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128205)

作品数:16 被引量:101H指数:7
相关作者:宋海斌关永贤拜阳陈江欣刘伯然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海洋学
  • 11篇海洋学
  • 5篇流体
  • 4篇地震
  • 4篇多波束
  • 4篇南海北部
  • 4篇内孤立波
  • 4篇孤立波
  • 3篇泥火山
  • 3篇火山
  • 3篇海域
  • 3篇波束
  • 2篇地震相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东沙海域
  • 2篇新构造
  • 2篇新构造运动
  • 2篇运移
  • 2篇震相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国土资源部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14篇宋海斌
  • 13篇关永贤
  • 9篇陈江欣
  • 9篇拜阳
  • 6篇刘伯然
  • 5篇杨胜雄
  • 3篇刘胜旋
  • 3篇黄兴辉
  • 1篇宋洋
  • 1篇赵长煜
  • 1篇崔秀云
  • 1篇田丽花
  • 1篇董崇志
  • 1篇张锟
  • 1篇赵斌
  • 1篇许惠平
  • 1篇陈业伟
  • 1篇杨振武

传媒

  • 11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海洋测绘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海洋学方法在海洋混合参数提取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南海内波和地中海涡旋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混合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海水运动形式,对多个海洋学分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物理海洋学的研究重心从大尺度向中小尺度现象过渡,近年来混合问题的研究重心也逐渐转向了中小尺度现象.内波与中尺度涡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尺度物理海洋学现象,对海洋能量在不同尺度中的级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地震海洋学研究了海洋混合参数的提取方法,并以南海内波和地中海涡旋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内波在200~600m深度范围内所引起的混合可达10^-2.79 m^2·s^-1左右,比大洋的统计结果10^-5 m^2·s^-1高出两个数量级以上.而地中海涡旋所引起的湍流混合率可达10^-3.44 m^2·s^-1左右,与大洋统计结果相比高出1.5个数量级左右,并且地中海涡旋下边界的混合要强于上边界,这一特征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另外涡旋上边界之上以及侧边界的外侧也具有非常高的混合率.
拜阳宋海斌董崇志刘伯然陈江欣耿明会
关键词:内波中尺度涡地震海洋学经验模态分解
南海东沙海域内孤立波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基于反射地震数据和MODIS遥感数据,对南海东沙海域内孤立波及孤立波群的形态有了系统的认识。内孤立波存在上升型和下降型两种极性波,又根据波形分成"钟形"、"平底形"和"碗形"三种类型,孤立波在波谷处的形状与孤立波振幅有关。单个内孤立波在传播一段时间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育成波群。东沙海域的不同位置存在两种波群:"有序型"波群和"复杂型"波群,结合它们的位置及波群传播过程,认为这两种波群可能是孤立波从深海向陆架的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有序型"波群在被东沙岛阻碍后,受到各种海底地形、东沙环礁、波-波相互作用的影响,转变成"复杂型"波群。
徐宋昀许惠平耿明会关永贤
关键词:波形
海底冷泉的地震海洋学初探被引量:18
2017年
海底冷泉活动在全球大陆边缘海域广泛分布.与传统利用高频声学方法探测海底冷泉羽状流不同,本文利用常规多道反射地震(地震海洋学)方法对海底边界附近水体进行成像,结合盆地流体逸散结构特征,圈定活动冷泉流体活动发育位置,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和流体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活动冷泉流体渗漏、逸散活动在多道反射地震剖面上一般呈羽状、扫帚状和不规则状几何形态,内部反射杂乱,反射振幅偏弱,但也有振幅增强的情况出现,这可能是由于含有较多泥质和细粒颗粒物悬浮.所造成的.冷泉活动一般与盆地内部泥底辟、流体管道、断层和裂隙、气烟囱、海底麻坑和泥火山等流体逸散结构相关,反映了地层内部流体自深部向浅部运移,在海底渗漏、逸散形成了活动冷泉.但分析结果仍需要进一步实地观测和理论模拟等相关研究确认.
陈江欣宋海斌关永贤杨胜雄拜阳耿明会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冷泉泥火山
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巨型水下沙丘的分布及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基于多波束测深和高分辨率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研究了东沙海域深水巨型水下沙丘的特征.巨型水下沙丘发育在230~830m水深的上陆坡范围内,呈斑块状分布.NW-SE向的近海底流体运动不仅冲蚀地层,形成了三条与水下沙丘间隔分布的冲蚀带,为水下沙丘提供了沉积物来源,同时也为水下沙丘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源.研究区水下沙丘波长(L)范围55~510m,波高(h)范围1.5~20m,二者呈指数关系分布.沙丘的波长随水深增大而增大,波高则在500~700m水深范围内最大.水下沙丘NE—SW向展布的脊线和几何参数关系是与现今水动力条件相平衡的结果.
耿明会宋海斌关永贤拜阳刘胜旋陈业伟
关键词:东沙海域多波束
地中海涡旋的垂向结构与物理性质
本文利用地震海洋学新的反演结果,对地中海涡旋的温度、密度、声速以及波阻抗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特别对地中海涡旋的一些细结构、混合过程进行了相关描述.研究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涡旋具有涡旋核心水与涡旋混合水双...
陈江欣宋海斌拜阳Luis Pinheiro黄兴辉刘伯然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细结构
文献传递
