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5-Zdi-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65H指数:6
相关作者:唐小平李凌华蔡卫平刘晋新陈万山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马尔尼菲青霉
  • 5篇艾滋病
  • 4篇青霉菌
  • 4篇马尔尼菲青霉...
  • 4篇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免疫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2篇胸部影像
  • 2篇青霉属
  • 2篇马尔尼菲青霉...
  • 2篇霉菌感染
  • 2篇HIV-1
  • 1篇心理学试验
  • 1篇胸部影像表现
  • 1篇胸部影像学

机构

  • 10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唐小平
  • 5篇李凌华
  • 4篇蔡卫平
  • 3篇邓西龙
  • 3篇陈万山
  • 3篇刘晋新
  • 2篇江松峰
  • 2篇陈碧华
  • 2篇史红玲
  • 2篇黄德扬
  • 2篇张烈光
  • 2篇陈伟烈
  • 1篇卓丽
  • 1篇宋伟南
  • 1篇李子平
  • 1篇钟活麟
  • 1篇陈厚志
  • 1篇黄务枝
  • 1篇唐漾波
  • 1篇易俊卿

传媒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了解我国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116例AIDS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肺部单一病原感染18例(15.5%),多重感染98例(84.5%)。病原体分布:细菌91例,真菌62例,结核分枝杆菌49例,肺孢子菌29例,巨细胞病毒11例。共分离出细菌95株,以链球菌属(3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及大肠埃希菌(7株)为主,存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12株。分离出真菌68株,包括假丝酵母菌36株,青霉菌19株,曲霉菌6株,毛霉菌5株及其他2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率5.6%~50.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10.5%~60.0%。结论本组AIDS患者肺部感染常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以细菌与真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邓西龙陈万山陈谐捷刘启材钟活麟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呼吸道感染
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计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2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测评,进行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T细胞〈0.2×10^9/L分为A组,≥0.2×10^9/L分为B组,分析A、B组负性情绪的差异性,CD4^+细胞计数与SCL-90各项得分相关性,分别将CD3^+、CD4^+、CD8^+T细胞计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线形回归分析。结果77例(75.49%)HIV/AIDS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除敌对情绪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八项因子分均较常模明显异常(P均〈0.05),抑郁和焦虑主观感受的发生率分别为67.65%(69/102)和43.13%(44/102),较正常人明显突出;A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在抑郁、焦虑方面的主观感受较B组突出(P〈0.05);CD4^+T细胞数量与SCL-90总分及多项均分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对CD3^+、CD4^+、CD8^+T细胞的影响最大。结论大部分HIV/AIDS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存在明显异常,HIV/AIDS人群的情绪表达与CD4^+T细胞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抑郁症状最明显。
卢斯汉唐小平邓西龙陈伟烈胡荣欣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T淋巴细胞亚群心理学试验
长期不进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准种膜蛋白V3环氨基酸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了解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HIV-1准种膜蛋白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及变异特点.方法 应用终点有限稀释套式PCR方法,对5例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不同时间点单个HIV-1前病毒env基因c2-v3-c3区域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用序列确证分析技术分析env基因区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结果 5例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获得的准种序列中,V3环35个氨基酸中出现多样性的位点分别有1~10个不等,同一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准种优势株序列完全一致或仅有1~2个位点不同;4例患者V3环顶端四肽为GPGR,1例患者为GPGK,同一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V3环顶端四肽一致;根据V3环11和25位氨基酸及V3环的电荷推测HIV-1辅助受体均为趋化因子受体(CCR)5.结论 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V3环序列存在不同程度变异,顶端四肽稳定性高,感染的HIV-1毒株可能为非合胞体诱导型毒株.
陈伟烈唐小平唐漾波魏绍静
关键词:HIV-1病毒包膜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五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两性霉素B(AMB)、酮康唑(KET)、氟康唑(FCA)、5-氟胞嘧啶(5-Fc)和伊曲康唑(ICA)5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试AMB、KET、FCA、5-Fc、ICA5种抗真菌药物对52株从不同AIDS患者骨髓、血液、皮肤损害标本中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体外抗菌活性。数据采用U检验。结果 AMB、KET、FCA、5-Fc、ICA的90%酵母相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90)分别为0.250、0.160、24.000、4.000和0.006mg/L,最低抑制浓度(MIC)范围分别为0.004~0.500、0.0020.016、1.000~256.000、0.002~32.000和0.002~0.008mg/L;对90%菌丝相马尔尼菲青霉菌的MICoo分别为1.500、0.125、256.000、24.000和0.012mg/L,MIC范围分别为0.064~4.000、0.006~0.940、1.000~256.000、0.125~32.000和0.002~0.064mg/L。不同抗真菌药对双相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以ICA最强,其次为KET。酵母相和菌丝相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对同一药物的M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B、KET、FCA、5-Fc和ICA的U值分别为4.2219、1.912、28.798、6.43、7.21,均P〈0.05)。结论 进行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对临床有重要参考意义。
