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14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晓露胡永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汉代“谀儒”群体——以汉武帝时期为例
- 2013年
- 孔子对儒者人格早已做出"君子儒"与"小人儒"的理论判分。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儒家集团内部已分化为"君子儒"与"小人儒"两大对立阵营,从而历史地印证了孔子的理论预见。汉代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实际上缩小了士人的政治选择空间,个人与集团利益的保障需要,儒学造诣与禄利的直接挂钩,致使儒者人格渐趋异化,形成了以好利、曲从主意、攀附权贵、排斥异己为典型特质的"谀儒"群体。
- 周晓露
- 关键词:汉代政治环境人格异化
- 神秀禅语疑义辨析——以“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为中心
- 2012年
- 神秀禅语"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因其晦涩难懂,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结合神秀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一禅语是其"一切诸法唯心所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既揭示了认识的种种差异性,又为"观心看净"的修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 周晓露
- 关键词:观心
- 艾克哈特对“空”义的阐释及其与僧肇之差异被引量:1
- 2013年
- 艾克哈特对"空"义的阐释至少有三种,即受造物的"空无"、自我的"空无"、神的"空无",并非如铃木大拙先生所说仅是心理意义上的"空"。与僧肇所宗"空"义相比,两者在"万有"虚无、得"空"路径、理论归宿三个方面呈现出差异性。
- 胡永辉周晓露
- 关键词:僧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