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包的地震海洋学和遥感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南海东北部东沙环礁附近,内孤立波被大量地观测报道.在该地区内孤立波的传播和演化过程仍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改进的地震海洋学处理方法对2009年夏的一段海洋勘探地震测线进行了重新处理,获得了50 m水深之下的水层反射图像,发现了包含8个内孤立波的下沉型内孤立波包.遥感仪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图像在该段地震测量的3 h内,捕捉到同一个内孤立波包,经处理分析,获得前5个内孤立波的清晰图像.本文采用了两种方法计算内孤立波相速度,方法一是利用不同的叠前共偏移距道集剖面估算内孤立波的视相速度,并根据MODIS图像上内孤立波的传播方向对其进行校正;方法二是利用地震与MODIS图像联测直接获得传播相速度.将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相速度分别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在数值大体一致.地震海洋学剖面可直接获得内孤立波包中8个内孤立波的特征参数,包括振幅、视半高宽和视波间距.该内孤立波包的最大振幅为117 m,最大视半高宽为1020 m,最大视波间距为4100 m.由于地震采集船和内孤立波之间存在类多普勒效应,且二者前进方向存在夹角,所以利用地震与MODIS图像联测得到的传播相速度,结合MODIS图像所推断的内孤立波传播方向对视半高宽和视波间距进行校正.首波的半高宽与遥感估算的特征半波宽的比值是1.75,接近理论比值的1.763;校正后的真波间距和遥感量测波间距数值基本一致.最后,结合地震观测前后的遥感图像和潮流数据推断这一内孤立波包为Type-b型.结果表明,将地震海洋学和遥感方法结合,可以更好地研究内孤立波的特征.
邝芸艳王亚龙宋海斌关永贤范文豪龚屹张锟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MODIS图像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南海中尺度涡的地转流速
中尺度涡是重要的海洋学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内部的能量传递过程.由于传统海洋学观测手段的固有局限性,一直以来对中尺度涡观测和研究的程度都比较低.地震海洋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海洋学观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对南海的历史...
黄兴辉宋海斌拜阳刘伯然陈江欣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南海西南次海盆中尺度涡
文献传递
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历史被引量:12
2014年
南海南部边缘发育众多含油气盆地,具有可观的油气资源潜力.本文采用基于多期有限拉张模型的应变速率方法对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进行了构造-热演化模拟,并与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历史进行了对比分析.南海南部边缘晚新生代具有明显碰撞挤压、走滑改造的痕迹,而同时期北部边缘以小规模的张性断裂活动为主,由于构造活动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南、北边缘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历史的差异.
赵长煜宋海斌杨振武宋洋田丽花
关键词:南海南部沉积盆地
基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海水层反射地震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由于多种海水运动同时存在以及地形的影响,海水层结构非常复杂,解释海水层地震相,分析海水运动过程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提出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海水层地震相的方法.首先,对地形和流体建模,得到特定条件下流体运动状态;然后用反射地震正演将模拟获得的海水层温盐剖面转换为反射地震数据;进一步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地震海洋学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地形、海水运动对海水层地震相的影响.以内孤立波浅化过程为例,通过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其浅化过程中出现的下沉型、分裂、转换型三个阶段的海水层剖面;对温盐剖面进行反射地震正演,分析浅化不同阶段海水层反射几何形态、反射结构等特征.这种新方法有望解释复杂地震海洋学图像,深化海底地形对海水运动影响的认识.
黄晞桐宋海斌关永贤耿明会王亚龙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地震相内孤立波
南海东北部陆坡冷泉系统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与分析被引量:32
2015年
本文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结合横跨陆坡区的长地震测线,总结了该区浅层气聚集、海底流体运移、泥火山和冷泉活动在浅地层剖面中的特征,并对剖面中出现的声学空白带现象做了分类.研究认为浊反射、增强反射等现象,反映了该区域存在广泛的浅层气聚集.对声学空白带成因的分析,认为窄空白带很可能对应海底流体运移的通道,而宽空白带则可能由沿地层分布的浅层气引起,同时提出了自生碳酸盐岩体散落分布造成声学空白的可能性.我们在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发现了泥火山,并讨论了其运移通道及对BSR的破坏.同时发现研究区水体中存在声学异常体,推断为冷泉羽状流,指示该区存在活动的冷泉.本文依托大量的浅地层剖面数据,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的冷泉系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冷泉系统剖面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南海冷泉系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刘伯然宋海斌关永贤拜阳陈江欣耿明会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浅层气流体运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