。从必要性、理论依据及社会现实三个方面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可能性进行论证是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仍需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提升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者理性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公共责任意识,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有效的支撑。
张玉倩孙其昂
关键词:价值观
个体化趋势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被引量:1
2017年
个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社会也逐步呈现出个体化表征。个体化在保证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它不仅消解共同体的归属感,侵蚀社会生活中的集体意识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引发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危机,还导致人际关系冷漠、社会信任阙如以及社会伦理价值虚无。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警惕个体化向个人主义蔓延;培育现代人的公共精神,增强公共责任意识;关注民生幸福,重视塑造人的精神追求;重视个人的道德自觉,加强外在规范,有效应对个体化带来的挑战。
魏永强
关键词:个体化国家认同公共精神
困顿与出路: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被引量:2
2018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扩大化是世界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明证。在互联网时代,人类虽然掌握了新技术范式、建构了宏大的互联网社会、呼唤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人类却发现自身的真实本质丢失了。这催逼着人类去反思生产力发展本身,寻找失落的人的真实本质。在互联网社会中,基本实现了全球人类的一体化,但也产生了交往扩大化与个体原子化这一悖论,它倒逼着人类寻求现实的共同体与现实的人。交往的扩大化与生产力的发展将世界历史推向了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里,人类感受着时空压缩带来的便利,也承受着时空压缩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风险、挑战、痛苦,历史唯物主义可为互联网社会发展困顿、出路提供解题思路,这对于互联网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言弥足珍贵。
张建晓
关键词:互联网共产主义交往世界历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定位与建设对策被引量:13
2013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30年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处于新的发展节点,我们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新认识,需要对之再定位。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一级学科来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实践基础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新阶段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系统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
孙其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学科建设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语言、规范和语境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受社会结构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话语、西方网络话语霸权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呈现出话语空间的复杂化、话语表达的理论化和抽象化、话语主体"人"的空场的时空境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要遵循主体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教育话语思维方式,创设生活化的话语情景,注重网络教育话语的运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倪松根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