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谢志华张汇艾连中周长忠苏敏更多>>
相关机构: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滨州医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抗虫棉
  • 2篇栽培
  • 2篇抗虫
  • 2篇抗虫棉
  • 2篇高产
  • 1篇豆胶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模式
  • 1篇增稠
  • 1篇增稠剂
  • 1篇套栽
  • 1篇套种
  • 1篇套种模式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种植

机构

  • 5篇济宁市农业科...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谢志华
  • 1篇缪蕾
  • 1篇苏敏
  • 1篇周长忠
  • 1篇艾连中
  • 1篇张汇

传媒

  • 3篇现代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棉花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抑郁症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网络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可以无创地研究活体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结合多种脑成像技术研究大尺度的脑结构和功能网络,为研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目前抑郁症患者的磁共振脑网络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脑网络的拓扑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对抑郁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生理指标。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模式也可作为敏感特征用于诊断相关脑疾病,因此本文将从抑郁症层面综述几个主要的磁共振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张琪王滨
关键词:抑郁症
蒜套杂交抗虫棉最佳密度选择试验研究简报被引量:4
2009年
试验在蒜套模式下对杂交抗虫棉品种鲁棉研15,设置了不同密度的对比栽培试验。结果发现,密度对棉花一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花铃期,在高密度条件下,加强化控管理是夺取高产关键;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变化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较低时,棉花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高密度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蒜套杂交抗虫棉最佳种植密度为28 500株/hm2,籽棉平均产量最高约为5 113.5 kg/hm2。
谢志华
关键词:杂交抗虫棉最佳密度
适应鲁西南蒜套栽培模式的优良抗虫棉品种的筛选试验被引量:1
2009年
济宁农科院棉花研究人员在金乡蒜套棉栽培地区,对鲁棉研15、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0、鲁棉研21、鲁棉研22、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鲁棉研28、鲁RH-1、瑞杂816,99B等14个棉花推广应用品种做了栽培比较实验,并对其生长发育规率、抗逆性、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发现鲁棉研15、鲁RH-1在杂交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20、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瑞杂816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鲁棉研28、鲁棉研21在常规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2、99B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以上4个优良抗虫棉品种是优中之优,鲁棉研15、鲁RH-1、鲁棉研28、鲁棉研21皮棉单产分别为1797.45kg/hm2、1750.05kg/hm2、1640.56kg/hm2、1572.55kg/hm2较99B分别增产+25.03%、+23.91%、+18.44%、+13.53%。
谢志华
鲁棉研28在山东济宁麦套棉模式下最佳种植密度研究
2010年
麦套棉模式下鲁棉研28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在济宁麦套棉栽培条件下,鲁棉研28适宜种植密度为3.76万株.hm-2,皮棉产量达1616.72kg.hm-2。
谢志华
关键词:麦套棉
济宁市优良抗虫棉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2009年
济宁市农科院在济宁蒜套葱套及麦棉套栽培模式下进行优良抗虫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效果。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笔者总结形成了一套高产关键技术体系;减少了老病区的病死株率;达到节肥、省工、高产、高效的结果。
谢志华周长忠苏敏缪蕾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优化蒜棉套种模式 实现高产高效被引量:9
2010年
谢志华
关键词:杂交抗虫棉套种模式农业种植结构科技兴农效益农业
溶液环境对吞咽障碍食品胶基增稠剂流变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吞咽障碍患者通常使用食品胶基增稠剂辅助吞咽液体食物,以达到安全吞咽的目的。使用流变仪研究了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复配体系的流变学特性,并开发出一款以黄原胶和瓜尔豆胶为主要原料的吞咽障碍胶基增稠剂,探讨了温度、pH和蛋白饮料(豆浆、高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最佳复配比例为5∶5;所开发的胶基增稠剂在质量浓度为10 g/L时具有较强的剪切稀化特性,良好的pH和热稳定性;在室温(25℃)下,增稠高脂牛奶的η(50 s下的表观黏度)最大,增稠脱脂牛奶和增稠豆浆表观黏度无显著差异;在20~80℃下,增稠蛋白饮料均具有较高表观黏度,说明胶基增稠剂在蛋白热饮中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可满足安全吞咽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胶基增稠剂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和应用指导。
颜准谭荣华艾连中赖凤羲谢凡张汇
关键词:吞咽障碍流变性质瓜尔豆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