陈万山唐小平卢业成李凌华宋伟南陈劲峰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抗真菌药离心法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了解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参照1993年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69例AIDS合并PCP患者,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血气分析,同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和经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结果69例患者均属AIDS晚期。发热69例,占100.0%,咳嗽67例,占97.1%,呼吸困难64例,占92.8%,42例可闻及肺部哕音,占60.9%。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1×10^6~88×10^6/L,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10.7kPa,1kPa=7.5mmHg)52例,占75.4%,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61例,占88.4%。胸部影像学以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与弥漫磨砂玻璃样改变最常见,各占46.4%与29.0%。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35例经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TBB)找到肺孢子菌。全部患者均接受复方磺胺甲嗯唑(SMZ—TMP)治疗,重症患者中33例辅以糖皮质激素,27例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愈、好转50例,死亡11例,自动出院8例。结论当AIDS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低氧血症、LDH增高及CD4+T淋巴细胞〈100×10^6/L时,结合胸部影像间质性肺炎或磨砂玻璃样改变,临床需考虑PCP;病原学诊断困难,但TBB肺孢子菌检出率高;治疗首选SMZ—TMP,重症病例辅以糖皮质激素和机械辅助通气可改善预后。
李凌华唐小平邓西龙蔡卫平刘晋新陈厚志易俊卿
关键词:肺炎肺囊虫性活组织检查针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糖皮质激素类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及治疗后随访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meffei,PM)是一种双相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播散性和进行性感染,即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 sis marneffei,PSM)。近年该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的患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它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误诊率极高。近年来,我国也陆续有AIDS合并PM感染的病例报道。笔者搜集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5例AIDS合并PM感染患者,探讨其胸部病变治疗后的转归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陈碧华刘晋新李子平江松峰张烈光黄德扬史红玲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胸部影像表现IMMUNODEFICIENCY艾滋病AIDS患者
10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2
2008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呈多部位播散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消瘦、咳嗽、咳痰、皮疹、脾大为主,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多数(91.09%)<50个/μl;特征型皮疹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皮肤活检、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疗效较好,长时间二级预防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广东地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确诊需多部位取材培养或活检,治疗推荐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病
HIV-1基因亚型研究进展
2008年
HIV的典型遗传特征之一是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特征为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和HIV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困难,然而也为研究人群中病毒的传播和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HIV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特征,HIV-1可分为多种亚型。对HIV-1基因亚型的分析,可敏感地提示HIV的流行信息,及早发现新的HW亚型毒株的传播,预测HIV流行趋势,为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更新换代、HIV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还可用于估计疾病进展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与耐药性,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卓丽唐小平
关键词:HIV-1基因疾病控制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预后的因素。方法165例经病嗯学确诊的AIDS合并PSM患者,根据预岳分成牛存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j个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AIDS合并PSM患者中。生有组121例,死亡组44例,病死率为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AIDS合并PSM预后的因素包括皮疹、细菌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CMV感染、败血症、肾功能损伤、PLT减少、Hb、CD4-T淋巴细胞计数、Alb、伊曲康唑(ITR)广子贯疗法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多因素分析显示,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筛选出细菌或其他真菌性甘市炎(OR=6.539;95%CI2.312,18.498)、败血症(OR=15.307;95%,CI1.473.42.462)及PLT减少(OR=7.763:95%CI2.658,22.675)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危险因素,而ITR序贯疗法(OR=0.088;95%CI 0.013.0.611)与HAART(OR=0.084;95% CI 0.026,0.269)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合并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败血症与PLT减少是AIDS合并PSM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ITR序贯疗法和HAART则可减少死亡风险,改善预后;
李凌华唐小平贾卫东蔡卫平陈万山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霉属真菌病预后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3
200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的胸部 X 线片+高分辨率 CT(HRCT)表现。结果 36例患者胸片中14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38.89%),其中单肺2例(5.56%)、双肺12例(33.33%);8例呈弥漫性分布(22.22%),10例呈网织纹理(27.78%)、9例见小结节(25.00%)、7例呈磨玻璃密度影(19.44%)、6例见粟粒样病变(16.67%)、5例见肺气囊(13.89%)、4例见胸腔积液(11.11%)、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11.11%)、2例见结节状肿块影(5.56%)、心包积液及自发性气胸各1例(2.78%);36例患者 HRCT 发现32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88.89%),其中单肺4例(11.11%)、双肺28例(77.78%);13例呈弥漫性分布(36.11%)、10例见小叶间隔增厚(27.78%)、9例见小结节(25.00%)、8例呈磨玻璃样密度影(22.22%)、9例见粟粒样病变(25.00%)、8例见肺气囊(22.22%)、13例见胸腔积液(36.11%)、21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58.33%)、2例见结节状肿块影(5.56%),心包积液及自发性气胸各1例(2.78%)。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肺间质病变即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粟粒样病变及肺气囊。
刘晋新唐小平江松峰张烈光陈碧华史红玲黄务枝黄德扬
关键词:艾滋病青霉属诊断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