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403)

作品数:22 被引量:310H指数:11
相关作者:周志春金国庆储德裕季孔庶张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马尾松
  • 5篇种源
  • 5篇木材
  • 5篇木材基本密度
  • 5篇基本密度
  • 3篇SSR
  • 3篇ISSR
  • 2篇形质
  • 2篇性状
  • 2篇优良种源
  • 2篇生长性状
  • 2篇种源变异
  • 2篇种子园
  • 2篇开花
  • 2篇开花结实
  • 2篇交配
  • 2篇干形
  • 2篇CTAB
  • 2篇初植密度
  • 1篇蛋白质提取

机构

  • 14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浙江省淳安县...
  • 2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4篇周志春
  • 11篇金国庆
  • 7篇季孔庶
  • 7篇储德裕
  • 6篇张一
  • 5篇秦国峰
  • 4篇谭小梅
  • 4篇刘青华
  • 3篇赵颖
  • 2篇刘娜娜
  • 2篇王晓锋
  • 2篇张蕊
  • 1篇刘伟宏
  • 1篇杨水平
  • 1篇王明娟
  • 1篇龚佳
  • 1篇张薇
  • 1篇刘公秉
  • 1篇蔡娟娟
  • 1篇马雪红

传媒

  • 8篇林业科学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造林密度对不同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外,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不显著。初植密度对胸径、活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著,仅树高生长在1.5m×2.0m和2.5m×2.0m2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可知: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然而因区组×种源×初植密度互作效应明显,应在给定初植密度下为不同优良种源确定适宜的立地条件。
刘青华周志春张开明兰永兆吴吉富聂国勤
关键词:马尾松种源初植密度形质木材基本密度
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被引量:28
2011年
利用已进入正常开花结实期的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以研究其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园雌、雄球花量及球果数在无性系内分株间差异不显著,但在无性系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在37.85%~53.50%,无性系重复力皆在0.71以上。根据开花结实的调查结果,种子园无性系主要聚为雌多雄少(偏雌)、雄多雌少(偏雄)、雌雄均多(偏中)和雌雄均少(偏少)4种类型,其分别占总无性系的25.00%、29.55%、38.64%和6.82%,种子园中20%的高产无性系提供了开花结实总量的41.27%~49.15%。相关分析结果认为,理想的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高产无性系母树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冠幅宽、分枝长、分枝角大、树冠宽卵圆形或圆球形。在种实性状上,除种子千粒质量外,球果大小和出籽性状在母树树冠阴面与阳面间差异极显著,且均以树冠阳面高于阴面,说明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
谭小梅金国庆张一秦国峰储德裕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开花结实
珍珠黄杨叶片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蛋白质样品制备是双向电泳的核心。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提取珍珠黄杨叶片蛋白质的方法,本文以该树种扦插苗的叶片为材料,用TCA-丙酮沉淀法、Tris-饱和酚法和2-D Clean-Up Kit提取蛋白质,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采用银染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得到的样品图谱背景模糊、拖尾;Tris-饱和酚法得到的样品图谱清晰,蛋白点饱满,无纵向或横向拖尾,但有蛋白点丢失;2-D Clean-Up Kit提取的蛋白质样品得到了较好双向电泳图谱。
王明娟季孔庶
关键词:蛋白质提取双向电泳
马尾松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ISSR标记分析了马尾松测交亲本遗传距离与11年生子代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亲本遗传距离在0.158~0.657范围时与子代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低,而当遗传距离在0.264~0.529区间时与子代胸径、材积性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469,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效果均达显著水平,表明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增大,马尾松胸径、材积等性状呈显著线性增加。当遗传距离位于0.357~0.529区间时,遗传距离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比其在0.264~0.529区间时的相关系数增加,与材积性状相关系数为0.635。本研究证实马尾松亲本间ISSR分子遗传差异对于子代生长预测和杂交亲本选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相关系数较小,尚不能提供决定性作用,而在本研究基础上建立更完善的分子标记实验模型,将利于有效进行马尾松杂种优势辅助聚合。
张一储德裕金国庆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ISSR生长性状
马尾松巢式交配子代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以浙江淳安县富溪林场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12年生遗传测定林为试材,分析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等主要经济性状父本/母本效应和加性/显性效应。结果表明:除树干通直度外,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相同父本不同母本间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及树干圆满度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效应的影响,且二者效应差异较小,而木材基本密度则主要受母本效应的影响,其母本效应是父本效应的1.56倍。马尾松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显性效应次之,而树高、单株材积和树干圆满度几乎完全由加性效应控制,可依据亲本表现对其子代进行预测。然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其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性较小,速生的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并不一定具有较低木材基本密度。各杂交组合生长表现与父本无性系GCA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但选配GCA高的父本无性系将会提高获得优良组合的机率。以干物质积累量和胸径等为选择指标,分别选出纸浆纤维材和锯材各10个优良杂交组合,及17个和13个优良单株。
谭小梅金国庆邵纪清余家中陆名革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
