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1)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申成龙史良文汪毓明沈芳陈出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太阳风扰动传输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观测手段、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太阳风扰动如日冕物质抛射,以及相关的空间天气效应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为获取行星际背景磁场、背景太阳风参数和日冕物质抛射、激波等太阳风扰动的传播参数,人们建立发展了各种模式;在这些获取的参数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太阳风扰动的传播模式,从而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理论模型支持。根据这些模式所研究和描述物理量的不同,将这些参数获取模式和传播预报模式分为背景磁场获取模式、背景太阳风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传播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偏转模式、日冕物质抛射(激波)传播模式以及基于三维磁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分别概述性地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其用途。
- 史良文申成龙汪毓明沈芳
- 关键词: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行星际空间
- 火星表面风沙物理过程及沙尘暴的起动风速
- 2013年
- 通过建立风吹动地表沙粒运动的模型并根据大气湍流边界层风速廓线规律,计算了火星上沙尘暴的起动风速和沙尘暴发生时空中悬浮沙尘粒径的大小,并对沙粒从地面跳起进入气流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发现当大气为中性层结时,火星沙尘暴的起动需要离地面2 m高处的风速达到28.7 m·s^(-1).在起动临界风速下,地表沙粒需要滚动一个粒径的距离才能跳起,沙尘暴发生后,火星大气中悬浮沙尘的粒径小于30μm.
- 蔡黄兵陈出新
- 关键词:火星沙尘暴临界风速
- 2007—2012年Dst_(min)≤-50 nT的中等以上地磁暴的行星际源统计被引量:5
- 2014年
- 地磁暴的行星际源研究是了解及预报地磁暴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2007—2012年间的所有Dstmin≤-50nT的中等以上地磁暴,建立了这些地磁暴及其行星际源的列表.在这6年中,共发生了51次Dstmin≤-50nT的中等以上地磁暴,其中9次为Dstmin≤-100nT的强地磁暴事件.对比上一活动周相同时间段发现,在这段太阳活动极低的时间,地磁暴的数目显著减少.对这些地磁暴行星际源的分析表明,65%的中等以上地磁暴由与日冕物质抛射相关的行星际结构引起,31%的地磁暴由共转相互作用区引起,这与以前的结果一致.特别的,在这个太阳活动极低时期内,共转相互作用区没有引起Dstmin≤-100nT的强地磁暴,同时,日冕物质抛射相关结构也没有引起Dstmin≤-200nT的超强地磁暴.以上结果表明极低太阳活动同时导致了共转相互作用区和日冕物质抛射地磁效应的减弱.进一步,分析不同太阳活动期间地磁暴的行星际源发现:在太阳活动低年(2007—2009年),共转相互作用区是引起地磁暴的主要原因;而在太阳活动上升期和高年(2010—2013年),大部分(75%,30/40)的中等以上地磁暴均由日冕物质抛射相关结构引起.
- 史良文申成龙汪毓明
- 关键词:地磁暴