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733004) 作品数:16 被引量:683 H指数:12 相关作者: 吴兑 李菲 廖碧婷 邓涛 李海燕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山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灰霾天气分析 被引量:41 2012年 使用广州地区气象资料,重点研究了 2010 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灰霾天气特征. 结果发现,2010 年 11 月广州出现灰霾天气 5 d,较近年平均水平明显偏少,但 2008—2010 年的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表明,2010 年的扩散条件较 2008 和 2009 年均较差,说明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期的各项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对照,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广州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并导致灰霾天数增加,每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的旱季灰霾天数较多,改革开放以来,每年 11 月份的灰霾天气大幅增加,并于 1994 和1999 年分别出现了最多的17 d. 2000 年以后,11 月份灰霾天气最多为 12 d,出现在 2005 年; 最少为 3 d,分别出现在 2002 和 2003 年. 广州市空气质量逐年恶化的趋势不容乐观,珠江三角洲复合型新型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态势非常严峻; 且区域性特征明显,治理难度加大; 广州周边的佛山、清远、东莞、江门的灰霾天气都比广州多,对广州治理灰霾天气形成了压力. 因而 2010 年 11 月灰霾天气的明显减少,更说明区域联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重点工业污染源调控、严控垃圾秸秆焚烧等减排措施效果明显. 吴兑 廖碧婷 吴晟 陈慧忠 李菲 李海燕 艾卉关键词:广州亚运会 灰霾天气 减排措施 细粒子污染 光化学烟雾 不同酸类及相对湿度对沿海城市海盐氯损耗的影响 在分析深圳竹子林站、西涌站的海盐氯损耗中发现,西涌站海盐氯损耗平均为56.9%,竹子林站氯损耗平均为48.0%,氯损耗的峰值一般出现于14时。任何强于HCl的酸类都能够使海盐气溶胶失去氯,而SO2、H2SO4、HNO3对... 陈慧忠 吴兑 廖碧婷 毛夏 庄红波 李磊 刘爱明 李海燕 李菲关键词:HCL HNO3 H2SO4 相对湿度 文献传递 不同酸性气体及相对湿度对海盐氯损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使用在广州南村站、深圳竹子林站及西涌站的MARGA仪器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酸性气体及相对湿度对海盐氯损耗过程的影响.在分析深圳竹子林站、西涌站的海盐氯损耗中发现,竹子林站氯损耗平均为48.0%,西涌站海盐氯损耗平均为56.9%,氯损耗的峰值一般出现于下午14时.西涌站、竹子林站和广州南村站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均以HNO2、SO2、NH3为主,但各站点的比例分布不同,西涌站以HNO2最多(42%),SO2(32%)次之;竹子林站以NH3与SO2为主,百分比分别为36%和34%;广州南村站以SO2为主(58%),NH3次之(20%);而三站HNO3所占比例很小,均为7%.另外,分析了HCl的来源,主要关注了海盐粒子中的NaCl与HNO3反应、NH4Cl的挥发及H2SO4与NaCl的反应这3个来源,发现西涌站与竹子林站HCl和HNO3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R2西涌=0.689,R2竹子林=0.594),说明西涌站与竹子林站的HCl主要来源于NaCl与HNO3反应过程中Cl被HNO3置换而成;而广州南村站二者线性关系较差(R2南村=0.295),说明还存在其他的损耗机制.在研究相对湿度对氯损耗的影响中发现,相对湿度低时氯损耗更容易发生. 陈慧忠 吴兑 廖碧婷 毛夏 庄红波 李磊 刘爱明 李海燕 李菲关键词:HCL HNO3 H2SO4 相对湿度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29 2009年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研究是当今国际科技界的热门研究话题.而气溶胶的辐射特征是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对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2004~2007年黑碳仪观测的黑碳浓度与吸收系数,浊度计观测的散射系数,以及导出的单次散射反照率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结果如下:使用黑碳仪观测黑碳浓度与吸收系数,必须与国际公认的仪器进行对比观测,对资料进行校准和订正,才能得到质量保证的资料序列.分析表明黑碳浓度月均值在3.1~14.8μg·m-3之间变化,4年来黑碳浓度逐年下降;每年年均值下降1μg·m-3左右,旱季浓度较高,多年平均为8.9μg·m-3,雨季浓度比较低,多年平均为8.0μg·m-3,月均值极大值出现在2004年12月份,月均值极小值出现在2007年7月份,黑碳浓度4年均值为8.4μg·m-3.计算的散射系数月均值在129~565Mm-1之间变化;吸收系数月均值在32~139Mm-1之间变化,单次散射反照率月均值在0.71~0.91之间变化,2004~2007年的年均值分别为0.80,0.82,0.79,0.84.使用3台黑碳仪,分别同步观测PM10,PM2.5,PM1中的黑碳,结果表明PM2.5占到PM10的大约90%;PM1占到PM2.5的大约68%;黑碳气溶胶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将相距8km的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海拔141m)与番禺气象局(海拔13m)在一年中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两站黑碳浓度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居于山顶的大气成分站的黑碳浓度总是低于平原的番禺气象局,两站的年均值也相差近4μg·m-3,表明黑碳气溶胶在近地面浓度较高,在高度较高的大气成分站浓度较低. 