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FX057)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曾赛刚房丽曾毅更多>>
相关机构:大庆师范学院三亚学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死刑
  • 5篇死刑观
  • 5篇死刑观念
  • 4篇死刑民意
  • 2篇中国死刑
  • 2篇死刑适用
  • 2篇废除
  • 1篇刑事
  • 1篇刑事立法
  • 1篇刑事司法
  • 1篇刑制
  • 1篇日韩
  • 1篇社会治理
  • 1篇司法
  • 1篇死刑存废
  • 1篇死刑废除
  • 1篇死刑改革
  • 1篇死刑立法
  • 1篇死刑制度
  • 1篇媒体

机构

  • 5篇大庆师范学院
  • 4篇三亚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8篇曾赛刚
  • 1篇曾毅
  • 1篇房丽

传媒

  • 3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学术交流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意义与理念
2013年
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对当代中国死刑的适用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能推动当代中国死刑制度的彻底变革,也能促进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观念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中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引。理性、宽容和人道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三个最重要的理念。其中,理性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最深层、最关键的解,宽容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最实在的解,人道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最宏大的解。
曾赛刚曾毅
关键词:死刑观念社会治理
法律精英及媒体对死刑审判的影响
2014年
无论理论上还是立法上法官都具有裁量死刑的自由空间,这是法律精英影响死刑适用的前提。法律精英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通过学术观点和专家意见影响死刑的适用。应当在削减死刑的理念下合理发挥法律精英对死刑适用的影响。死刑民意是可以引导的。在司法实践中媒体对死刑民意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应该正确发挥媒体的导向来引导死刑民意。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民意死刑适用媒体
论中国死刑民意形成因素被引量:1
2014年
在中国,死刑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宗教底蕴,以至在当代国民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民众对死刑的认知。死刑在历史中不仅是国家治理社会的一种威慑工具,更是利用了在宗教影响下民众对死后未知世界的恐惧心理达到刑罚的震慑作用。并且中国传统法律起源中的"礼"的因素导致中国"情理"法的特点使中国的传统立法更具有感性色彩而有别于他国的理性立法;且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复仇观在刑罚中的体现也有别于一般的"报应"刑观念,使"杀人者死"除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外更包含着伦理因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背景使我国民众对死刑有着特殊的依赖感情,这种民意不是能够随着立法的改变而改变的。在我国要废除死刑,必须寻求能够满足民意的替代刑罚以完成死刑在中国的平稳过渡。
房丽
关键词:死刑民意死刑废除
中美日韩死刑存废民意状况调查述评被引量:4
2015年
我国进行的七次死刑存废民意调查大体能够反映我国死刑存废民意状况,然而这些调查在问卷设计与被调查对象的范围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我国再进行死刑存废民意调查时应该从我国台湾、美、日、韩的死刑存废民意调查中吸取经验。
曾赛刚
关键词:保留死刑废除死刑
死刑观念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
2016年
探究死刑观念的结构是为了给死刑观念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分为死刑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死刑的静态结构是从静态角度考察死刑观念的结构,可以选择五个角度对死刑观念的静态结构进行划分;死刑观念的动态结构是从动态角度分析死刑观念的结构,主要包括死刑观念的形成、死刑观念的冲突与整合、死刑观念的运行和死刑观念的变革四个部分。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观念
死刑观念的运行结构与功能被引量:1
2017年
死刑观念不仅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死刑观念的运行结构就是死刑观念动态的体现。死刑观念的运行结构包括立法中的死刑观念、司法中的死刑观念以及执行中的死刑观念。正是由于死刑观念的运行结构它才具有了相应的功能。死刑观念有不同的种类也有不同的层次。正确的死刑观念既会促进死刑立法改革科学,也会促进死刑司法公正适用,还会促进死刑执行人道。错误的死刑观念阻碍死刑立法改革,也会导致死刑适用的不公正,还会导致死刑执行的不人道。在我国的死刑改革中应该积极引导发挥死刑观念的积极功能,限制死刑观念的消极功能,从而推进我国死刑改革的顺利进行。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观念死刑立法死刑适用
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理性引导被引量:1
2015年
死刑民意是可以引导的。引导死刑民意就是要剔除死刑民意中的非正确成分,就是要引导死刑民意摆脱情绪化的反应向理性化的方向转变。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理性引导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死刑替代措施和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二是刑事司法方面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民意参与死刑案件审判的机制、构建死刑案件的信息公开机制、构建死刑案件的交流反馈机制、适当的时候暂停死刑执行。三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之外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思想启蒙与死刑知识的提供、以死刑个案与错案为突破口、构建民间的死刑改革推动机构。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改革刑事立法刑事司法
常识与科学: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形成的两种不同路径被引量:1
2015年
常识是一种以人们的共同经验为基础构成的认知图景。常识是认识和理解刑法学的一种知识。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矛盾导致常识认识和理解刑法学是有限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常识是形成当代中国死刑观念的一种最基本路径。这意味着,常识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认识死刑的认知图景,而且为老百姓提供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科学不仅是认识和理解刑法学的一种最有力知识,而且科学也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形成的一种最可取的路径。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观念常识
观念、制度与技术:影响我国死刑民意的法律制度与技术因素
2016年
死刑制度是死刑民意的反映。由于立法技术等原因死刑民意与死刑制度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国死刑制度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不少问题:死刑规范冲突、死刑罪名的包含重复、死刑量刑绝对化、死刑量刑数量化等。死刑立法技术上的问题的显性危害性是导致死刑立法并不能反映它所处时代的死刑民意。死刑立法技术上问题的隐性危害是强化了人们崇尚死刑的民意。
曾赛刚
关键词:死刑民意死刑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