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76)
-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4
- 相关作者:桑标刘俊升姚雨佳马伟娜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9年
- 研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序列递减任务以及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中的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 刘俊升桑标
- 关键词: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 自动化情绪调节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概述被引量:4
- 2010年
- 自动化情绪调节是由自动化目标驱动,个体在没有意识参与和控制的情况下对情绪进行调节的过程。它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对个体的情绪反应有着深远的影响。自动化情绪调节可分为反应关注的自动化情绪调节和前提关注的自动化情绪调节。自动化情绪调节涉及的功能性脑区主要包括眶额皮质、前额皮层、胼胝体下扣带回皮层。自动化情绪调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其神经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 马伟娜桑标姚雨佳
- 关键词:神经基础前额皮层
- 内隐-外显态度的关系及其行为预测性被引量:27
- 2010年
- 心理学长久以来试图寻找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研究结果却未提供太多支持性的证据,其原因之一在于对态度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态度既包含意识的成份,也包含无意识的成分,即所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区分。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个体行为的预测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刘俊升桑标
- 关键词:内隐态度外显态度
-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以及情绪调节外显态度问卷对134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测验,考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随年龄的增长,其积极程度逐渐下降;(2)情绪调节外显态度表现出不依赖于年龄发展的稳定性,同时情绪调节外显态度的性别差异显著;(3)情绪调节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呈较低程度的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的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 刘俊升桑标
- 关键词: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外显态度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