吴兑 毛节泰 邓雪娇 铁学熙 张远航 曾立民 李菲 谭浩波 毕雪岩 黄晓莹 陈静 邓涛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黑碳气溶胶 散射系数 LONG-TERM VARIATIONS OF FOG AND MIST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1951-2005 被引量:1 2013年 Fog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weather. Long-term variations of fog and mist were studied byanalyz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743 surface weather stations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1951-2005.In climatology, there are more foggy days in the southeast than in the northwest China and more in thewinter half of the year than in the summer half. The decadal change of foggy days shows regional variation.Southwest China is the region with the most foggy days, and more than 20 foggy days occur in SichuanBasin in one year. Persistent heavy fog usually appears in winter and spring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Northeast China Plain. Misty days are much more frequent in the province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anin the regions north of it, and there is an obvious increase of misty days after the 1980s. Southwest China isthe area with the most number of misty days, and more than 100 misty days occur in Sichuan Basin in ayear. 吴兑 吴晓京 李菲 谭浩波 陈静 陈欢欢 陈慧忠 曹治强 李海燕 孙弦关键词:FOG MIST 东莞与帽峰山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特征的对比 被引量:17 2013年 将东莞(海拔30m,位于平原地区)与帽峰山(海拔550m,位于山地地区)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莞地区BC浓度年均值为5.27 g/m3,帽峰山BC浓度值为2.43 g/m3,两个站点的浓度都比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南村站浓度(8.42μg/m3)低.雨季,东莞与帽峰山BC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在中午呈现反位相,这是因为两站近地层受上升气流控制,热对流把地面的BC气溶胶带至高空,地面浓度下降,东莞出现谷值,而高空有了地面的垂直输送补充,帽峰山出现峰值.旱季,华南地区受高压控制,微弱下沉气流对于BC的垂直输送不利,BC的扩散以平流扩散为主,两地日变化情况相近.此外,受BC源远近的影响,东莞的逐月变化(标准差为0.60μg/m3)大于帽峰山(标准差为0.14μg/m3).通过分析BC吸收系数的波长幂指数α探讨可能的污染来源,发现两地的α值均接近于1,说明两地BC的污染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陈慧忠 吴兑 廖碧婷 李海燕 李菲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穗港晴沙两重天-2010年3月17-23日珠三角灰霾过程分析 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细粒子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灰霾天气致使能见度下降。2010年3月17-22日,在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典型灰霾... 吴兑 吴晟 李海燕 陈欢欢 邓涛关键词:珠三角 灰霾 浮尘 冷空气 空气质量 文献传递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被引量:174 2008年 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和烟幕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相对湿度,使得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初步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 吴兑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 被引量:21 2013年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排放源模式(SMOKE)和大气化学模式(CMAQ),耦合本地排放源清单,建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该套模式系统对清洁、污染过程的一次、二次污染物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冬季,能见度和PM_(2.5)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和0.78。O_3和NO_x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和0.61。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没有明显降低。夏季,在2个典型光化学过程中,O_3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NO_x分别为0.57和0.64。在相关的边界层气象因子中,地表通风系数和能见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达0.71。混合层高度、地面风速、比湿和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0、和-0.37。在灰霾过程中,PM_(2.5)占PM_(10)的质量浓度为78%。在气溶胶质量权重中,硫酸盐所占的比重最高,占PM_(2.5)权重达到33%,元素碳为18%,有机碳为14%,铵盐为5%,硝酸盐仅为1%。灰霾过程的二次气溶胶的质量权重比清洁过程的大。 邓涛 吴兑 邓雪娇 冯业荣 郑君瑜 刘乙敏 谭浩波 李菲 毕雪岩 蒋德海关键词:空气质量 光化学烟雾 灰霾 CMAQ 以珠三角典型灰霾天气为例谈资料分析方法 被引量:7 2011年 分析处理复杂问题需要抓住主流,以珠三角地区发生的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抽丝剥茧的资料分析方法。这次灰霾过程同期20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空气前锋22日凌晨到达穗港地区,但穗港两地空气质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香港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气溶胶浓度超过700μg/m3,而珠三角腹地的广州、佛山、东莞的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出现了穗港晴沙两重天的奇观,亦引发了关于这次过程定性的争议。文章从天气分析、流场分析、遥感分析和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探讨了这次过程的成因,结论是香港地区从东到西受到了源于浮尘的重度灰霾天气影响,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而珠三角腹地受冷空气影响,清除了持续6天的灰霾天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吴兑 吴晟 李海燕 陈欢欢关键词:珠三角 灰霾 浮尘 冷空气 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