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FX051)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行江朱俊卿瞿晔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犯罪
  • 3篇破产犯罪
  • 2篇破产
  • 1篇刑法
  • 1篇刑法典
  • 1篇虚假破产罪
  • 1篇实体法
  • 1篇客观处罚条件
  • 1篇法典
  • 1篇程序法
  • 1篇处罚

机构

  • 4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篇行江
  • 1篇朱俊卿
  • 1篇瞿晔

传媒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德国破产刑法历史之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德国破产罪行规定最早产生于16世纪中期。17世纪和18世纪判例中体现的欺诈破产与简单破产的不同,最终在1794年《普鲁士国家的普通邦法》中得到确认。1851年的《普鲁士刑法典》第一次在刑法典中规定了破产罪行,从而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77年德国《破产法》中破产罪行规定,直接把1871年《帝国刑法典》中相应内容移换到其中。1976年第一次经济犯罪对策法改革之后,又将破产罪行规定在刑法典中。此后破产罪行一直规定在刑法典中。1999年《破产法施行法》对破产罪行的修改,奠定了现行破产刑法的基础。
行江
关键词:破产犯罪刑法典
破产犯罪中的客观处罚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虽然德国、日本刑法理论界对客观处罚条件的存废有较大争论,但现行两国的破产犯罪,对客观处罚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研究德国、日本典型客观处罚条件之规定,分析客观处罚条件相关理论,探讨客观处罚条件之犯罪论体系,对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引入此概念及此概念在虚假破产罪中的具体运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行江朱俊卿
关键词:破产犯罪客观处罚条件虚假破产罪
德国破产刑事法研究
2013年
德国的破产犯罪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日臻完善并形成独立的体系。作为严重的经济犯罪类型,目前德国破产犯罪案件逐年增加,并且造成的损失不断扩大。《德国刑法典》第二十四章用专章共五条来规制破产犯罪。德国不存在专门从事侦查、起诉破产犯罪的特别机构。民事与刑事司法机构之间的协调有利于发现和打击破产犯罪。
行江
关键词:破产犯罪实体法程序法
日本破产犯罪立法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日本近现代破产犯罪的早期规定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近代立法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借鉴德国立法的基础上制定1922年《破产法》罚则,破产犯罪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被规定在破产法中。1922年《破产法》实施了八十多年,直到2004年日本才通过新《破产法》即现行《破产法》。现行《破产法》之破产犯罪立法对1922年规定进行大范围的修改,新增了法人犯罪处罚,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维持了客观处罚条件规定,涉及刑法总论的诸多问题。
行江瞿晔
关键词:破产犯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