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12个ISSR标记分析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中78个不同产地来源的优良亲本遗传变异,发现基于ISSR标记扩增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马尾松1代育种亲本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78个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5-0.7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71。亲本之间的ISSR遗传距离与亲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关系密切,纬度相差较大的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利用部分参试亲本进行测交系交配并分析其中的优良杂交组合,发现大部分优良组合父本、母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较远,同时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根据本研究结果,应优先选择来自纬度差异较大的不同种源区、同时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的优树作为高世代育种亲本,不仅能有效维持高世代育种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利于创制更多强优势杂交组合,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程度。
张一储德裕金国庆周志春秦国峰
关键词:马尾松ISSR杂交育种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被引量:13
2007年
利用闽西地区缺磷立地上的10年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交互作用试验林,研究优良种源施用磷肥10年内的生长反应特性和肥效持续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对施用磷肥的生长反应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是2个耐低磷优良种源,而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对磷肥敏感而后期敏感性较小,广东高州和江西崇义2种源在造林头几年的磷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树高生长上,10年生时则体现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应依据种源对磷肥生长反应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各参试种源的肥效大小有异,但都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较之树高生长,径生长的肥效高、持续稳定,而高磷处理的肥效大于中磷处理,意味着施用磷肥与应用良种一样皆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虽然在生长早期显著,但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未显现,说明施用磷肥不会改变种源间的相对生长表现。施用磷肥能促进种源间树高生长的分化,但径生长的种源分化却明显减弱。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各种源林分内个体生长的异质性。
赵颖周志春吴吉富兰永兆
关键词:马尾松种源磷肥效应
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浙江淳安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nna)种质库中22年生来自9个产地(或省区)180个优树无性系的保存林材料,研究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对保存的优树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产地间和产地内变异,其中产地内无性系间的变异为产地间变异的1.87~2.38倍;与生长性状比较,木材基本密度在产地间所占的变异分量相对较大;除湖南产地优树无性系年轮宽度从髓心向树皮呈单峰变化外,其它8个产地优树无性系的年轮宽度皆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窄;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至树皮逐渐增大,到达一定年龄后渐趋稳定,但四川和广东两产地优树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径向均匀性较低。早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江西、广东和四川产地优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期选择年龄晚于径向生长外,马尾松不同产地优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和径向生长皆可在5年生时开始早期选择。通过聚类可将180个优树无性系归为3大类和4个亚类,并综合评选出20个速生优质的优树无性系,其主要集中在第1类和第2类第2亚类。
储德裕刘青华金国庆秦国峰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优树无性系材性
马尾松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及早期选择被引量:43
2010年
针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采集植株胸高处木芯,分析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年龄效应。结果表明: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他年龄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进一步说明通过种源选择可实现木材生产力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改良。不同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相对稳定,而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则易受环境的影响,幼龄材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较小,仅为成熟材的63.29%。来自不同种源区的种源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皆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6~10轮达到最大值;年轮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化规律则与年轮宽度不同,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S"型变化趋势,并据此筛选出广西横县、恭城、忻城,广东乳源和福建南靖5个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均匀性高的纸浆材优良种源。不同年轮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分析显示,约在8年生选择径向生长快的种源会明显地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基于性状早晚相关分析,认为可在7年生时先淘汰生长较差的种源,在12年生再开展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联合选择。
刘青华张蕊金国庆储德裕周志春
关键词:马尾松种源木材基本密度
2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家系变异与选择被引量:25
2010年
以福建省华安县西陂林场的25年生来自省内不同产地的46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试验林为试材,研究了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差异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并依据不同培育目标选择优良家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树干圆满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其中生长和树干通直度变异相对较大,而树干圆满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10%以下。生长和干形性状受到弱至中度的家系遗传控制,家系遗传力为0.23 0.46;木材密度受到的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为0.46。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圆满度,但对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大。根据不同用材对材质材性要求,选出24个纸浆纤维材优良家系和6个锯材优良家系,平均木材干物质量和胸径生长皆为对照的1.16倍。
林思京
关键词:马尾松家系干形木材基本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