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KS031)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司空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自由、日常生活与信仰——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被引量:2
- 2018年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致力于使人成为人的问题,这在集体和个人两个层面都有效。在集体层面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抗争,即集体成人之路;在个人层面则是个人如何实现自己的命运,而个人的命运与集体的抗争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这一主题,自由、日常生活与信仰三个关键词勾勒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主要线索。其中自由是起点,信仰是终点,而日常生活则是现代性理论展开的舞台。
- 赵司空
- 关键词:道德信仰
-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启示——以卢卡奇、葛兰西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为例被引量:9
- 2013年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马克思主义均在历史的重要时期发生了日常生活转向,卢卡奇强调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葛兰西强调文化领导权,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致力于个性伦理的建构。日常生活转向涉及启蒙,启蒙与意识形态相关,而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又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有关,同时也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启示中国社会。
- 赵司空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 论文化认同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广大社会群体文化认同的基础。这不仅由中国的社会结构决定,而且可以从中东欧转型社会文化认同危机的教训中得到启发。对待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中东欧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之一。中东欧文化认同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关系提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作用比之于对中东欧社会的作用要大得多。其中,文化认同的可解释性与确定性、精英与草根以及文化认同的当下性与长期性的关系或许可以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的三个重要维度。
- 赵司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苏东剧变
- 阿格妮丝·赫勒的个性伦理学及其悖论被引量:2
- 2015年
- 反-政治的政治是苏东剧变前东欧知识分子所处的一种典型状态。反-政治的政治以道德伦理作为反抗国家、反-体制的武器。我们在反-政治的政治背景下理解阿格妮丝·赫勒的个性伦理学。个性伦理学以尼采作为出发点,将唤醒主体、确立自由优先性原则以及做真实的自己作为其使命,最终却既为个性伦理学的主体加上了责任的重担,又注定其无家可归。反-政治的政治过度强调道德的作用,却没有看到道德的脆弱性;反-政治的政治以解构的方式对抗国家权力,却并不能解决社会层面的问题。建构性的国家-社会关系才是值得期待的。
- 赵司空
- 关键词:无家可归
- 苏东剧变后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匈牙利为典型个案的分析
- 2012年
- 苏东剧变后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三个转向:一是后马克思主义转向,从马克思"主义"返回到马克思本身,将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一种与现代性相关的政治哲学,而放弃"主义"之称;二是激进批判转向,仍然坚持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寻找无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三是温和批判转向,寻找资本主义的新社会主义替代。
- 赵司空
-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新社会主义
- 金融资本、食利者意识与劳动观念的回归被引量:2
- 2015年
- 理性看待金融资本我们需要对金融资本作出理性的、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论金融资本对劳动观念的挑战。首先,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是互存的,良性的金融资本是实体经济的后盾。企业创建之初就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金融经济中的证券市场可以帮助实体经济到市场上融资。
- 赵司空
- 关键词:金融资本实体经济证券市场
- 从政治解放到伦理解放——简析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被引量:3
- 2014年
- 阿格妮丝·赫勒的著作蕴含着一条解放的主线,主题从政治解放到文化解放,向伦理解放演进。政治解放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展开,将"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替代;文化解放则从宏观政治转向了微观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的"需要",通过尊重人的需要而将人作为最高的价值;伦理解放是对文化解放的发展与补充,一方面继续释放被压抑的人性,另一方面则用道德伦理为人性设限。解放也是自我救赎,生命的意义在解放与自我救赎之间创造。现代人不再也无法依靠他人,尤其在道德问题上。自我救赎构成解放的目的与意义。
- 赵司空
- 关键词:政治解放自我救赎
- 近年来中东欧一些国家社会抗议运动与左翼运动的新特点——以斯洛文尼亚和保加利亚为例
- 2015年
- 近年来,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频发,左翼也积极参与其中。左翼的参与呈现出三个特征:新主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新结合;年轻一代看到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尽管中东欧社会抗议运动的主体不仅有左翼,也有右翼,而且左翼的诉求也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具体问题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之分,但从苏东剧变20多年来的历史看,左翼的参与和反思意味着中东欧社会正在经历从迷恋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祛魅的过程,这有着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 赵司空
- 关键词:左翼运动社会主义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批判的力量与缺陷——以阿格妮丝·赫勒的思想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反思批判力量,从出现伊始就具有道德的含义。例如赫勒对个性、责任、命运和有意义生活的探求,不仅具有哲学含义,而且具有道德含义。这些词汇编织成一种新的语言和知识之网并获得新的权力时,便具有了政治的含义,即自由民主制度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面对语言和知识所编织的权力之网,唯有哲学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权力之网中挣脱。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的道路需要重走一遍:在理论上,个性应重新与类本质相结合;在道德实践上,道德个性应与包容相结合;在政治上,应将自由民主制度拉下道德圣坛,认真对待不一样的社会体制和政治制度。这也要求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自觉服务于中国道路与中国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建构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 赵司空
- 关键词:道德批判知识语言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